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杜塞尔多夫文化政策浅谈美术馆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019-10-23邢茜

科教导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政策法规文化教育公共资源

邢茜

摘 要 公共資源通常是指国家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产,这部分资产是由祖先留下的全民文化财产,由政府管理,并授权于各机构经营,比如博物馆、美术馆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许多国家利用公共资源和政府权利开展国家艺术支持,进行艺术家艺术资助,建设公共博物馆、开展艺术教育,并提供可持续的资金支持以帮助国家建立一个多方合作和制度化的文化体系。本文以笔者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市艺术考察为参考,从文化资源和教育环境的历史原因入手,浅谈德国公共资源中美术馆在政府文化部门管理、保护和运营下,发挥各自优势并受惠于民众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公共资源 文化教育 政策法规 品牌树立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7.073

Talking about the Influence of Art Galleries o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Dusseldorf's Cultural Policy

XING Qian

(Xi'an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Xi'an, Shaanxi 710061)

Abstract Public resources usually refer to the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cultural assets, which are left by the ancestors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property, manag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authorized to operate in various institutions, such as museums, art galleries and so on.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many western countries used public resources and government rights to develop national art support, artists' art support, public museums, art education, and sustainable financial support to help the country establish a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ed cultural system. Based on the author's investigation of urban art in Dusseldorf, Germany, and the historical reasons of cultur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art galleries in German public resources under the management, protection and operation of government cultural departments, and benefits from the good results of the people.

Keywords public resources; cultural education;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brand establishment

1 德国杜塞尔多夫市艺术文化教育的特点

杜塞尔多夫市位于德国莱茵河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因人文历史环境的优势,在文学、艺术和音乐方面建造了大量的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官方机构。除了这些以外,还存在不少的民间艺术机构,如私人美术馆、独立艺术中心、画廊等。这些机构的存在填补了除官方体制外不同模式的艺术形式和展览内容。杜塞尔多夫国立美术学院举世闻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院的教育模式与学术思潮成为德国艺术发展风向标,特别是1976年由著名的艺术家贝歇夫妇(伯恩·贝歇Bernd Becher和希拉·贝歇Hilla Becher)创建了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摄影系,培养了国际摄影界最为著名的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 Andreas Gursky)和托马斯·鲁夫 ( Thomas Ruff )等人,他们共同组成了“杜塞尔多夫学派”。学派以“冷美学”为理论基础,新的摄影风格在全世界备受瞩目,他们的学术影响力逐渐辐射至全世界,在艺术史中显现了重要的影响力并为整座城市的文化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根基。随着学院学术影响力在全球蔓延,许多作为艺术史中的著名人物,如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格哈德·里希特 (Gerhard Richter)、保罗·克利 ( Paul Klee ) 、白南准 ( Nam June Paik ) 、榮格·伊门道夫 ( Joerg Immendorff)等都曾在此受学和任教。在名人效应的强大吸引力和带动下,频繁举办的艺术展览为杜塞尔多夫增添了不少艺术活动,丰富着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也带动了城市的旅游业,促进了城市间经贸活动以及经济发展。这些种种原因,政府为了更好地实现在文化实施上的成果,在相关领域出台了有效的政策和法规,希望能够促进和保障艺术文化的健康发展。杜塞尔多夫市将人文艺术定义为城市重要标志,在文化和政策的双重保障及催化下,逐步成为德国经济发达、文化兴盛的重要城市之一。

2 公共资源中的美术馆的分布

2.1 公立美术馆的情况

杜塞尔多夫市大部分美术馆和博物馆都以kunst(德文‘艺术的意思)定名,如Museum kunstpalast(艺术博物宫)、K20-Kunstsammlung、K21-Kunstsammlung、Kunsthalle dusseldorf(杜塞尔多夫艺术中心)。Museum kunstpalast(艺术博物宫)是杜塞尔多夫最重要的艺术博物馆,跨越两千多年的欧洲和非洲艺术品汇聚于此。通过出色、全面的绘画、版画和素描、照片等,展现从罗马以前的玻璃制品到中世纪雕塑、东方和亚洲文物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当前艺术最大规模艺术展览馆。K 20和K 21美术馆是按照西方美术史时间脉络划分场馆名称和馆藏作品。这些官办场馆中收藏品的档次和水平是相当高。K20主要展示西欧现代派和美国现代艺术,如德国表现主义、野兽派、分离派、极少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以及大量的馆藏克利作品。涵盖20世纪众多艺术大师作品,其中包括Paul klee(保罗·克利)、picasso(毕加索)、kandinsky(康定斯基)、beckmann(贝克曼)、beuys(博伊斯)等人作品。K21主要展示西方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当代艺术,包含录像艺术、灯光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其中有国际艺术大师马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丹·佛拉文等西方艺术大师的重要作品。Kunsthalle dusseldorf(杜塞尔多夫艺术中心)是举办当代艺术的重要场馆,通过该艺术中心定位和学术理念去激发当下艺术的讨论和探索,揭示艺术在当前发展的语境,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很好的展示空间和场馆支持。

杜塞尔多夫这座城市的艺术收藏品水准和价值对世界艺术流派的包容性可见一斑,德国政府和文化部门愿意花大量精力和资金支持文化艺术,希望通过此举促成并助推城市发展,在国际平台上获得良好口碑,成为城市发展重要标志。

