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兼职教师管理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工程与信息学院为例

2019-10-24□高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校企学院职业

□高 雪 王 佳 方 芳

企业专家经验丰富、技术性强,是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重要补充。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工程与信息学院为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视兼职教师的聘请和管理工作。

一、兼职教师基本情况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工程与信息学院目前在校生1,438人,以本学期为例,一共聘请校外教师23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校外教师人数为11人,占总人数的47.9%。中级职称校外教师人数为9人,占总人数的39.1%。初级职称校外教师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的13.0%。

23名校外教师中,校外兼职的企业专家为14人,校外兼课的其他学校教师为8人,退休人员为1人。校外兼职的企业专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兼职教师人数为5人,占总人数的35.7%。中级职称兼职教师人数为7人,占总人数的50%。初级职称兼职教师人数为2人,占总人数的14.3%。

二、兼职教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实际工作过程中,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工程与信息学院兼职教师队伍由于自身特点,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学校地理位置和课酬待遇等原因,企业专家来校任教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比较高,因此导致了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聘请难、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问题。

(二)教学质量难保障。由于聘请兼职教师难,因此对于急需的企业专家,学院降低聘请要求,导致部分兼职教师专业能力待提高的问题;兼职教师作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工作任务繁重,导致无法专心备课、批改作业、参加教研室开展的教研活动等;在职兼职教师的授课时间往往在周末,因此难以与学校的教学时间吻合、学生意见大等问题;由于时间冲突引起调停课较多,影响了教学秩序。

(三)教学管理效率低。兼职教师往往无法正常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培训、会议和听课等教研活动,导致兼职教师在教学上有困惑、对学校规章制度文件理解有偏差、新文件不能及时执行到位、教务管理平台使用不熟练等问题,影响了教学课堂管理和考试、成绩管理等工作。由于兼职教师工作繁忙,导致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沟通联系较为不便,导致了教学管理效率低下。

(四)教师参与活动少。兼职教师由于工作繁忙,除日常教学活动外,参与教研活动、课程和专业建设活动较少,使得兼职教师无法发挥其作为高校师资力量的重要补充作用。

(五)教师发展较落后。由于部分企业不注重员工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以下简称“职称”)评审工作,导致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在具有丰富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的同时,职称评审工作落后,职称等级较低,影响了兼职教师的待遇和发展。

三、加强兼职教师管理工作的对策

根据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工程与信息学院实际情况,总结了加强兼职教师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聘用制度。

1.在学校执行的兼职教师管理文件基础上,制订本学院兼职教师聘用办法。在兼职教师聘任、工作内容、激励、课酬待遇、工作环境、考评等兼职教师较为关心的内容上制订更加明确和细化的办法,保证充足的师资。

2.保障兼职教师的正当权益。针对兼职教师的聘用事宜,由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师发展委员会负责审查,签订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外聘教师兼课/兼职协议书,聘用期限通常为一个学期,期满后如果双方互相认可则可以继续合作,并重新签订协议书。不无故不续聘,为提升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

3.建立兼职教师信息库。扩大师资来源、择优聘用,规范兼职教师准入制度;保持兼职教师聘用稳定性,减少磨合。

(二)转变管理理念。在以往的教学理念中,学院主要采取行政管理的方式对兼职教师进行管理,导致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联系减弱,削弱了兼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本应发挥的作用,导致了教学质量难保障、教学管理效率低、教师参与活动少等问题。

1.邀请兼职教师参与到各项工作中。转变管理理念,通过邀请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订,使得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需求;邀请兼职教师为学院校企合作工作提供助力,为学院提供更多校企合作企业,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和实习的机会与平台;邀请兼职教师参与教材、实训手册和参考书的选择,使得课程内容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通过邀请兼职教师参加教学竞赛、共同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等方式,加强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推动兼职教师的发展,同时推动学院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

2.邀请兼职教师及时反馈。兼职教师作为高校师资力量的重要补充,具备本校教师不同的视野。为了更好地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除日常教学活动外,邀请兼职教师及时反馈对学生、教师、专业、学院以及学校的评价意见和建议,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完善制度。

1.强化兼职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兼职教师的开课培训:使兼职教师了解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特点,同时对校历、作息时间、教室和实训室需求、教材上报、教务管理平台、教学平台、班车线路和时间等信息进行详细说明,增加双方了解,使学院可以尽快了解兼职教师需求,同时帮助兼职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环境。

2.注重兼职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兼职教师教学水平。一方面,鼓励兼职教师主动申报与所教专业相关的各类教学竞赛活动、技能培训或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校企合作,增强企业参加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兼职教师主动申报与所教专业相关的各类科研项目,为兼职教师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平台与机会。

3.完善兼职教师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兼职教师考评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学院教学督导组成员的监督功能,对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给予正确客观的评价。二是要构建完善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通过教研室、教务、督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等各种途径将兼职教师的教学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师发展委员会,以便给予兼职教师强针对性的管理与指导,确保教学质量。三是要建立健全的考评体系:考评主体应实现管理人员、兼职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考评内容应实现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等全方位的内容考评,从而确保对兼职教师考评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四)信息化管理过程。随着移动客户端的迅猛发展,针对日常教学活动中,由于信息化建设不完善导致的教学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可以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上传、下载、查询等功能,简化工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为兼职教师提供可供下载和上传文件的公共空间,建立信息化教学档案,以便存储主讲教师信息表、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表、课程教案、课程学期总结、课程成绩登记表、成绩分析表、实训指导书等教学表格信息。

1.建立信息库。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为兼职教师提供可供下载和上传文件的公共空间,建立兼职教师信息库,以便存储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外聘教师兼课兼职协议书、外聘教师开课申请表等兼职教师开课信息。以便统计、存储、分析兼职教师信息,为学院兼职教师聘请工作提供参考。

2.建立多个平台互通共享。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教务管理平台等进行数据连通,方便兼职教师的信息上报、查询、修改等工作。简化管理工作流程,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3.信息查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上课提醒、班车调整等通知,方便兼职教师的工作;提供课表查询、调停课申请、考试安排查询等功能,便于兼职教师随时查询所需信息。

图1 考试安排查询界面

四、加强兼职教师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强化职业教育特色。职业教育承担着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职业道德、提高职业能力的任务,其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模式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这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兼职教师作为企业专家,可以很好地弥补高校专任教师在专业实践能力上的不足,有助于强化职业教育技术技能性的特色,突出对人才的技术和技能的培养。

(二)有利于深入发展校企合作。当前,各地在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创新中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在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过程中,不只需要重视协同的形式创新和平台搭建,还不能忽视了教师主体地位,以致教师队伍建设与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的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校企互通的背景下,人才互通、人才互培、人才互管已渐渐成为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学院教学工作,有利于校企合作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

(三)有利于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兼职教师作为企业专家,对行业人才需求和技术前沿具有更切身的体会,通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大兼职教师的参与度,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可以推动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的改革。

(四)有利于学生发展。一方面,兼职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强,具备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兼职教师熟悉行业企业发展现状,能及时对教材相关知识进行补充更新,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工艺及设备情况。同时,兼职教师走上讲台,与专职教师一起开展教研活动、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合作课题研究等,可以促进专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达到“双师型”素质要求,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进教学科研项目开展,有利于学生发展。

猜你喜欢

校企学院职业
初等教育学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