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司治理者的“外部约束”

2019-10-24陈彩虹

山东国资 2019年17期
关键词:治理者情形约束

□ 陈彩虹

人所共知,公司治理者应当也必须是“被治理”的一部分。但治理者在公司“位高权重”,只有内部约束显然不足以产生实质性“被治理”效果。这将我们的视线自然拉向了外部。通过对大量公司的观察看到,公司外部对治理者的约束,有的效果明显,有的效果一般,也有的效果很差。那么,最有效的外部约束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效果一般甚至很差的外部约束呢?

外部约束的优劣

公司外部对治理者的约束,广义上讲,涉及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制度、外部监管制度、运行机制和专门约束组织及监督人员安排等诸多方面;狭义上讲,主要是指外部关联组织机构对治理者的监督、检查、审计、考核和奖惩等活动,这些组织包括大股东(一般指机构投资者)、监管部门、外部审计部门等。在这里取狭义的理解,来看公司治理者的“外部约束”问题。

总起来看,外部约束最大的优势,是它消解了治理者在公司内部的那种“位高权重”的身份影响;同时,外部约束者与治理者之间,通常没有利益上的关联,因此,外部约束的力量是完整的、强大的,既不会受到公司治理者“治理权力或权威”的影响而缺失,又不会受到约束者自己“盘算利益”的纠结而弱化。一言以蔽之,外部约束的力量是足够大的,不用担忧。

外部约束的最大劣势,是它难以获得全面、准确和及时的信息。一方面,外部约束者通过一般治理规则获得的定期信息,如公司的季报、年报等,大多笼统综合,过滤选择成分大,且时效性弱,很难成为约束的主要信息来源;另一方面,外部约束者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调研、检查和监督,大多时间有限,通常还有治理者事先汇报或报告形成的“先入为主”印象,同样难以得到“量足质优”的信息。当然,也会有偶尔的所谓“爆料”,但这毕竟不是大多数公司的普遍情况。

三种外部约束的实践

外部约束力量强大,和获得公司信息困难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按理说,这个反差应当会引导公司治理的内外各方努力去解决信息的获取问题,尽最大可能地让外部约束者得到“量足质优”的信息,以形成有效的外部约束。然而观察看到,这个反差实际产生的作用,则是引导出多种实践情形和大不相同的结果。

第一种实践情形是努力去解决外部约束者获取信息的量和质的问题。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将内外部约束结合起来,通过内部约束的渠道,减少外部约束者获取信息方面的劣势。内部约束者与外部约束者的不同,就在于信息的及时和丰富,但其约束的力量,特别是对治理者约束的力量不够强大。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的结合,大有“优势互补”的意味,是约束力量和信息充足的理想“配伍”。实践中所谓“最佳外部约束”,大多是在这种格局下出现的。因此,内部和外部约束结合,应当就是形成有效外部约束的最重要方式。不过,内外部约束的结合,由于内部约束者一方时常会受到治理者“权力或权威”的影响,同时还有约束者“自我利益”的牵扯,他们在“内外结合”中难以做到无所保留,由此而来的“最佳外部约束”,也是相对而言的,而且并非普遍。

第二种实践情形是加大外部约束力量的使用,形成强烈的“威慑”氛围,促使公司治理者自我强化约束。这种实践,并不努力从获取足够多的信息入手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所谓“全覆盖、高频率和多形式”类的监督检查等活动,附加以严肃和严厉的奖惩安排,“逼迫”治理者高度重视外部约束,主动遵守规章制度,规范治理行为。观察可知,许多公司都有过这样的情况,外部的监督检查,隔三差五地到来,“常态化”是描述如此情形的最好词语。总体说来,这种实践下的外部约束,还是有相当效果的。但一方面,这种实践的成本太大,不仅有外部监督检查的成本,还有公司内部迎接检查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外部约束者信息的获取并未得到改善,监督检查流于形式的情况相当普遍。那种检查来了就“克己”(收敛一下),检查过后就“复礼”(故态复萌)的情形,经常看得到。

第三种实践情形是外部约束基本只有形式的外壳,实质内容都交给了内部约束。理论上讲,外部约束倚重于公司内部的约束,会有两种极端性的认知:一是几近绝对地相信内部约束能够替代外部约束,达到规范治理者治理行为的目的;二是几近绝对地认为获取信息困难根本无法解决,外部约束者也就无法有效约束,还不如干脆不去约束,寄望于内部约束的“自我完善”。不论何种观念、实践的状况,就是外部约束“形同虚设”。

寻找适合实际情况的“内外结合约束”形式

第三种实践情形带来的结果是非常差的。当人们总结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时,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类公司的外部监管不力和缺失,几乎是众口一词的重要方面。不论出于何种理念,公司外部对治理者的约束不存在或不得力,公司要治理得好,就是天方夜谭。治理者的“权力和权威”得不到一定的制约时,大多会自然而然地膨胀,导引出盲目武断和一意孤行的治理行为。如此治理之下的公司发展前景,即使一时半刻不会牵涉公司生死存亡,也会折腾起伏不断。

当然,不排除在外部约束弱势格局下,一些“伟大的公司治理者”自我约束极为强大的个案。他们的超凡之处,就是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规则信仰”,并在日常的公司治理中,时刻警醒自己的治理行为,保持治理“权力和权威”的适度。这种情况下,外部约束的强弱对于他们没有什么意义。但这样“伟大的公司治理者”,真可谓凤毛麟角。

第二种实践情形,占住了公司治理者外部约束的主要部分。公司治理哲学告诉我们,既有的存在,总是有它一定的合理性。这种实践情形,如果能够尽量地解决一些公司内部信息获取的问题,外部检查监督效果的“实质性”就会大大提高;而且,外部的约束力量能够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有效的“威慑”,激发出公司内部自我约束的能量来,特别是激发出治理者自我约束的主动性和实际行为来。这种实践情形表明,外部约束者不应当仅仅看到自身约束力量的强大,还应当看到“量足质优”信息的重要。要清楚的是,外部约束不只是一种约束权力的行使,更是一种约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信息的缺失会让约束知识和技能无法施展。

我们积极推崇第一种实践情形,即通过内部和外部约束结合“互补”的方式,使外部的约束力量能够在“量足质优”地获取内部信息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运用。这种实践情形最大的难题,是找到适合各家公司实际情况的“内外结合约束”形式。

在现代公司治理中,上市公司在这方面大多做得不错。公司的股东、行业监管部门和外部审计师作为外部的约束者,通过董事会的组织运作,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管检查,以及外部审计师长年对公司的审计,能够较为全面、较为准确和较为及时地获取公司的各种信息,确实有效地形成对治理者的约束。因此,以治理完备的上市公司为标准,非上市公司也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检查和审计,诚如是,则整个社会对公司的“外部约束”,就将全面有效。

猜你喜欢

治理者情形约束
“碳中和”约束下的路径选择
避免房地产继承纠纷的十二种情形
四种情形拖欠劳动报酬构成“拒不支付”犯罪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公司治理者需要培训吗?
公司治理者的“内部约束”
公司治理者的自我治理
治理者悖论
出借车辆,五种情形下须担责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