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维导图推动习作表达“优质化”
2019-10-23朱虹费敏伟
朱虹 费敏伟
【关键词】习作教学 思维导图 小学中年段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中年段的习作学习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丰富生活体验,为习作积累素材。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字词,强化对语言的积累,加深对语文学习的感知,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语言魅力。学生只有不断培养和提高习作能力,了解其中的艺术,才能更自如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并获取更多信息,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如果具备了这种能力,学生就可以自由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和谐的师生、生生、亲子关系。
纵观当下小学中年段的学生作文,我们发现普遍存在构思时五花八门,动笔时却无从下手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有三:其一是学生拥有丰富而零散的写作素材,但不擅长整理筛选并运用;其二是表达没有逻辑,东拉西扯,缺乏条理性;其三是细节描写的缺失,使文章读起来空洞无趣。另外,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以范文为例,具体讲解段落的结构,一切跟着范文走,缺少对选取素材以及找到习作切入点方法的讲解;缺少习作框架的建构,未能使表达更加有序;缺少细节描写方法的渗透,使学生的习作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具有图文并重,将抽象思维形象化的优势。在习作表达中,思维导图是一种极其实用的工具。那么,如何借用思维导图的优势,推动习作表达“优质化”呢?
一、借图启文。使表达言之有物
三年级学生的习作从原来的看图写话转变为话题作文,思维的局限会使他们很难适应新要求。这时,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几个关键词表达出来,再进行筛选,这就是典型的将抽象思维具体化。这种形式能帮助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到最适合本次习作的素材,避免出现无从下手或是千篇一律的问题。
例如,2017年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习作3安排的是话题作文——“我的发现”。
师:同学们,生活中,你有哪些发现?
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摇摇头。
话题一抛出,教室里就鸦雀无声。学生是没有发现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在脑海中不断回忆,五花八门想得很多,但是都不确定自己有话可说,索性就否定自己,造成了无话可说的假象。此时,借用思维导图来发散学生的思维,边写边说,搜集素材。
师:其实,发现可以分成很多类,比如通过做实验收获的发现,我们就叫它实验发现。想一想,在生活中、科学课中做实验时,你有哪些发现?
生1:往水中不断地加入盐,沉在水底的鸡蛋最终会漂浮起来。
生2:有一次洗茶杯的时候,不小心将牙膏挤在了水杯里,清洗时发现杯里的茶垢居然没有了。
“我的发现”是一个很笼统的表达主题,教师带领学生将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拆解,确定好几个关键词,“自然发现”“实验发现”“人物发现”……然后引导学生不断联想,捕捉习作素材,再进行二次筛选整理,从而找到自己认为有话可说的素材。
如此简单地写写画画,捕获自己的习作灵感,彰显个性化的思维成果。同时,因为有了思维导图的清晰展现,学生在素材的选择上,目标更明确,自然也就容易找到心仪且富有新意的习作素材。
二、图文互参,使表达言之有序
寻找到了习作的素材,也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迫切思考的是要怎样写的问题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工具,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构思,围绕习作主题,筛选并确定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样十分有益于学生更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同时,根据绘制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弄清文章表达的主次;构思好內容的详略;安排好文章段落;组织好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等等。经过这样详细的一次梳理过程,学生就会更加明确文章的结构,表达时也会更有条理性。
例如,在2017年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3的教学中:
师:(出示书上的插图)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1:树。
生2:美景。
生3:天上的云。
生4:红红的花。
这里真美啊!树高高低低的,很茂盛。弯弯的小河通向远方。河边的小草绿了,小花红了,真是漂亮极了!(学生习作)
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了自己所看到的景物,但是习作中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表达缺少条理性。这时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就显得极其重要。
师:同学们,你们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一说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吗?
生5:蓝天、白云、大山、大树、小花、小草、小河。
师:你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观察的。还有吗?
生6:小河、小草、小花、大树、大山、白云、蓝天。
师:听出来了吗?她是按照什么顺序说的?
