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33例临床观察

2019-10-23赵义红王菲娄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肝功能

赵义红 王菲 娄静

【摘 要】 目的:观察健脾化臌汤联合艾灸神阙穴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症状改善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化臌汤联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9.70%(23/33)比较,观察组90.91%(30/33)较高(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少尿、纳差、腹胀、胸闷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大(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TBIL、ALB、AST、AL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大(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健脾化臌汤联合艾灸神阙穴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艾灸神阙穴;健脾化臌汤;肝功能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4-0109-04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肝脏疾病之一,可随病情不断进展常出现乙型肝炎细菌易位现象,从而诱发肝硬化腹水,导致病情加重,治疗难度较大[1]。目前,西医主要通过利尿、保肝、抗病毒疗法减轻临床症状,但疗效并不理想[2]。中医药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中艾灸神阙穴较为常用,可有效减轻因肝硬化腹水而致的腹胀、纳差等症状。健脾化臌汤是一种由茯苓、白术、神曲等多味中药组成的汤剂,具有化湿消饮、健脾益气之效。本研究选取我院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66例,观察健脾化臌汤联合艾灸神阙穴对其症状改善及肝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女14例,男19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2.63±5.11)岁;病程1.5~12年,平均病程(9.04±1.16)年;Child-Pugh分级:21例A级,12例B级。观察组女13例,男20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3.24±4.70)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9.37±1.08)年;Child-Pugh分级:23例A级,10例B级。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均确诊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均符合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西医相关诊断标准[3];均符合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中医相关诊断标准[4];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签订知情承诺书。②排除标准:伴有肝昏迷者;合并出血、感染者;存在相关药物禁忌或过敏者;伴有其他严重肝脏疾病(如肝肾综合征、肝癌、肝性脑病)者;伴有精神类疾病者;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利尿、保肝,抗病毒给予阿德福韦酯(湖南方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國药准字H20140014,规格:10mg/片),10mg/次,1次/d;限制水钠摄入;若白蛋白(ALB)过低,则采取静脉补充ALB;护肝药选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西安远大德天药业,国药准字H2006563,规格:20mL/支)10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静点改善循环采用血塞通注射液(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3020787,规格:100mg/支)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静点,利尿剂可以选用螺内酯、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很据腹水情况逐渐调整剂量加合并感染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药物或根据敏感菌检测结果确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化臌汤联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健脾化臌汤药方组成:茯苓15g,丹参30g,连翘15g,炙鳖甲20g,党参12g,炒麦芽15g,神曲12g,赤药15g,焦山楂12g,白术15g,炮山甲5g,厚朴12g,砂仁5g,山药12g,沉香5g,三七粉5g,若浮肿,则加防己10g,黄芪10g;若鼻出血或牙龈出血,则加茜草15g,丹皮15g;若大便干结,则加麻仁10g;若肝脾肿大、唇甲紫黯,则加三棱10g,莪术10g,牡蛎10g;若舌苔白腻、口渴,则加佩兰10g,滑石10g,藿香10g。水煎取汁,500mL/剂,1剂/d,250mL/次,早晚2次温服。艾灸神阙穴:艾条点燃,于脐部神阙穴(距皮肤2~3cm左右)进行温和灸,2h/次,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

1.4 疗效评价[4] 无效:腹水无明显减少或加重,病情无明显减轻或加重;好转:腹水消退>50%,无明显压痛、叩痛,主要症状有所减轻,脾肿大稳定不变,肝功能指标改善幅度>50%;显效:浮肿、腹水完全消退,肝功能指标复常,无压痛、叩痛,主要症状全部消失,脾脏稳定不变或缩小;总有效率=(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少尿、纳差、腹胀、胸闷积分,0分表示无症状;1分表示轻度;2分表示中度;3分表示重度,积分越高,则可见症状越严重。③肝功能,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总胆红素(TBIL)、A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9.70%比较,观察组90.91%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1个月后,两组少尿、纳差、腹胀、胸闷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大(P<0.05)。见表2。

2.3 两组肝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1个月后TBIL、ALB、AST、AL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大(P<0.05)。见表3。

3 讨论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病情凶险、易复发、死亡率高等特点,且相关资料表明,肝硬化腹水5年病死率高达70%左右。目前,临床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重要环节在于减轻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促进由失代偿期向代偿期转化[5]。西医在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时,主要是选择护肝、扩容药物治疗,以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及改善微循环为治疗原则,肝硬化腹水早期效果比较明显,但长期西医治疗,会增加肾脏负担,不利于患者的治疗,甚至诱发肝性脑病[6]。本研究中选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以及利尿剂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腹水的消退,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微循环。但是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不是很满意,各项指标改善不佳,部分患者仍然处在与疾病抗争中。减轻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症状促进从失代偿期向代偿期快速转变是治疗第一关键也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中医学理论认为,肝硬化腹水属于“臌胀”“腹胀”“水臌”等疾病范畴,其基本病机与情志、饮食、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可造成气血水疏泄异常,导致病发。因此,中医主张以消瘀清热、化湿消饮、健脾益气为基本治疗原则。因此,本研究针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健脾化臌汤联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数据显示,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少尿、纳差、腹胀、胸闷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健脾化臌汤联合艾灸神阙穴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健脾化臌汤药方中白术、党参、山药、茯苓具有化湿消饮、健脾益气之效;麦芽、神曲、焦山楂具有消食作用;连翘可清热解毒;麻仁可缓下导滞;砂仁、厚朴具有理气化气之效;沉香具有利水、温阳、化气之效;丹参、赤药、炙鳖甲、三七粉、炮山甲具有散瘀通络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消瘀清热、化湿消饮、健脾益气之效[7]。神阙穴属于中医治疗臌胀经典穴位,属任脉,在调节脏腑功能、经络气血运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艾灸则具有扶正不敛邪、宣通气血、温暖经络之效[8]。健脾化臌汤联合艾灸神阙穴可从不同病机出发发挥多靶点、多方位药理作用,从而有助于增强疗效,为显著减轻临床症状提供有利条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健脾化臌汤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毒作用;艾灸神阙穴具有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机体新陈代谢,维持内环境平衡等作用,两者联合则有助于调节、改善脾肝肾功能作用[9,10]。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TBIL、ALB、AST、ALT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健脾化臌汤联合艾灸神阙穴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党中勤,党志博,王宇亮,等.黄芪泽苓颗粒口服联合逐水膏脐贴辅助治疗中重度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48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8,59(16):51-55.

[2]王花花,杨永献.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9):1598-1599.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西医内科诊断[S].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9(4):277-279.

[4]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部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33-139.

[5]姚金侠,王兴,李敏轩,等.益气消鼓汤合利水贴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8,33(6):19-21.

[6] 万涛,黄飞舟.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9):1435-1437.

[7] 吴贵林.健脾化臌汤联合西药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9):112-113.

[8] 董春玲,俞美定,陶茹,等.艾灸联合神阙穴贴敷改善肝硬化腹水[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3):525-527.

[9]李晓利,张铭,牛敏.健脾化臌汤联合西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J].陕西中医,2015,36(9):1144-1146.

[10]杨晓庆.中药外溻加药灸神阙穴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7,33(1):44-45.

(收稿日期:2019-05-15 编辑:杨希)

猜你喜欢

肝功能
6例伴肝功能损害卟啉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人文护理在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甲亢性心脏病伴肝功能异常引产护理体会
B[a]P和DDT亚急性联合暴露对小鼠肝功能酶ALT、AST和γ-GT的影响及作用形式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1例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药学监护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