2.2 私人美术馆和艺术基金补充力量的存在

私人美术馆的建立在全球是一个新趋势。在德国科隆和杜塞尔多夫有一些非常有名的私人美术馆。如Museum ludwig (路德维美术馆),主要收藏美国波普艺术、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另外艺术基金会也是支撑德国艺术生态的重要部分,如art foundation at the museum ludwig,基金会的目标是与美术馆和艺术中心提共同建立良性的艺术环境,为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和艺术品支持。

3 艺术机构在政府文化策略中所体现的重要性

3.1 发挥美术馆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艺术教育功能

杜塞尔多夫市属于德国北威州管辖,北威州文化促进法案中提到有关 “儿童和青少年创作中心”在美术馆公共教育发展中的起到保护效果的条款。条款主要规定政府文化部门要联合个体艺术家和文化机构之间开展密切合作,要求在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筹划与实施过程中,艺术家在指定的时间内赴学校、美术馆或艺术中心等教育场所与儿童和青少年一起研究艺术,讲解艺术和了解城市文化历史背景,每年不能少于3000名儿童参,并开设专为儿童和青少年策划的艺术创作项目,通过双方互动交流学习的方式使儿童和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

3.2 促进独立艺术机构的发展,完善城市艺术生态

在公立经营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外,独立艺术机构的兴起成为现有艺术体制之外的补充内容。独立艺术机构是以艺术小组、工作室和艺术项目的形式展开自我组织与实践。杜塞尔多夫市政府希望在城市能够看到不同艺术形式和话语讨论的文化包容与自由。因此,政府对符合要求的独立艺术机构每年投入约700万欧元发展,同时还鼓励开办类似的机构。在宽松的政策条件下,约有2000位艺术家在这座城市内生存活动。

3.3 保障艺术创作者权利,促进良性社会发展

文化作为城市的品牌和标志,那么艺术家的创造力就是灵魂和核心。为了让独立艺术家和文化宣传工作者安心创作出优秀作品,在社会健康和艺术家个人税收方面出台了健康保险和税收优惠等政策。首先,国家会审核艺术家资质,通过学位认定、艺术家证和认可的艺术展览等条件,为这些艺术家购买社会健康保险,艺术家和社会各需支付一半的金额完善艺术家保障权益。相反,如果艺术家每年年收入在3950欧元以下就不可以获得健康保险申请,国家会按照失业对待,从而获得救济金。其次,艺术家在税收方面也会享有特权,如以慈善为目的艺术品销售行为是不用交税的,如果具备这样的条件,甚至是可以免掉增值税、贸易税19%减到7%。另外关于捐赠该行为可以免税。

4 文化资源助推城市发展的有效方面

4.1 文化资源带动艺术市场繁荣

杜塞尔多夫市除了美术馆、独立艺术机构存在外,画廊的发展成为艺术与市场最直接的交易场所。从1967年第一届科隆艺术博览会后,艺博会成为艺术品交易常见的模式。德国中部城市卡塞尔因为成功举办了五年一届的“卡塞尔文献展”,使得这个本来没有太丰厚文化基础,人口不到二十万的小镇,变成国际关注当代艺术发展和学术建设的重要阵地。而且在“文献展”展出期间,世界各地云涌而来的观众和游客多达六十万之多,这其中所带来的文化影响、商务机会、经济效果和城市地位及市民素质的提升等的意义和实际效果,是无可估量的。

如今,不论是在杜塞尔多夫还是德国柏林、科隆等其他城市都有画廊街,每一家画廊都展出大量艺术家作品进行售卖。各家画商们每个周期都会策划不同的艺术活动,如柏林的画廊周、科隆的画廊接龙展览,目的是为了通过集体活动吸引大量的收藏家和收藏机构,形成强大的展览交易市场,甚至有时还会引进拍卖官介入,将拍卖行为带入进来。

4.2 美术馆的建立使城市充满活力

文化资源是城市的原料,也是城市的价值基础。城市需要它来保存自己的历史记忆和和自己的文化之根。美术馆即要延续传统模式下展览、教育、收藏、研究的功能,还要在文化生产同时创造兼具休闲、娱乐、沟通、学习等新功能,并参与塑造城市文化品牌。因此,在美术馆的新型定位下,逐渐从保守沉闷的展览展示转身为参与城市发展的步调中来,并成为城市旅游业组成部分。在西方,美术馆是节假日民众最喜爱的休闲场所,在他独特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下,每年迎来大批海外游客有计划性的到来,除了参观学习外,更推动了美术馆效应所连动的文化创业产业发展与消费,对提升城市活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总之,政府出台的文化政策是为了推动城市文化发展,形成独特品牌最强有力的手段。文化艺术需要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发展,并保证尽可能不受影响,给艺术家更多权力参与。文化政策也一定要政府支持,艺术是对人生活的推动,艺术就是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子康,罗怡,李海若.文化造成-当代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及城市发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激.国家艺术支持——西方艺术政策与体制研究[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

[3] 王璜生.作为知识生产的美术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4] [英]阿德里安·乔治.策展人手册[M].北京出版集團公司/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7.

[5] 《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丝绸之路国际艺术策展培训”》讲座资料,2018.

猜你喜欢

政策法规文化教育公共资源
新形势下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模式研究
盆景乎?风景哉?
对中药类保健食品的认识及研究开发策略
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实施评估研究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个人高净值客户跨境投资业务背景与需求分析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广东:基本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系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