生7:从下到上的顺序。
师:是的,这样也行,还可以按照由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
这时,教师一边引导学生交流,一边借用思维导图,将学生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通过几个关键词记录下来,并且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有效延伸。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属于自己的表达模式,将习作的框架更好地搭建在一起,为有序的表达奠定基础。
这儿真美啊!
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形状各异的白云,有的像美味可口的棉花糖;有的像呆萌呆萌的小白兔;还有的像造型奇特的飞机……远处的大山连绵起伏。山下有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一棵棵树挺立着,就像是一位位精神抖擞的森林卫士。近处是一条弯弯的小河。清澈的河水缓缓地流向远方。几条小鱼在河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它们一会儿捉迷藏,一会儿又在水里转着圈地跳舞,有趣极了!
这里真是太美了,我忍不住停下脚步,细细观赏!(学生习作)
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构一个基本的文章框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不断进行填补,使其思路更加清晰,结构更加完整,表达时更加有序顺畅。
三、借图启思,使表达言之有“彩”
思维导图的运用,打破了僵化的思维模式,学生在构思过程中将重点的词语、句子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将缺失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补全,不断整合所要表达的内容,使表达变得更加流畅。平时写作,学生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习作内容不够具体,语言表达不够生动。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建构好习作框架的基础上,继续丰富和完善思维导图,在习作的各部分内容上标注出准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法,让打算“怎么写”在思维导图上相对具体地得到呈现。
以2017年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7“人物自画像”习作教学为例,学生构思好通过学骑自行车的事例,表现自己的坚持不懈,并完成习作如下:
我拉着爸爸要学骑自行车,他终于答应了。我把自行车推出车库。爸爸让我上车,我就上车了,他在后面扶着我,很顺利。我一边骑一边跟爸爸说话。突然,爸爸不回答我了,我回头一看,爸爸早就撒手了。我吓得就摔跤了。爬起来,爸爸让我再来一次,我就再来一次,我终于学会了骑车。
这样的习作看似很有条理地描写了自己骑车的过程,但是语言表达还不够出彩,特别是缺乏细节的表述。那么我们就可以就这一事例绘制思维导图,着重在于思考细节描写和语言表达。
我一边绕着自行车不停地转圈圈,一边在心中呐喊:终于能骑自行车啦!爸爸看着我一脸欣喜的样子,忍不住大笑起来,“瞧把你高兴的,一会儿可千万别哭啊!”我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你可别小瞧我!”我小心翼翼地坐上车,双手紧紧地握住车把手,脚忐忑地安放在踏板上。爸爸紧紧地扶住车后座。我左脚用力一蹬,右脚随着踏板自然地转上来,两脚使劲踩,车子慢慢地动了起来。看看,自行车在我手中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娃娃,走起路来东倒西歪,不听指挥。这时,爸爸提醒我:“骑车时,眼睛要看前方,身体放松,保持平衡。”好,我来试试!果然有效,自行车比以前听话多了。随着车速慢慢变快,我身體也渐渐平衡了。这时,爸爸趁我不注意,悄悄地松开了手。当我发现时,手里的力气顿时像被抽掉了一样,软绵绵的,龙头一歪,“扑通”一声摔倒了。我哭得声嘶力竭,爸爸看看我,说:“男子汉,有泪不轻弹,坚持一下!”我鼓足勇气,再一次坐在自行车上,不停地骑着。渐渐地,我越来越熟练,不知不觉,爸爸都已经放手好久了。我终于会骑自行车了!(学生习作)
借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力,着重关注事件的细节,如在描写学车的过程时,运用动作描写,描述骑车的细节,体现过程的紧张;运用心理活动的描写,上车前的兴致勃勃,摔倒时的垂头丧气,学会后的得意扬扬,通过极富层次感的心理活动,体现自己坚持不懈的品格。同时还可以把自己准备采用的一些修辞手法或是准备运用的一些优美词句标注在思维导图上。有了这样的思考,学生写起文章自然就会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出彩。
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巧用思维导图,能够发散思维,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选取恰当的习作素材;建构基本的文章框架,使结构完整;思考细节表达,使习作表达更加具体形象;最后再一次复查修整,使表达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