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自然剥离和人工剥离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探究
2019-10-24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471900董剑敏
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471900)董剑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主体为我院收治的90例分娩的产妇,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产妇,包括高血压、肝病、出血性疾病等;②存在其他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比如,巨大儿等。根据产妇胎盘剥离方式将产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胎盘人工剥离)和观察组(胎盘自然剥离),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3~40岁,平均年龄为(25.34±1.32)岁;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2~41岁,平均年龄为(26.15±1.41)岁。经比较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可知,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 两组产妇在分娩前均进行常规体质量与血红蛋白浓度的测量,对照组产妇给予持续硬膜外麻醉,产妇分娩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将常规会阴侧切、会阴保护下经阴道分娩方式应用于观察组产妇临床,不实施无痛分娩[1]。
胎盘剥离方式: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娩出之后应给予产妇宫缩素内注射,或者给予稀释后静脉滴注(缩宫素用量:20U为剖宫产产妇,10U为阴道顺产产妇);对照组产妇在取出胎盘过程中采用人工剥离的方式;观察组产妇在完全剥离胎盘时,以左手按压产妇宫底,并用右手将产妇的脐带轻轻拉扯,其目的是为了将产妇的胎盘娩出;在完全娩出胎盘之后,用双手将胎盘捧住,并朝着同一个方向旋转,同时向外轻轻牵拉,完全排出胎盘及胎膜[2]。
1.3 产妇产后出血量计算 将产妇产后所有出血收纳入有刻度记录的密封瓶中,之后计算产后出血量,按照浸润2层纱布敷料所占的面积进行计算,2mL计血量为5cm×5cm,52mL计血量为10cm×5cm,10mL计血量为15cm×15cm[3]。
1.4 统计学研究 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后,选择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一系列针对的处理,针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有效的针对验算,在分析之后,如果P低于0.05,那么就表示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分别采用t、X2对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s)完成一系列有效的检验以及处理。
2 结果
经过比较可知,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后24h血红蛋白减少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胎儿体质量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血红蛋白减少量、胎儿体质量的比较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出血量过多给母婴健康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不仅会增大患者近期输血概率,且会减少产妇乳汁量,甚至会导致产妇记忆力下降、脱发等不良现象。胎盘剥离面是产后出血的主要来源,内源性子宫收缩激素能够达到胎盘的良好缩小,同时还能使胎盘剥离后子宫胎盘循环终止,且对绒毛间隙血流量的骤减,破裂血管出血减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胎盘剥离的方式直接关系到产妇产后出血量及其分娩质量,临床胎盘剥离主要有两种,即人工剥离、自然剥离,人工剥离是指在胎儿娩出之后采用双手快速的将胎盘剥离,其虽然能够使第三产程缩短,但这种方式极易导致出血量的增加;自然剥离是在遵循生理过程的基础上进行胎盘的自然剥离,其是在胎儿整个娩出之后给予产妇缩宫素静脉滴注或肌注,以此使子宫收缩力增加,在出血量不多的情况下不急不缓的等待胎盘的自然剥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后24h血红蛋白减少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胎儿体质量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说明,产妇胎盘的自然剥离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量,能够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保障母婴健康安全。
综上所述,与人工胎盘剥离的方式相比,产妇采用胎盘自然剥离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24h血红蛋白减少量,能够提高产妇分娩质量,其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