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9-10-23徐玉金
徐玉金
摘 要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可引导学生内化所掌握的语文知识点,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文章重点从以规矩成方圆,仿写步入“写作之门”;发挥超常想象,创意编扩“引凤入巢”;有感即挥妙笔,感悟深挖文本内涵等方面探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旨在通过文章研究为小学语文一线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阅读教学;具体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9-0100-01
纵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将阅读和写作的界限划分十分明显,认为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个独立的模块,并没有透彻分析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在降低语文教学效率的同时,从而进一步限制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一、以规矩成方圆,仿写步入“写作之门”
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最初的方式就是模仿。学习写字时,模仿书本上的字;学习造句时,模仿一些例句;学习写作时,模仿范文佳作。人们学习一种技能的最初方式就是模仿。通过模仿学会固定的方式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对学习进行创新和升华。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在开展写作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的模式,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好的文章供学生去阅读模仿。
在读写训练中,仿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以下面这句话为参考:“有的人坎坎坷坷,千磨万难,但他的人生之书却引人入胜;有的人春风得意,养尊处优,但他的人生之书却空洞无物。”学生在进行仿写时,首先要理解句式结构。这句话句式结构上采用的是排比句,修辞上是属暗喻。学生在进行仿写时要注意结构相似,语气一致,内容要独特有新意。笔者班里的一位学生的仿写是这样的:“有的人千辛万苦,历经磨难,但他的人生之歌却娓娓动听;有的人碌碌无为,沾沾自喜,但他的人生之歌却低迷消沉。”这句仿写,虽然没有特别亮眼的地方,但是句式、结构、语气等与原句基本相似。在进行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时,范文就是学生学习的“规矩”。
二、发挥超常想象,创意编扩“引凤入巢”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地延伸。在开展读写教学时,也是如此。教师要将讀和写有机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对故事情节进行想象。通过学生的想象,将脑海中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利用文字将其表达出来。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有效地发挥,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续写、扩编就是常用的读写方式。续写和扩编是教师训练学生读写能力的方式之一,也是发挥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式。例如:笔者在《匆匆》一课的讲解时,我引导学生根据“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一句进行仿写练习,要求运用三组反义词去体现一去不复返。有的学生则写道:“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海水退了,有再涨的时候;月儿缺了,有再圆的时候。”还有的学生写道:“太阳西落了,有再次升起的时候;河水结冰了,有再次奔流的时候;碧草枯萎了,有再次青翠的时候;百花凋零了,有再次争芳的时候。”
三、有感即挥妙笔,感悟深挖文本内涵
一篇好的文章,读后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写文章一定要有写作思路,才会给人一种文理清楚、心情愉悦的美感。文思泉涌,也往往能够将文章写得更加顺利精彩。在开展读写教学时,笔者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的在思维最丰富的时候,深入剖析思想内涵,将自己的感受完整地写出来。读是写的基础。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许多与文章相关的感想,及时开展写作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读后感就是一种有效记录学生情感的文本格式。在开展写作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篇文章,并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读后感。笔者班里的一位学生在读后感中写到:“汤姆是一个顽皮爱冒险但是却浑身充满正能量的孩子,他和朋友在坟场探险时目睹一起凶杀案,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汤姆一定是十分害怕的,但是他仍旧出庭指正了凶手。我要学习汤姆身上勇敢的精神品质,相信正义终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明白了马克·吐温在撰写《汤姆·索亚历险记》时所想表达的想法,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深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去对文本进行思考,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及时写下来,做到有感即挥妙笔,感悟深挖文本内涵,提高他们的阅读写作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无论是仿写、续写、扩编,还是有感而写,这些“写”都需要建立在“读”的基础之上,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抓住读写结合的契机,并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此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努力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小亮.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0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