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主体,打造灵动课堂
2019-10-23朱玉中
朱玉中
【摘 要】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过程。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逐步发展,我们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数学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主体,打造灵动的数学课堂,把数学知识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和实践之中。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生主体;灵动课堂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过程。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逐步发展,我们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把数学知识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和实践之中,使数学教学的方式和手段生动多变。
一、深入把握教学起点,适度提升要求
学生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他们的学习起点也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有一点是肯定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以全体学生的生成和发展为出发点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的出发点,适当提高教学的起点。例如,在《比的应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并不是通过“先求一份数,再求几份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运用他们以前学过的分率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在之后的实践课上,我为学生准备了几套练习:展示了“A和B的比”后,问学生:“当你看到这个信息时,你会怎么想?”之后,我又向学生出示了“A比B多”,继续问学生:“当你看到这个信息时,你又会怎么想?”这样引导学生继续联想。通过简单的两组训练,学生掌握了比和分率的转化,为今后灵活解决复杂的应用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思考中合作,合作中交流
新课程提倡合作探究,在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和小组学习。但有些教师不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也未能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造成了学习场面热闹,学生热情高涨,但是学习效果却不尽人意的局面。可以说,这种合作学习只是形式化的,效果甚微。这样的合作学习,很少有学生真正得到锻炼,课堂教学效果也不会高。合作探究不应仅仅是形式化的,而应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师不但要传授新的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们学会思考。独立思考的结果是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掌握探索知识的技能和方法,理解学习不能从众随大流,要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成功的人一定是善于独立思考的。独立思考可以挖掘潜能,打开智慧之门。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剪拼将圆拼接成平面图形;然后,我安排了三个具有梯度的讨论题:(1)两个图形在转换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没有改变?(2)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部分?近似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什么部分?(3)如何计算圆的面积?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独立思考后,我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也及时参加学生的小组讨论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引导“学困生”回答第一个简单的问题,通过观察和操作,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转换前后图形的周长发生了变化,但面积保持不变,然后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最后两个问题。在交流的时候,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三、打造灵动的数学课堂
课改形势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灵动的,富有活力的,要通过我们老师的引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1.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奠定学习基础。课前预习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即课前自学,学生充分发挥自学能力。学生通过预习,掌握新知识中的基本内容,明确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生进入高年级后,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学习经验,有能力学会预习,掌握一些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课本标注预习法和任务实施预习法。课本标注预习法是指学生可以简单地对教科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标注,并写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任务实施预览法是指学生在完成一定的预习任务后,可以预先完成相应的任务。这两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做预习笔记,如简单的注解、写出意见、提取关键知识点等,以增强学生的预习效果。
2.加强学习过程的体验,注重学生动手训练。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应该允许学生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事实上,思维往往始于人们的操作和活动的参与,一旦切断了活动和思维之间的联系,那么学生的思维就无法得到发展。例如,在立体图形的教学中,由于它接近现实生活,在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制作熟悉的立体图形,并利用丰富的图形构建真实的生活场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避免教师盲目讲解、学生盲目记忆的现象,加强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我们知道,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就像一个厨师在烹饪一道美味的菜肴,一道好菜除了主料外,还必须添加适量的调料,调料太多,菜不好吃,没有调料也不好吃。数学课也是如此,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师生互动,只有学生真正得到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时,他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