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株洲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与对策研究

2019-10-24谢圣中谭骁彧王红亮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8期
关键词:株洲中车动力电池

□谢圣中 谭骁彧 高 鹏 王红亮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区域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株洲市正在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拥有新能源产业相关企业60多家,主要集中在风电装备、光伏装备以及新能源应用。近年来,株洲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汽车三大动力产业的传统优势,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形成了可喜的发展态势。按照株洲“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国动力谷将形成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千亿产业集群。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株洲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来势喜人,已成为中国动力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研究株洲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与措施对于促进中国动力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研究株洲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与措施,必须要考虑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这个大环境。近年来,我国已制定政策大力支持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发展。2017年国务院四部委印发《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指出:按照《中国制造2025》总体部署,落实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目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1]。《“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比例[2]。《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把提升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性能与应用作为突破重点之一[3]。人民日报刊文让新能源汽车“大行其道”[4]。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推动下,目前我国形成了从锂离子电池原材料到先进电池材料、先进电池生产与组装、新能源汽车制造等完整产业链,同时也是该领域全球最大的应用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协会《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最新预测,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将达到汽车总销量40%,大约为1,500万辆。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宏大的背景下,株洲新能源产业蓄势待发,将迎来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

二、株洲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是株洲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株洲三大“动力产业”之一。在株洲,不仅有中车电动,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株洲市已经初步构建了一条从设计研发、零部件到整车制造,再到产业服务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5]。如表1所示。株洲涌现了湖南升华科技、湖南立方新能源、汉德车桥、中车电动、北汽株洲分公司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在株洲落地生根、蓬勃发展。比如:升华科技磷酸铁锂产品广泛应用于金龙客车、宇通客车、五洲龙客车等新能源大巴,是国内最大的磷酸铁锂材料供应商之一;中车电动、中车电机等公司已成功开发多种驱动电机,并用于本地新能源客车配套,技术先进;北汽株洲分公司生产的新能源EU5夺得了全国上半年的纯电动车、新能源汽车市场双料冠军;奇点汽车项目加紧建设,年产有望达5万辆……株洲新能源汽车现已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企业多达2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1家。以整车企业为龙头,相关配套企业相继跟进,株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作战,整个产业产值已逼近300亿元[6]。

三、株洲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株洲已形成新能源汽车较完整的产业链,但也存在制约株洲实现新能源汽车千亿产业集群的一些问题: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产值已逼近300亿元,但离中国动力谷将形成新能源汽车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还有相当差距;虽然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企业多达2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1家,但企业多而不大、不强,只有北汽株洲分公司、中车电动等少数企业年产值50亿元以上;近几年立项的一些新能源材料、电池及整车等项目,某些项目推进速度不快,没有真正形成产值;高镍三元将成为动力电池的主流[7],株洲高镍三元(镍、钴、锰)正极材料生产企业与位于长沙的湖南长远锂科、湖南杉杉能源科技在技术、产值、知名度等方面差距明显;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8],且成本约占新能源汽车总成本的35%左右,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株洲并无类似于宁德时代、比亚迪这等规模的动力电池巨头,大部分动力电池不能本地配套,依赖外购;尽管中车电动研发生产的新能源客车三大核心部件电机、电控、电池能自给,但北汽新能源汽车从大洋电机、上海大郡分别配套电机、电控。

表1 株洲新能源产业有代表性企业

四、株洲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与对策建议

(一)实施“3254”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对接国家和株洲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株洲组织实施“3254”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3”是指大力发展新能源材料、新能源装备、新能源交通工具三大产业。“2”是指优先发展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核心零部件和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产业。“5”是指从征地拆迁、联合审批、环境维护、要素保障、考核激励等方面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4”是指将株洲建设成中国知名的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基地、技术研发基地、成果孵化基地和高端人才聚集区。通过实施和落实“3254”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实现株洲新能源汽车千亿产业集群,有效推进“株洲·中国动力谷”深度发展。

