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湄潭欧标茶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9-10-23李强

中文信息 2019年9期
关键词:湄潭县湄潭茶农

李强

摘 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也为新时代条件下农村事业的发展勾勒出宏伟蓝图。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发展始终关乎社会发展、国家的前途命运,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强农惠农政策,奋力推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上充分保障农民的物质经济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

关键词:茶产业 欧标茶园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9-00-03

茶产业是贵州三大经济作物之一,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全球性商品。贵州湄潭是“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和“中国名茶之乡”,湄潭县茶园种植面积达60万亩,是贵州省茶叶第一大县,茶产业已经成为湄潭农村经济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近年来,欧盟作为高端茶叶消费地区,已逐渐成为我国茶叶出口转型的一大方向性市场,欧标茶对茶叶的农残检测近500项动态指标,被世界公认为最安全最健康的茶。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强省的意见》(黔党发〔2018〕22号)文件要求,力争2020年全省欧标茶园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湄潭县委县政府决定:2020年启动35万亩欧标茶园基地建设,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县欧变标茶园全覆盖。对此,贵州农商旅集团为了确保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汇聚国际国内茶叶种植前沿技术及理念,引进国际化茶园管理体系,以“湄潭模式”建设欧标茶园,促进湄潭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背景情况

湄潭县位于贵州北部,地处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海拔972米,森林覆盖率63.9%,年平均气温14.9℃,年均降雨量1141毫米。地表资源丰富,富含锌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地区,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者,南方佳木也。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吴觉农院士认定云贵高原为世界茶树的原生地之一。湄潭县境内地势西北部较高,中部、东南部较低,年平均日照1163个小时,无霜期284天,充沛的雨量,温和的气候,理想的日照,丰富的微量元素,优越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宜于茶树的生长。

湄潭是贵州最大的茶区,有茶园60万亩,2018年茶叶总产量6.77万吨,产值48.2亿元,茶叶综合收入100亿元,无性系良种达99%以上,无公害茶园面积实现全覆盖。茶园集中度高,分布全县15个镇(街道办),涉及茶农8.8万户,35.1万余人。全县有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加工大户566家,年加工能力8万吨以上,产品涉及绿茶、红茶、黑茶及茶叶籽油、茶多酚、茶树花等13类综合开发产品。全县有茶叶商标700余个,拥有“湄潭翠芽”“遵义红”等重点品牌及“兰馨”等中国驰名商标,有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国家商务部农产品定点出口市场——中国茶城,2018年交易额17.2亿元,已形成茶产业营销的综合平台。小小茶叶,托起了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我县脱贫攻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未来湄潭的乡村振兴之路,特色在茶,优势在茶,出路在茶,成败在茶,希望在茶。

二、湄潭茶园存在的问题

在发展的过程中,湄潭茶产业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蜚声中外,但仍然是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整个茶产业的附加值不高。如今,在消费者对茶这类健康饮品提出更高要求的形势下,湄潭茶产业提档升级势在必行。虽然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茶农对自己在茶园建设中主体责任的自我认知和对茶叶国际标准的自我认知不足。目前基上都是分散在单家独户的茶农手中,茶园的施药、施肥都是由茶农负责,在一些新茶区由于茶农管理技术落后,病虫害防治知识欠缺,施肥除虫方式不当,个别茶农各自为阵,茶叶质量安全的责任意识不强,无法满足茶叶质量安全要求。个别加工厂清洁化生产水平需要提升,质量安全管控方面有一定压力,不利于茶产品出口。

第二是茶产业品牌问题。“湄潭翠芽”“遵义红”品牌使用机制不健全、不规范,没有形成各自固有的、特色化的形象,茶产业的特色和竞争优势发挥不好,不能更好引领我省高端茶、放心茶、品牌茶健康发展。

第三是茶园问题。绝大多数的茶农以单打独斗为主,没有市场竞争优势,政府难于实施对茶农的有效监管,“公司+基地+茶农”的发展模式,没有得到很好落实,茶农没有成为真正的股东,再加上茶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时期,茶叶销售不旺,严重挫伤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

第四是茶企问题。一些茶企没有自己的标准化茶园基地,不能开展原材料进厂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的把关,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此外,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振兴县域经济的主力军,是县域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实现就业的重要基础,但是湄潭县的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资金周转困难是共性问题,企业向银行贷款存在抵押物不足,流动资金贷款期限短,造成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必然会影响到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欧标茶园建设取得的成效

2018年,贵州茗城农商旅集团按照湄潭县委、县政府安排,开展了5个村5万亩欧标茶园建设工作。永兴镇中华村成为全县欧标茶园建设试点村之一,7000余亩茶园全部纳入试点范围,这不仅让村民、加工企业尝到了甜头,村里的茶产业合作社通过从茶农手里收购茶青,再銷售到加工企业,也享受到了建设欧标茶园带来的红利。目前,仅凭收购茶青,合作社每天就有3000元左右的收益,此外,第一批入股茶园的农户达44户,分红总额达到138000元,最高的农户分到了6000元,茶农们偿到了入股分红的成果,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中华村的实践为湄潭建设欧标茶园提供了最佳样本,按照这样的模式,目前,我县已有中华村、核桃坝村、随阳山村、庙塘坝村、兴隆村等5个村的5万亩茶园,600人的统防队伍参与进来,农业银行、贵州银行、工商银行参与贷款支持,今年全县将新增10万亩欧标茶园,力争到2020年实施30万亩,最终实现60万亩欧标茶园全覆盖。

