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感恩教育”遇上了绘本
2019-10-23俞娅
俞娅
摘 要 如何在幼兒阶段对其实施“感恩教育”,在幼儿的内心种下感恩的种子,让其成长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绘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如何运用好幼儿喜闻乐见的绘本,发挥其阅读作用的同时充分挖掘绘本的延伸功能,让幼儿在绘本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模仿,积极变真从善,从而达到“感恩教育”的最终目标呢?幼儿、家长、教师,缺一不可。
关键词 感恩教育;绘本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9-0053-01
绘本以其鲜明的色彩、明确的主题、个性的人物、精彩的故事等许多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特点深深吸引着幼儿们的视线。如何运用好幼儿喜闻乐见的绘本,发挥其阅读作用的同时充分挖掘绘本的延伸功能,让幼儿在绘本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模仿,积极变真从善,从而达到“感恩教育”的最终目标呢?
一、选择契合主题的绘本
利用绘本进行“感恩教育”,当然必须要选择契合“感恩”主题的绘本故事。如感恩亲人:《猜猜我有多爱你》《先左脚再右脚》;感恩家乡:《花娘谷》;感恩同伴:《彩虹色的花》;感恩自然:《感恩树》;感恩社会:《两只羊的故事》等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选择主题鲜明、故事生动、人物形象易于被幼儿接受的绘本故事,是成功利用绘本进行感恩教育的基本条件。
二、发挥绘本的阅读功能
绘本故事最大的功能当然是用来阅读。那么不同的身份,如何更好地来阅读,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一)作为幼儿的父母,接触幼儿的时间最长,相对来说教育的专业技巧缺少,那么如何做好这第一任老师,运用家里的零碎时间做好幼儿的感恩教育呢?绘本故事绝对是不二的选择。绘本故事简短、完整,有着幼儿喜爱的童话形象,更蕴含着“感恩”的主旋律,“父母”这个不专业的“老师”可以见机行事、随手拈来,作为幼儿的随机教育、睡前故事,来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比如,当孩子吃饭挑食或者把食物当成玩具来玩时,家长可以用绘本故事《狐狸请客》来教育孩子: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要珍惜它们,并且对为之付出劳动的农民伯伯们报以感恩之情。又如,孩子们会无视家中长辈的无私付出,经常对他们大呼小叫,这时绘本《幸福的大桌子》就可以闪亮登场了。通过听故事让孩子体会家的温暖,珍惜与长辈相处的美好时光,感恩长辈对家的默默付出。
这些生活中的小小细节,都是绘本故事涉及的方方面面,因此家长要善于发现这样的细节,运用绘本故事这个手段来进行适时的教育,相信长此以往,培养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二)作为专业的幼儿教师,系统地收集符合感恩主题的绘本故事,进行系统的集体教学。帮助幼儿有效梳理感恩的对象、感恩的形式、感恩的行动……利用绘本中的典型人物、主要场景等布置幼儿的活动环境,并在活动室、区域内投放感恩绘本故事等,最终营造一个人人学感恩、事事懂感恩的氛围。
相对比较空洞的“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教育,更适合在幼儿园这个专业的场所来进行。每年教师根据不同的主题节日活动,筛选特色节日绘本故事,如通过《我是中国人》绘本故事,让幼儿感恩祖国的伟大和富强,感恩祖国的美好生活;通过《志愿者》的故事,让幼儿感受人与人之间还有另一种相处方式,让幼儿懂得当你有能力回馈社会时,你应该不遗余力……
(三)作为“感恩教育”的主体——幼儿,在幼儿园及家长提供的区域、环境中,他们可以随时进行自主阅读,主动模仿感恩的言语、感恩的行动等等。相信那些随手拿来的感恩绘本小故事,会在将来某一个不经意的时刻,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挖掘绘本的延伸功能
如果说让幼儿学会感恩是一棵大树,那么选择感恩绘本就是这棵大树的主要枝干,而让幼儿浸润在阅读环境中主动学习就是这棵大树的繁茂树叶。要让这棵大树始终保持枝繁叶茂的状态,关键还是要发展这棵大树强壮的根。而阅读感恩绘本之后,幼儿的延伸活动,就是这些能主动汲取养料的发达根系,它们能让幼儿从模仿到内化,完成“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的完美蜕变。
为此,积极开展如下各项延伸活动:1.说一说感恩绘本中的对话;2.做一做感恩绘本中的人物;3.画一画感恩绘本中的场景;4.演一演读过的感恩绘本故事。如以感恩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通过绘本的多次阅读,幼儿自然掌握故事中兔妈妈与小兔子的对话,这时可引导他们以角色的身份来说一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并鼓励他们创编式地模仿对话,引发幼儿的思考。当然,角色扮演需要辅助材料,比如人物头饰、故事场景等,那么孩子们就能在成人的帮助下,通过绘画、手工装饰等来实现。制作好了头饰、场景,也学会了对话,最后幼儿就能来演一演绘本故事了。通过身临其境式的表演,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就这样不断地画、做、说、演,孩子们沉浸在故事里深度学习和体会,由故事情节的感悟,主动联系到自身的生活实践中去,由模仿感恩的言行到内化自发地去感恩,成为真正懂得感恩的人。
总之,当“感恩教育”和“感恩绘本”两个大家公认的重要元素遇在一起,就会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