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心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2019-10-24黄河中心医院450003许侠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双心冠心病情绪

黄河中心医院(450003)许侠

冠心病是一种常发于中老年人群的心脏疾病,研究表明在进行躯体药物治疗的同时,需更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即采用有效的护理模式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引导其正确的行为习惯,使其积极面对病情,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1]。本研究旨在探讨“双心护理”模式对于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临床病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60~78岁,平均(67.12±3.39)岁。观察组男42例,女38例;年龄61~80岁,平均(67.87±3.52)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即做好生活护理、病况观察、医嘱执行、住院宣教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双心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包括:①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设计针对性护理方案,依据患者特点基于心理上的关怀和护理,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②紧密关注冠心病患者病况具体变化,随时察觉患者心理细微变化,积极给予心理开解和言语开导。③指导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开导,多关心,多体贴,调整不良情绪。同时提醒家属应避免由于自身情绪过度紧张而给患者造成的精神压力。④定期对冠心病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用简单易懂的言语去解释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并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鼓励针对性开导患者。⑤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耐心开导,引导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治疗,使其始终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况,并向患者解释疾病的病因及发病、药物治疗方法,引导患者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戒烟、戒酒,通过自我心理调节、自我护理达到一定成效。

1.3 观察指标 焦虑、抑郁情绪:采用SAS评价焦虑情绪,采用4级评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若SAS>50分,则患者有抑郁情绪;采用SDS评价抑郁情绪,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焦虑、抑郁情绪 两组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分,)

附表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 SAS SDS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80) 60.17±4.22 58.42±3.35a 62.25±6.62 59.74±5.77a观察组(n=80) 60.18±4.38 49.12±2.69a 62.29±6.59 50.25±3.21a t 0.015 19.361 0.038 12.855 P 0.988 0.000 0.970 0.000

3 讨论

在“双心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通过根据患者个性采用具体护理措施,紧密关注冠心病患者病况具体变化,指导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创造良好病房环境,能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通过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加强患者心理引导与疏导的同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此外,针对性护理措施了解患者的担忧,播放轻松的音乐,并教会其运用腹式呼吸法和集中注意力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电话随访、询问,引导患者区分疾病与心理压力造成的身体不适的区别,更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从而实现“身心同治”的干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采用双心护理模式下,两组病人在干预后SAS评分, SDS评分比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双心护理”模式能更为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使患者病情更好、更快恢复,极具临床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双心冠心病情绪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双心病”的临床应用
双心医学模式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警惕冠心病
“双心门诊”的双重呵护
“双心”并用,让孤雁归队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