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措施
2019-10-23胡林峰
胡林峰
【摘 要】 初中物理教师要重视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的能力。所以,初中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状况,具体细致地分析初中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措施和方法,加强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的细化与层次性,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在教学中引入疑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措施
初中学校应该积极深入地研究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师要运用丰富的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细致的教学实践,促进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状况,开展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一些具体的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开展深刻的思考。
一、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验教学的现状
初中开展实验教学,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实验教学目前在教学中实现了普遍开展。教师要经过仔细的观察,深入的分析,研究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状况,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比如:课前的实验仪器调试还有准备工作太过于繁琐,如今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速度飞快,大部分的物理实验都可以采用高科技通过视频等方式进行教学,所以很多的任课老师就比较喜欢用后者来代替前者;太过于重视分组实验而忽略了统一实验,我国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展开物理实验教学时都是对分组进行实验的投入比较多,以此来减轻教师的教学重任,这样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初中物理实验的深入掌握,同时也影响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措施
1.加强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内容的细化与层次性
教师在展开初中物理教学时通常都喜欢设置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教师在完成问题的设置后,可通过一边讲课一边提问的方式进行授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细化,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展开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大部分学生为主,其内容、语速等也要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开展,以此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知识、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还应需要在进行问题的提问时,要充分保证该问题的层次性,并充分将层次不同的问题进行有效结合,使不用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的表现,还有就是教师在进行问题难易程度的设置时,应以学生的差异性作为依据,以此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根据性地展开学习。例如,教师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可提深浅不一的问题,让学习一般的学生回答该问题:牛顿第一定律的结果是根据什么样的逻辑进行推理的,不受力的物体是否存在等;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回答该问题:牛顿第一定律的惯性概念是什么,而质量惯性大小的量度又是什么等;让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回答以下问题:牛顿第一定律中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将问题回答完毕后,可让学生们进行相应的讨论,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巩固,不仅充分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学的整体质量,并且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2.在教学中引入疑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是基础性的课程,是初中教育的主要内容,也在中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初中物理教师要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初中生的思维质量,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很多学生因为缺乏强大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困难,也难以理解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所以,初中物理教师要深入研究实验教学,进行启发式教学,并通过疑问的方式来巧妙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例如,教师在进行《静电现象》的教学时,可通过这样进行疑问的设置:静电的产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如何才能有效避免静电的产生?通常在什么季节或者什么条件下比较容易产生静电?教师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研究教学的内容,通过教学疑问的产生和思考物理问题,来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研究,积极深入地进行物理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物理学科在初中教育中属于基础课程,并且也是初中教育中动手实验实践较强的学科之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初中物理教师要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运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能力,重视让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细化,从而使得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姚碧鸿.突破实验有效改进——深度学习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10):28-30.
[2]周小广.打好基础、加强实验技能,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以苏科版九年级欧姆定律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18,(04):
[3]周涛.浅探改善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措施[J].亚太教育,2015,(3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