南方有嘉木,黔地出好茶。2019年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全国人代会上说到,贵州是全国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全国茶叶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没有污染,如果大家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近年来,贵州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贵州的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脱贫主导产业、乡村振兴产业来抓,全省茶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当下正朝着产业强省的目标不断迈进。

自湄潭县欧标茶园建设以来,运用市场化操作,集团公司以利益连接为手段,以共建共享为原则,吸引茶农作为股东走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将全县单个农户导向集体抱团发展,股份经济合作社和茶农持红利股,只分红利,零风险,运用专家团队的科学技术支撑茶产业发展,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将单个农户的单打独斗变成集体决策,集集体智慧于一身,探索出了集中组织、技术保障、抱团发展的全产业链推进新模式。解决了产业安全化、基地品牌化、拓宽茶农茶企收入渠道三个问题,逐步建立城乡高质量经济通道的组织体系、技术体系和数字体系。

整合茶农、整合茶园、整合股份经济合作社、整合生产企业、整合出口贸易、整合农业政策资金、整合茶园资源资金,逐步实现茶产业集团化发展和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自欧标茶园建设以来,不但增加了茶农的收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而且通过改变茶企发展的方式,提高了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回报,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湄潭模式建设欧标茶园系列工作的开展,逐步解决了涉及全县70%的人民群众持续致富,逐步奔向小康社会的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四、建设欧标茶园的做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那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建设欧标茶园就是一条最佳途径。

欧标茶园指的是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欧盟茶叶质量卫生安全要求建立的生态良好、质量安全、品质稳定的茶叶种植生态系统。具体要求为管理有规范、生产有标准、品质有检验、全程可追溯、产品达到欧盟安全质量标准。因而,欧标茶就是指经过欧标认证,符合欧盟进口食品安全标准的茶品。

2018年8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强省的意见》,明确力争到2020年全省优质茶园面积稳定在700万亩,茶叶产量达到50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重点发展“贵州绿茶”“遵义红”“贵州抹茶”“贵州黑茶”等四个茶叶公共品牌,通过品牌引领、科技兴茶、塑造公共茶文化、升级茶叶精制加工等方式,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茶原料基地。将在500亩以上的连片茶园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大力推进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力争到2020年全省欧标茶园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通过绿色和有机认证茶园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

因此,为了确保湄潭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只有通过建设欧标茶园,快速促进湄潭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安全化、基地品牌化、生产科学化、全产业链标准化、运行集团化;才能壮大集体经济实体,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做强、做优湄潭茶产业,提升湄潭茶产业的知名度,实现升级版的湄潭茶产业,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为世界人民提供健康茶、安全茶。由此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助推贵州省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强省的意见》,湄潭县决定:在去年湄潭县已启动5万亩的欧标茶园建设的基础上,2019年计划启动20万亩、2020年启动35万亩欧标茶园基地建设,力争用3年的时间实现全县欧标茶园全覆盖。对此,贵州农商旅集团以“湄潭模式”打造欧标茶园主要有以下做法:

1.整合人才资源优势

为建设高品质的欧标茶园,湄潭通过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采用“集团化的组织结构+专家团队+防控队伍”的人才结合模式,将茶农与村级组织、企业、科研机构捆绑在一起,发挥优势,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其中,集团化的组织包括贵州茗城农商旅发展投資集团公司及旗下贵州耕田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依托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贵州大学、贵州化工研究院、遵义精科信检测有限公司、通标公司四川分公司、四川大学及四川农业大学;防控队伍则由各村村支两委及村民组长和部分村民组成,村支书或村主任担任大队长,村民组长任小队长。

2.多部门积极参与联动

欧标茶园的建设涉及到多方主体和部门,不仅与县农业园区、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镇(办)等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群众发动等支持,而且与相关机构合作形成新兴的商业模式。就目前来看,已经与中国蒙顶山茶叶交易所、贵州西部农产品交易中心等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将运用好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工具,运营好贵州遵义茶叶交易中心,占领贵州茶叶制高点,提升在全国茶叶市场的话语权。

3.用活“茶园入股”抵押政策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了若干项具体措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入股”将在全国推广,当前农村最重要生产要素是土地,新形势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可以说,通过完善产权制度盘活土地资源,是未来乡村能否真正实现振兴的关键。

湄潭是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对此,湄潭县充分用活“两权”抵押政策,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建设资金积累。农户在自家承包的林地上种植的茶叶经济林作抵押物贷款,由农户凭《林权证》提出申请,经村(居)股份经济合作社审查,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审核,真正做到投资零风险,回报高收入,既用活了土地资源,也提高了百姓的收益。

