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企业毕业设计探索

2019-10-23王川蒋发光王国荣马海峰

科教导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毕业设计机械工程

王川 蒋发光 王国荣 马海峰

摘 要 结合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自身情况及基于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理念,考虑石油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特点,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过程监督与管理及最后的毕业设计答辩等各环节,提升了毕业设计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 毕业设计 卓越计划 机械工程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7.011

Exploration on Enterprise Graduation Design of

"Excellence Plan"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jor

WANG Chuan, JIANG Faguang, WANG Guorong, MA Haife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tion design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etroleum and taking practical activities as the carrier,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opics, guidance, process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graduation design under the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final graduation design defense based on the self-condition of the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and the concept of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throug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mproves the graduation design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graduation design; excellence pla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0 概述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1,2]卓越计划实施的关键在于加强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创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3]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及产学紧密融合,加大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广度和深度,与卓越计划合作企业共同设计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及实施办法、共同建设卓越计划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协调,深入研讨适应卓越计划的教学内容、教材、教学评价以及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落实。[4,5]毕业设计是整个本科培养计划和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成败的关键。因此,深入探索和实践适应“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企业毕业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本身是一个创新实践过程。适应“卓越计划”的企业毕业设计的过程就是边探索、边实践的过程。[6,7]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先行实践以探索适应石油背景下“卓越计划”企业毕业设计培养方式,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首先,“未雨绸缪”,在工程实践开始前依据校企共同探索并设计的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企业毕业设计的初步培养方案。通过前期邀请企业老师来校上课,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工程现场知识基础。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实践、检验初步的企业毕业设计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在认真总结,修改和完善适应“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企业毕业设计培养方案及各项具体的实施机制与措施的基础上,完满地完成了2012至2015级机械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企业毕业设计的全过程。

1 企业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

在校企深度合作及产学紧密融合,加大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上,与合作企业共同探索机械工程“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完成了适应“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企业毕业设计培养方案及实施办法的精心设计。围绕企业毕业设计培养方案实施了企业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保证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1.1 校企合作,打造师资队伍

探索以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为指导教师的双导师制度,开拓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思路,引导学生采取以理论分析、仿真设计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毕业设计中的问题。企业不仅拥有学校所没有的丰富资源,包括大量的图纸、电子文档、图片、影音文件、实际工程资料,又能提供学生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而学校拥有企业所没有的深厚的理论水平和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两者的合作和融合具备一定的基础。双导师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汲取两家之长,又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可以胜任新工作的人才,是一个双赢互利的选择。同时,双导师制体现职称“高、低”搭配和学历“高、低”搭配,即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校内、外导师搭配,博士/硕士和大学本科的校内、外导师搭配,体现既注重理论知识,又注重工程现场的培养理念。

1.2 定期讲座,夯实工程基础

针对学生工程现场知识不足的问题,在进入企业前就举办了“企业工程师走进课堂”活动,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期间,邀请企业工程师来校授课,结合企业现场情况为学生讲授专业课程,使学生先有一个感性认识。在工程实践过程中组织专家讲课,让学生了解石油钻采新设备、新工艺等前沿技术。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录像和聆听教授专题报告,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对工程现场技术和产品的了解,保证学生对实际工程有直观、全面的认识,强化毕业设计的工程背景。

2 企业毕业设计的工程实践准备

在进入企业实习后,由企业专门根据其产品和生产制造工艺进行培训,针对产品补充机械设计、制造等方面的知识;认识实习让学生了解石油装备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企业组织机构情况,生产组织方法。

在生产实习,通过轮岗实践,让学生深入一线班组在机加工、装配、铸造、热处理、总装调试等环节轮岗实习,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熟悉各种液压、气动传动与控制,电气传动与控制的组成、功能原理,了解企业产品开发、制造的过程。体会技术人员在企业中的作用和任务,处理问题的思路、途径和工作方法;

工程项目实践中,通过定岗实习,让学生针对机加工、装配、铸造、热处理、总装调试、质量检验的某一环节定岗实习。结合企业导师授课,掌握企业某一个主要产品等主要装备设计制造中一个环节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生产工艺及工装、产品精度检测方法等。

通过深入实践,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浅入深地全面了解企业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毕业设计题目的制定奠定基础。

3 企业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

3.1 校企合作,控制选题过程

在工程实践培养环节实施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师生互动,按照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的原则,共同拟定毕业设计题目。企业毕业设计题目全部来自企业生产实际,符合“卓越计划”教育培养计划提出的“真刀真枪”完成毕业设计的要求,也符合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设计综合工程训练的要求。企业毕业设计选题适应了“以工程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适应“学习、模仿、创新”的创新设计递进过程也即设计工程师的成长规律。题目内容、要求、工作量等都满足学校毕业设计选题格式的要求。

3.2 联合指导,控制毕业设计过程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建立了“校企双导师”形式的指导教师队伍。明确了每名学生的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全部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能按照校企共同设计的企业毕业设计培养方案和实施办法以及学校毕业设计管理规范认真负责地完成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的全面指导。

校内导师能通过各种媒体实时与学生和企业导师联系、沟通,全面了解毕业设计过程。在企业毕业设计期间,校内导师定期轮流赴企业与学生和企业导师“面对面”交流,强化对企业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和指导。

3.3 强化监管,建立工程实践过程控制规范

建立了企业与学校双考核制度,在企业按照员工标准考核,工程实践完成时由企业出具鉴定,结果反馈给学校,学校组织工程实践课程答辩,并根据企业鉴定结果考核学生。同时,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按照学校毕业设计的总体规范,共同形成了企业毕业设计的相关管理文件和指导文件,形成机械工程专业(卓越班)毕业设计的相关标准和参考规范。

3.4 校企合作,共同控制毕业设计答辩过程

企业参与的考评制度是体现学生毕业设计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毕业设计答辩环节,除了严格执行学校毕业设计相关管理文件之外,共同组建了校企毕业设计答辩小组,专门聘请两名企业导师到学校参与毕业设计答辩。同时,最后的毕业设计评分应包括至少30%的企业实践分值。

4 总结

机械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企业毕业设计的探索需要教育者转变思想观念,大胆创新,同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针对本文中毕业设计出现的问题,结合国家教育部相关政策,提出了具体的毕业设计新模式。同时,这些新模式的开展需要相应的规章制度来完善。通过校企合作,面向企业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搭建了培养“卓越计划”的毕业设计平台。在如下几个方面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索:一是学校如何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二是如何更深入加强与企业协作关系,三是如何丰富毕业设计手段,在团队协作的基础上,更能发挥学生个体专长。

通过边探索、边实践,形成了一批机械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机制的相关标准和参考规范,积累了如“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选题、“双导师”的毕业设计指导、“面对面”的学生、企业导师、校内导师的三方交流等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企业毕业设计的有效经验,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本文研究成果对学校和本专业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調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等都具有较大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继红.谈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及其提高的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03):83-84.

[2] 刘爱国,励达.研究型大学“走进企业”式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35-37.

[3] 雷国华,周屹,邢传军.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的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14):77-80.

[4] 齐继阳,王凌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4(01):67-69.

[5] 杨会成,凌有铸.提高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127-129.

[6] 应飚.导师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05):35-37.

[7] 周伟,牛庆玮,闫向宏,王殿生,亓鹏,关继腾.提前毕业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与管理,2013.33(03):72-74.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毕业设计机械工程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模式的实践研究
以工程案例为引导的机械工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实现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相关探讨
高职“四层三环节二抽查”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①
机械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探析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创新研究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实施与探索
依托“卓越计划”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卓越计划”的制冷压缩机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