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学校的探索与实践

2019-10-23冯伟强

中文信息 2019年9期
关键词:校企中职院校

摘 要:当下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才的紧缺成为当下我国面临的严峻考验。中职院校就此社会背景,为了跟紧社会发展的步伐,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培养专业性人才。校企合作是中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就目前形式而言,我国校企合作正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亟需实践验证并加以改正。本文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进行分析,祈愿对当下中职院校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9-0-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的改进,由传统的学术性人才培养转为专业性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源自于“Cooperative Education”,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衔接合作[1]。解决中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问题,同时解决企业人才紧缺的问题。但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中职院校不断地调整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人才,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维护校企合作模式的长远运行。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学校的现状分析

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就业机制的研究上着重于缓解就业压力,降低失业率等方面。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培养模式以及“双师型”为核心的师资队伍。三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比较普遍的形式,“订单式”培养模式便是校企合作的衍生说法[2]。中职院校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保障毕业生的就业率,启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动计划,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贵州某中职,围绕着市场的导向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完全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为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适应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院校的方式主要有:企业走进校园模式、工学结合的学生顶岗模式、校企互动模式和“订单培养”模式,四种模式。这些模式形成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互补,连接了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过程。促进中职院校教学水平以及毕业生就业率的提升,企业也在合作中获得了学术的支持,解决了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学校的存在问题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在中职院校也逐渐暴露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所谓校企合作,需要学校和企业经过不断的配合与磨合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在这一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两大主体都存在着相应的问题,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足以适应社会及企业的发展[3]

从学校方面说,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缺陷,教育理念照搬照抄高职大专的教育理念,人才培養方案也根据其设定,忽视了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没有发挥中职院校的特长,导致学生的专业素养得不到提升。公共课程设置较多,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全身心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没有满足校企合作对人才个性化的培养。没有结合市场发展的实际设置专业课程,实训课程虽有设置,但由于教学资源配置不齐全,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变化,无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企业间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不足没有通过与企业沟通改正,从而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影响校企合作的长期合作。

从企业方面说,“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传统企业的转型以及机械化的进步发展,给企业造成弊大于利的影响。通过校企合作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周期性,在周期内,市场一旦发生变动,企业也就要承受随之造成的相应后果。所以目前看来,大多数企业都不采取与学校之间订单式培养人才的合作。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在中职院校的实践过程中,学校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如何让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发展与变化;企业在接受校企合作的人才时,如何进行培训,是校企合作在中职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院校的长效运营

据上述内容的具体论述可见,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院校的实践过程中,维持校企合作模式的长效运营机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需要中职院校做出以下改变。

1.明确企业主体地位

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在合作中的积极性,提高校企合作效率以及人才适时适度的培养。中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作为受益较多的一方,结合院校培养人才,提升就业率的根本目标。应该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将科研资源与与人力资源应用到企业中,将企业发展与校内的相关专业资源结合,促进企业的良好运营发展,维持长久有效的合作[4]。促进企业利益的提升,实现中职院校作用与社会的价值与意义。进而提高企业在合作中的积极性,推动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2.拓展教育教学资源

与学术性教育不同,职业学校的培养方案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基础、以实践应用为目标的应用型教育。教材内容的实际操作知识大于理论知识的比重,对于学校和教师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学校需要整合多方面的教学资源,校企双方相互配合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基于专业技能的提升,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学校在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的课程设置时,与相关企业及时沟通,采纳企业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利用企业的实际教学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人才的定制培养。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中职院校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实例示范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过程由一名老师完成。在此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也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对现有教师加强培训,给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到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强化学习,进而壮大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节省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5]

3.制定系统完善合作

维持校企合作模式的长效运营机制,需要建立一套合理、共赢的机制。该机制应以企业利益为主导,尊重企业的发展和经济价值,并且协助其提升企业的价值以及市场竞争力。新形势下,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发展态势良好的企业更具备合作优势。加强校企之间的监督与评价,也是维护校企合作长效运营的有效手段。根据企业和院校两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可行性强并且客观合理的评价机制。通过校企合作的实践过程,结合评价机制,约束双方的行为,保护学生的利益,同时,双方进行互相评价,进而使双方发现自己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通过互联网,搭建校企双方公用的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建立互助互信的合作环境,实现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通过网络平台的搭建,为学校和企业提供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及时准确的将双方的信息进行有效匹配,规避因信息不平衡所导致人才培养的缺陷。以更加直接、直观的方式建立合作机制,达成培养人才的共同目标。

四、结论

总而言之,中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需求和支持,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职业院校通过教育教学优化改革下培养的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会逐渐受到重视。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与社会更好的融合,無论是对学生自身发展,学校教学水平提高,企业经济价值提升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在当下教育经济背景下,加强校企合作,不断完善相关的体制和规模是每一个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政府着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潇潇,荣侠.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环艺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1):36-39.

[2]黄荣, 史枫, 李术蕊.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尊严的职业人:访广西商业学校校长李柳缤[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10):22-27.

[3]张改清. 智能化工作模式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变革探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路径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674(22):67-72.

[4]赵明星.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校中厂”模式运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平凉信息工程学校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1):22-23.

[5]万亮斌,沈柏民,周彦兵. 名企驻校·育人联盟·研发联盟·文化联盟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创新体"建设的创新实践[J]. 职业,2017(15).

作者简介:冯伟强(1969.10—),男,本科,研究方向:校园文化、校企合作。

猜你喜欢

校企中职院校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