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个学生在真学课堂中成长自我

2019-10-23袁云美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真学生活课堂

袁云美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逐渐褪去华而不实的外衣,形成以学生的“学”为主、以教师的“教”为辅的真学课堂。真学课堂立足于学生原有认知、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一切行为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为学生搭建平台,为学生的“学”提质增效,引导学生进入“真”的学习状态。

一、真目标是真学课堂的起点

1.走到学生中间去,获得真实的学习起点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学习并不是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他的,而是他本人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认知结构进行的一种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知重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如果没有学情分析,以书本的起点作为学生的起点,照本宣科,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只有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有效性。

例如,我校有位英语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7 Oa the farm之前,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们玩了个游戏,让学生说说认识的动物和水果的英文,结果发现很多学生对本课出现的单词都了如指掌。于是,教师在设计本课时,不再循规蹈矩地教授每个单词,而是以头脑风暴的形式把书本的单词呈现出来,把侧重点放在单词的复数形式和句型的操练上。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既展现了自己的已知,也满足了自己的未知。

所以说,合理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了解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才能树立他们对学科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设计课前预习单,制定真切的学习目标

在真学课堂中,教师不但需要检验学生知识点是否掌握,更要关注学生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借助课前预习单来制定真切的学习目标。

以小学数学《梯形面积》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张预习单,让学生运用之前学习的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尝试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预习单中,有些学生将梯形切分成了两个三角形,有些学生将梯形切分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然后再进行相加。学生在预习的過程中,自主地将旧知识和新知识进行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顺理成章地呈现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和学生的推导进行对比,让他们更深刻地掌握本课的内容。

预习单的设立,不仅复习了学生的原有知识,还为学生提供了带有难度的作业内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潜能。

二、真任务是真学课堂的关键

1.创设真实的情境,完成真实的学习任务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集趣味性、知识性、灵活性为一体的任务中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我校有位英语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下册Unit5 How much is it?这一课时,在课堂上模拟一个大卖场的场景。将讲台布置成摊位,摆上各种水果、文具等物品,教师装扮成售货员,然后叫学生来买,学生觉得很新颖,非常乐意参与。教师示范完后,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实物来表演,效果很好。这样的活动和小孩“办家家”活动差不多。这种角色扮演活动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学生们在说说笑笑中,体验生活、巩固知识、获得成功,达到了“动手又动脑”的目的。

2.布置有深度的任务,启动学生的学习思考

有些教师为了课堂的流畅,将原本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分解,便于学生回答。这样的课堂看似行云流水,实则学生完全没有经历思考、没有进入深度学习,这样的学习任务缺乏一定的思维空间。教师应该布置有深度的任务,让学生处于一种思维的兴奋状态,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校有位数学教师在教学长方形这个内容时,设计这样的题目:周长为22厘米的长方形面积为多少?有些学生给出了30平方厘米的答案,教师就匆忙跳到下面一个环节中去。其实这个问题还有很多种解决方案。有些学生在台下蠢蠢欲动,因为教师没有让他们一展身手而倍感失落。后来,这位教师在平行班将题目进行修改,让学生罗列出周长为22厘米的长方形面积的所有可能的答案。学生在罗列中发现答案不是唯一的,产生了一种探究新知的需求。这时学生就表现得特别激动,有一种学习的渴望。

这样有深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具有思维的空间,是保障学生真学习的关键。学生在此过程中呈现很多奇思妙想,真正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真过程是真学课堂的保障

1.真学是每个学生的学习,不是少数尖子生的学习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我校提出的真学习更是一种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一般规律的、聚焦学生感兴趣的真实任务的、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重视学生动用高阶思维来进行自主探究的一种深度学习。我校的真学课堂体现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原则。因此,我们的真学课堂可以说是每个学生学习的课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例如,一个班级有近五十个学生,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理解能力、思维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实际,做到面向全体。对优等生提的是开放性的问题,对中等生则以一般性问题为主,而对后进生宜问一些浅显的问题。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在原来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

2.真学是多种方式的学习,不是枯燥单一的讲授

传统的学习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体验、深度学习。我们的真学课堂不仅为了让学生习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最终获得真正的学习智慧。因此,我们的课堂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体,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例如,我校的一位品德教师执教《吃飯有讲究》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吃饭要吃得卫生、吃得文明、吃得有礼貌,设计了以下学习活动:(1)通过儿歌引导学生当场洗手;(2)让学生动手拿餐盘、摆餐盘、放餐盘,学会在学校食堂正确的就餐方法;(3)创设情境,邀请学生演一演在家吃饭的情景,学会在饭桌上的礼仪;(4)辨析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吃饭的情景,了解在餐桌上的礼仪。这样,通过多形式的体验、辨析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学会”吃饭。

四、真运用是真学课堂的根本

1.真学要举一反三,获得真实的技能和方法

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要习得书本上的知识,还要习得技能和方法,学会举一反三,最终学会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我校的一位数学教师在执教《倒数的认识》一课时,在学生学会了求真分数和假分数倒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求整数、带分数、小数的倒数,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理清了解题思路后全班汇报。通过对比,学生很快都能发现,原来在求整数、带分数、小数的倒数时,我们都是先把它们转化成真分数或者假分数来进行计算的。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验证学生在上一环节所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触类旁通地解决真实的问题。

2.真学要回归生活,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

我校的真学习不仅关注学生的现在生活,更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一节课的结束并不代表学习的结束,为此我们更多地关注学习活动的后续效应,重视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儿童生活中。因此,延伸活动的开展必须回归到学生的真实生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进而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

例如,我校的品德教师在《感恩父母》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利用星期天观察父母一天干多少活儿;了解父母最需要什么,满足他们的一个心愿,为父母做一件事;了解父母的生日,设计“我为父母过生日”的方案。通过课后践行实实在在的体验活动,真正做到了品德教育知与行的统一,让学生学会更好地生活。

我校作为全国陶行知实验学校,提出的“真学习”是指向学生的,是以真学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一种真实学习。全校教师也不断从真目标、真任务、真过程、真运用等途径构建真学课堂,引导学生进入“真”的学习状态。但是如何更高效地实现“真学习”,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最终成为学生的学习智慧,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真学生活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从“余数”探秘中指导学生“真学”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生活感悟
渗透爱国教育 教学“真学”历史
让学:“真学”课堂的本质追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