(二)抓好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聚焦中国动力谷,营造抓项目兴产业、发展实体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的浓厚氛围,株洲应抓好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一方面,对标2019年湖南省“五个100”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汉德车桥(株洲)齿轮有限公司“汽车驱动桥及齿轮智能化制造基地项目”、湖南智点智能新源汽车有限公司“年产5万辆新能源商用货车项目”、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研制生产项目”、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开发项目”、北汽株洲分公司“C40DB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项目”、湖南立方新能源“8亿瓦时高端动力储能类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齿轮箱传动系统研发制造项目”等省级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另一方面,扶持中车电动动力电池PACK集成能力建设项目、株洲高科集团新能源机动车检测中心项目、孚能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以及东莞阿李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动力电池装备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

(三)把握关键,做好动力电池。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新能源汽车能走多远,最终取决于动力电池性能。日本以动力电池技术研发为核心,通过资源保障和国际标准化战略,确保日本电动汽车产业在世界的技术领先优势[9],在日本松下强大动力电池技术支撑下,美国特斯拉连续多月蝉联新能源车销冠,2018年营收达到214.61亿美元。2018年7月,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与德国宝马汽车达成合作,未来几年,宝马将从宁德时代采购总计40亿欧元的锂离子电池。笔者认为,从长远角度出发,要想做大做强株洲新能源汽车产业,必先把握关键,在人财物方面加大投入,坚定不移地做好动力电池,为“株洲·中国动力谷”内涵建设再添动力。

(四)立行业标杆,创世界名牌。依托中车电动,立足当前,加强研发,进一步优化从IGBT元器件到驱动电机、动力电池PACK、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动力系统总成和整车制造的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平台;着眼未来,定位高端,面向全球引进或吸收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电”技术、高端人才和先进设备,博采众长,协同创新高性能动力电池总成,不断提升电池综合性能,持续降低成本,构建高性能动力电池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强强联手,北汽株洲分公司布局中高端新能源轿车生产,而中车电动、孚能新能源、湖南立方新能源提供电机、电控、动力电池三大核心部件配套;以全球化市场为目标,看着世界地图,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将株洲研发生产的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中高端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内外,立行业标杆,创世界名牌。

(五)内培外引。立足株洲市内,放眼全球,实施新能源产业所需高端人才、先进技术、优质项目、矿产资源等方面的“内培外引”的方针政策。“内培”是指依托中车电动、北汽株洲、湖南立方新能源、湖南工业大学等单位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开拓创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领军人才、尖端管理人才、战略运营人才以及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等;研发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能源材料、器件、装备类的优质项目,其中优先发展动力电池/总成、新能源汽车项目;进一步勘探和挖掘市内与新能源产业相关的实用资源。“外引”是指从市外引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亟需的技术研发、企业管理、战略运营类的国际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优质项目,并外控市外一些实用资源。通过整合市内相关技术研发机构和实施“内培外引”,组建“株洲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院”,进一步强化株洲新能源产业的技术研发基地、成果孵化基地和高端人才聚集区的效能。

(六)升级基础设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株洲新能源产业发展应加快5G、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型网络设施建设;进一步升级新一代车联系统云智通,通过云联、云算、云智,理解用户需求,主动提供服务,串联人、车、服务三张网,赋车辆以智慧,为终端用户提供生态场景服务,推动交通工具向生活空间的转变;扩建充电站,增加充电桩数量和型号;加强充电站和充电桩建设能力建设;进一步推广使用一体式充电机、便携式充电机和车载充电机等。此外,株洲新能源产业发展应积极拥抱“互联网+”,以“互联网+”解决方案为具体结合点,研究探索一条符合实际情况的“互联网+新能源产业”这种全新生产经营模式,共同推进互联网与新能源行业融合发展,有效助推“株洲·中国动力谷”深度发展。

五、结语

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产业和广阔的应用市场背景下,株洲新能源产业将迎来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作为中国动力之都的株洲,本来就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而且近年来陆续落地了一些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项目,发展前景光明。科学的政策与措施是推进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一剂“强心剂”,制定好株洲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可促进株洲新能源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继而实现“株洲·中国动力谷”新能源汽车千亿产业集群的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株洲中车动力电池
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株洲新时代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常州中车柴油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株洲工业 与新中国一起成长的璀璨明珠
动力电池矿战
动力电池回收——崛起的新兴市场
《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