4.运用“三变”改革政策优势

近年来,随着湄潭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探索,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核桃坝村根据全村茶产业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贵州茗城农商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1.2万亩欧盟标准茶园,实现全新的产业链,该村按照“四确五定”的工作流程,成立了核桃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户为单位,每户一个股权证,可以享受核桃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资产运管产生的盈利分红权利。同时利用三变改革政策,农户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通过融资入股核桃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为建设欧标茶园项目的股东,可以享受当前融资总额2%的股金红利分配和后期这个项目产生的盈利收入分配。鼓励茶农运用“三变”改革政策优势,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东,整合茶园资源,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非集体资产入社,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拓展老百姓的收入渠道。

5.茶园管理集体化

茶产业要转型提档升级,就要解放茶农的思想,转变茶农的观念;提高茶农的技术,就要将分散的茶园集中起来,统一科学化管理,2018年11月20日,全省首支100余人组成的欧标茶园防控队在核桃坝村正式成立。此后,先后在兴隆村、庙塘坝村、随阳山村、中华村等5个村成立了防控队,队伍已经达到600余人,防控队员均由当地村民组成,由贵州耕田现代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组成的专家团队、技术骨干对防控队员进行了施肥、重剪机、微耕机操作规程等方面的集中技术培训,统一配备施药器具,统一时间节点施药,管理茶园,并且对培训后的防控队员统一着装。欧标茶园防控队的成立,主要服务于全县60万亩茶园的建设、管理,最终达到茶叶产业安全化、基地品牌化、生产科学化、产业链标准化、运行集团化,扩大销售市场,做好了茶叶产业,提高老百姓收益为目的。通过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技术、运营四大体系,实现“统防统治、统购统施,统管统销”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力争建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欧标茶园基地。

五、打造欧标茶园的对策建议

1.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强省的意见》(黔党发〔2018〕22号)文件要求,湄潭县委、县政府对欧标茶园建设工作纳入对县直部门、镇村工作目标考核。

2.湄潭县委、县政府将尽快出台整县推进欧标茶园建设的实施意见,提高茶叶商品质量,加大茶叶品牌建设力度,为建设欧标茶园指明方向,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3.农户在自家非林地上种植的茶叶经济林,由农户提出申请,由村(居)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审查,县林业部门审批颁发《茶树林权证》,权属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茶林所有权、茶林经营权,权属期限与土地承包期相同。

4.企业流转土地种植的茶叶经济林,由经营业主凭土地流转经营权证或林地流转经营权证提出申请,村(居)股份经济合作社审查,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审核,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颁发《茶树林流转经营权证》权属包括:土地或林地经营权、茶树所有权、茶树经营权,权属期限与流转期限相同。

5.县委、县政府要利用深化改革契机,尽快出台《湄潭县深化农村林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将茶园产权证办理、茶园价值评估、抵押贷款额度、贷款期限、贷款利率、经营服务、机制保障和风险管控。湄潭有60万亩茶园可以抵押贷款300亿元,这些资产再次投向茶产业,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

6.县政府以贵州茗城农商旅投资集团或其他县属国有企业为平台,设立企业转贷应急资金池,支持成长性好的企业应急转贷,也可以出台政策鼓励中小企业以资源、资产入股抱团发展,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7.县政府建立金融风险补偿机制,降低金融机构金融风险,最大限度调动金融机构支持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积极性,促进政、银、企业共谋发展的良好金融生态新局面。

8.政府要利用“中国茶城”销售平台,组织各职能部门用活农副产品税收政策,进行市场整合在税收上实行優惠政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9.政府对有关职能部门要建立考核机制,加大对茶园标准化建设管理力度,可增加流动检测车进村入园对茶青适时质量检测,特别是要加强茶青交易市场的管理,建立茶青质量准入制度,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六、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在湄潭正有条不紊实施,我们只有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产业兴旺,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强力推出贵州茗城农商旅发展投资集团“政府主导、国企引领、多方参与、模式创新、金融助力、红利共享”的“湄潭模式”建设欧标茶园,加强茶叶质量安全和茶叶品牌建设力度,充分调动茶农和茶企的积极性,才能做大做强湄潭茶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民才能增收,百姓生活才会富裕,最终才能实现美丽的乡村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唐)陆羽 ,(清)陆廷灿著.《茶经》

[2]苏祝成,王岳飞著.《中国茶产业》浙江人民出版社

[3]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编.《湄潭县茶叶志》

[4]包小村,蔡正安编著.《茶叶市场谋略》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5]朱永兴著.《茶与健康》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6]戚康标.《关于发展原生态茶园的理念与思考》广东茶业2013(14)36-37.

[7]习有兰.《临沧市生态茶园的发展对策》中国茶叶2015(05)25-26.

猜你喜欢

湄潭县湄潭茶农
湄潭县开展2021年“开学季·关爱行”助学活动
为茶农送上“及时油”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湄潭茶园
湄潭县茶叶产量与气候关系
鉴赏
贵州湄潭:建管护运 四好通途 致富农村
快乐的小茶农
基于茶农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湄潭县降水突变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