APP下载

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探赜

2019-10-24包正茂

成才之路 2019年25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学习兴趣课外阅读

包正茂

摘 要:语文课外阅读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长远看,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从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入手,阐明了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并从策略上提出建议:教师树立榜样进行示范,家校通力合作,创新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正确选书与阅读,积极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指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新课程标准;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5-0052-02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学生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心成长正在加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同时自律性较差,喜欢各种网络游戏和动漫等,对于课外阅读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创新性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投入到语文阅读学习中。本文对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当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就初中生而言,他们的语文课外阅读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間。青少年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在课外阅读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和诱惑,如电子游戏、网络冲浪、电影和动画片等,使得学生无法将专注力投入到课外阅读中。首先,虽然很多学生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但大多数的学生在课外时间喜欢看的是漫画书、故事书等类型的书籍,无法积极利用课后时间来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不高。其次,由于面临着中考,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重,在课后要参加各种辅导机构的学习,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第三,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过多,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学生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第四,家长的观念和认识还有待提高。由于学生还没有形成较强的自制力,家长的引导和监督显得尤为重要,但部分家长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各种辅导培训,很少关注学生自身的阅读需求。这就削减了课外阅读的时间,没有给孩子创造更多的阅读机会和阅读环境,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是不利的。

二、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1.教师树立榜样进行示范

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具备创新意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果教师是一个爱好阅读并且知识较为渊博的人,那么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之下就会积极进行阅读训练,从而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增强阅读技巧。

2.家校通力合作

一方面,教师要与学生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并且要让家长具备科学的管理方法,这样家长就能在生活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在学校也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在课堂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来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家校合作的方式,双管齐下,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够大幅度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不断增强,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够深入掌握语文知识,为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创新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于电子设备比较有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利用电子书,带领学生一起来进行阅读,营造一个积极高效的课堂阅读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提高语文阅读的效率。教师还可以利用语音版阅读软件进行教学指导,鼓励学生进行多元的课外阅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听书,并同步进行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投入力度。这样学生就能够提升对文章的把控程度,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强化阅读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才能够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格列佛游记》这一作品时,可以针对一些有趣的段落给学生们进行生动的讲述,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主人公的神奇经历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阅读和探究。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作品的主旨,从而相应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拓展学习视野,增长知识,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得到培养和锻炼。另外,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耐心和持久性,教师也可以组织一部分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进行事先阅读,然后让这些学生讲出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情节,以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同学之间的激励是最有效的,这样学生之间就会互相带动,大家共同进行有效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效率,锻炼耐心和专注力,使语文课外阅读更加具有学习价值。

4.引导学生正确选书与阅读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于书籍的选择。由于当前图书市场各类读物版本众多,有些低质量的书籍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阅读素材选择。选择的书籍应当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能够开卷有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对文章作品的鉴赏和审美能力。例如传统名著、童话故事、科幻小说等的阅读都需要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在书籍的海洋中自由遨游,教师则为其保驾护航,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和学习,从而为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例如默读法,跳读法等,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记录以提高阅读的效率。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短篇小说进行圈点批注,对散文和诗歌进行记录和诵读,运用多种方法提高阅读效率,理解作品的主旨和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情感,为语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5.积极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掌握强化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使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阅读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钥匙,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技巧。教师要与家长积极进行沟通,发挥家长的监督和引导作用,使学生在家中少玩一些电子游戏,多看一些书,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要让家长首先提高阅读意识,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和提供必要的阅读时间,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将课外阅读发展为自己的一项爱好,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6.指导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将精彩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记录,并逐渐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提高文学素养。另外,教师要进行积极的监督和指导,鼓励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时要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彼此交换一些自己的心得,分享一下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这样一来,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从而培养主动探究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共同成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积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端正学生的阅读态度,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克服课外阅读的弊端,采取榜样示范、家校合作、创新方法、选择好书、家长参与、动笔记录等方式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程元.学生语文阅读的现状及指导策略[J].语文建设,2017(02).

[2]马芳草.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健康成长[J].课程教育研究,2017(02).

[3]丁洁慧.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研究[D].渤海大学,2017.

[4]冯艳换.农村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学习兴趣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