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音乐成为小学德育课堂的“营养剂”

2019-10-23卢二霞

中文信息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德育情感

卢二霞

摘 要:将音乐教学引入德育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长期以来,小学德育课堂教学仅是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行为规则的练习,导致课堂乏味,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无法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为了提高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可将音乐引进德育课堂,使之成为德育课堂的“营养剂”。其具体做法是:激发学生情感;加强学生体验;转变教学方式。

关键词:音乐 小学德育课堂 营养剂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9-0-01

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阶段教学侧重点普遍为重智轻德,部分小学并未高度对德育教育加以重视。即便开展德育教育,但教学侧重点仅为行为规则的练习,而忽略了学生内在情感及实际体验的需求。小学德育课堂实际教学期间,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仅为教师讲学生听,说教仍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课堂互动。课堂之上,对学生主观能动性予以忽视,学生缺乏独立及自主思考的空间,而且学生参与度不强,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整体缺乏趣味,德育教育有效性始终无法提高[1]

在新课改不断发展及深入的大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重点强调注重实践、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音乐作为可影响、感染人的一种直观、感性的教学途径,在小学德育课堂中引入音乐教学,可使学生将对音乐的审美情感转变为理性认知,进而生成一种向上且积极的精神力量,使学生的道德、思想情感得到升华及净化。下面笔者谈谈如何使音乐成为小学德育课堂的“营养剂”。

一、通过音乐手段激发学生情感

情感即为在外界的刺激下,人们所产生否定或肯定的心理反应,如:厌恶、喜欢、悲伤等。这里的情感是指学生对德育课堂学习所产生的真情实感。情感可对人心理、行为、思维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其具体表现为人对于自身、自然、社会等主要事物的态度。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情感可对人生活的状态造成影响,甚至影响人的性格、心理、品质、世界观、价值观等。德育课堂教学是否收到好的效果,与学生对德育课堂教学的情感有密切关系。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期间,学生的道德素质虽最终由其通过自己体会和努力养成,但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学生自身情感可直接对其课堂态度造成影响,故激发学生情感有助于其主动投入德育学习中,而音乐作为激发人类情感的有效手段,小学德育课堂实际教学期间,通过适当的音乐可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同时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因此,教师可利用音乐,通过有关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学生在音乐中引起共鸣,这样在音乐的辅助下,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更好的进行理解,增强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进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等,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等。

1.通过“以景激情”培养学生多层面的音乐情怀

以“景”激情,就是指通过场景带入抒发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播放有关爱国主义的音乐,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进而使学生专注投身于课堂学习中来,加强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正式上课前,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播放有关音乐。在学生欣赏歌曲时,播放有关的视频;播放具有生活价值的音乐,激发音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以景激情需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实现,将教师的讲解与视频、音乐、图片、文字等多重媒介表达渠道相结合,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情境,使其真正融入情境当中,进而对学生内心情感予以激发,丰富学生在音乐中的情景领悟能力[2]

2.通过“以唱激情”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与情感抒发的能力

以“唱”激情,就是指通过音乐的旋律表达,提升演唱者与聆听者内心的情感共鸣,激发情感表达与情感抒发的能力。音乐的魅力在于旋律多变,既可以高亢有力,还可以婉转绵延,通过不同的音乐旋律,配以不同意义的歌词,对于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将起到不同层次的变化。其中,班级学生于课堂上合唱更适合《保卫黄河》等革命歌曲。歌曲起伏的旋律仿佛人情感起伏一般,通过合唱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刻感受当时人民群众誓死保卫黄河的情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目的。教育学生要对目前的幸福生活加倍珍惜,还可起到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以及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作用。

二、通过音乐手段加强学生体验

体验即是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因以往的小学德育课堂教学过于枯燥,仅是教师讲学生听,致使学生对所讲内容并未有自身的实际体验,学生各方面能力始终无法有效提高。当前,大部分小学院校,缺乏专业的德育教师,普遍均为兼任德育教师。加之,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学校及教师往往对德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并未高度重视,更无从谈及组织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应在实际教学期间,为学生提供活动平台,在实践中对德育知识进行学习。使得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备感现实、真实,在大脑记忆中印象更为深刻,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

1.以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形式加强学生体验

在德育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音乐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在《三个和尚》等类似的思辨故事音乐中,播放有关动画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音乐所表述的思想自行理解。学生观看完毕,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何一个和尚要挑水喝,而两个和尚要抬水喝,到三个和尚的时候怎么没水喝呢?”。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并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从旁辅助并对学生加以引导。

2.以小组表演的形式加强学生体验

教学内容可通过视频及音乐更为直观的表达,从而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团队合作意识的理解,使其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可让学生将《三个和尚》中极为感兴趣的内容,在音乐的衬托下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表演,在表演期间使学生加深对人物情感的认知。并教育学生众人齐心合力则可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进而使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有效提高,为其日后生活、学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借助音乐手段转变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大体包含两方面,其一教师教学方式,其二学生学习方式。小学德育课堂中,以往涂鸦式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因过于单一枯燥,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有效性不高。因此,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可借助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学校应引进专业的德育教师,并对德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及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增强其教学能力,从而更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1.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刘三姐对歌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对歌这一歌曲形式。随后,教师通过对歌的形式与班级学生进行互动。当教师问及祖国人口总数为多少时,学生可回答十三亿人民手牵手唻等。在师生互动的期间,学生在音乐的带动下会不自主的摆动身体、挥舞双手来对歌[3]。使课堂更具生动性、趣味性,教师借助刘三姐對歌这一经典赏析片段,将德育内容和音乐二者有效结合,通过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进行了解,并激发学生对我国各民族的兴趣。在小学德育课堂中引入音乐教学,让课堂更为感性直观,在无形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2.通过开展游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基于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特点活泼好动,作为孩子极为感兴趣的活动之一,游戏可充分展现学生性格,同时有助于培养其团结有爱的品质。因此,教师可在实际教学期间,结合教学内容开展音乐游戏,“小青蛙找家”、“捉迷藏”等游戏,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音乐,在愉快的音乐氛围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对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加以转变。

结束语

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教师应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将音乐教育引入小学德育课堂中,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以及活动平台。同时,对教学方式适当调整,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以此达成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增强其各方面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解翔.试论如何让德育之花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绽放[J].新课程导学, 2017(21):18.

[2]杨慧.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个性化管理[J].教学与管理,2018, No.735(14):53-55.

[3]王莹.音乐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技能:评《音乐教育理论与课堂教学技能》[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7(1):141.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德育情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情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