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的由来和新生
2019-10-23胡遵远王亚丽
胡遵远 王亚丽
一提起金寨,很多人立刻就会想起红军、游击、将军、长征……这样一些关键词,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金寨这块红色的热土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
2016年4月24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金寨视察指导工作。随后,新华社在报道“习总书记在金寨”这一重要新闻时,首次把金寨称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简称“两源两地”),这是对金寨最高最新的定位。这一定位正是金寨人民用10万英雄儿女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真所谓“十万英烈铸两源,伟大精神万代传”!
那么,金寨的前世今身,您了解吗?
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金寨建县时间却比较晚。1932年之前,还没有金寨县。那时候只有一个名叫金家寨的集镇,位于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地方。由于这里马克思主义传播早、共产党组织建立早、革命武装起义早、红军队伍诞生早、革命根据地形成早,危及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所以,蒋介石就调集大批部队对这里进行“围剿”。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围剿”,他们都失败了,第四次反“围剿”,红军失利了……于是,蒋介石就兑现他的战前承诺,打破鄂豫皖三省界线、重新划分行政区域,以金家寨镇为中心,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几个县各划出一部分,设立一个新的县,并以最先攻占金家寨的国民党第十四军军长卫立煌的名字命名,成立“立煌县”。一直到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解放了金家寨,才将立煌县改为金寨县,这就是金寨的由来。可以说,“金寨是中国革命的产物”。
金家寨的解放
1947年6月30日夜,刘邓大军共12万人马强渡黄河,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8月7日,刘邓大军向南实行无后方的千里跃进,于8月27日进入大别山区,胜利完成了战略任务。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扭转了整个战争形势”。
进入大别山后,刘伯承、邓小平立即电示,“三纵应迅速攻占立煌”,向皖西地区实行战略展开。第三纵队接此命令后,即在河南固始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兵分两路:第七、第九两个旅由纵队司令员陈锡联、副司令员曾绍山率领直插六安、舒城、桐城;第八旅由纵队副司令员郑国仲率领,经叶家集直插金家寨、霍山、岳西。
8月31日,三纵八旅在郑国仲和旅长马忠全、政治委员卢楠樵的率领下,由固始、叶家集、胡店抵达皖西重要门户金家寨的史河北岸。当时,金家寨城内驻有国民党安徽省保安第四总队和县自卫大队400多人及四十六师五六四团(欠1个营),他们在城西黑龙潭至城东南张家畈、包公祠一带山上,还筑有碉堡群和壕沟等防御设施。
为了迅速攻克金家寨,进军皖西,三纵八旅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进行部署。会议期间,刘伯承、邓小平电报指示八旅要“勇猛顽强,首战必胜,力求全歼,坚决打好这一仗”。
是日下午,为查明城内敌人守备情况,保障主力渡过史河,八旅先以二十二团第三连作试探性进攻。三连迅速隐蔽地渡过了史河,占领有利地形后,向敌猛烈开火。敌人遭此突然袭击,摸不清我军虚实,纷纷躲进防御工事,进行抵抗。我二十二团、二十四团立即兵分多路渡过史河,在强大的炮火掩護下,向黑龙潭、张家畈等敌防御阵地猛攻,给敌以很大杀伤,占领了敌人部分阵地。敌凭借碉堡火力掩护,多次反扑,企图夺回阵地,均被击退。当晚守敌全部钻入碉堡,固守顽抗。
9月l日拂晓,八旅向敌发起全面攻击,二十四团将敌包公祠以西高地碉堡大部占领,并继续向西发展;二十二团攻占了樱桃湾以西高地的碉堡后,继续向东南发展,战至下午1时,守敌大部被歼,残敌被压缩在包公祠及其部分碉堡内。
9月2日上午8时,八旅再度总攻,以山炮向敌碉堡抵近射击,将敌碉堡全部摧毁,守敌四处溃逃。敌五六四团团长陈铁汉率部分残敌,据壕沟死守,1小时后也全部被歼。上午10时,战斗全部结束,歼灭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师一八八旅五六四团及立煌保安队一部,共毙伤俘国民党军1000多人,缴获步枪400多支、轻重机枪50多挺、大小炮10多门。敌团长陈铁汉被击毙,立煌县县长李宣乘混乱之机逃跑,在莲花山下棺材沟被追上来的二十二团生俘。
立煌县城金家寨解放后,八旅继续东进。9月3日,解放重要市镇流波、麻埠。到9月29日,三纵在皖西人民的积极支援和自卫军的配合下,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解放了立煌、六安、霍山、岳西、桐城、潜山、宿松、庐江、太湖等县城,为建立大别山根据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立煌县的更名
为了实现重建大别山根据地的艰巨任务,中共中央中原局在刘邓大军准备南下时,就从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等解放区抽调了1200多名行政干部集中训练,组成代号为“天池部队”的干部队,作为解放大别山、建立地方政权的骨干,随军行动,开展地方工作。在三纵八旅解放金家寨前,中原局曾先后任命李友久、杜润生为县委书记、县长。金家寨被解放后,随三纵南下的部分太行干部,遵照中原局的指示,于9月4日组成了县委和县民主政府,由白涛任县委书记兼县长,张冀凯任公安局长,黎平任县政府秘书,辛子祥任财粮科长。县委、县政府成立后,即于9月5日在金家寨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政策和全国胜利形势,发动群众积极支前。大会公审了伪县长李宣,经群众控诉后对其执行枪决。不久,上级指示白涛等少数同志继续留在当地,将其他大部分同志调往新区开辟工作。
9月上旬,中原局指示随二纵南下的一批冀南干部,从潢川经商城、挥旗山、汤家汇到达金家寨与白涛等汇合,重新组建县委、县民主政府,由张延积任县委书记,白涛任副书记兼县长,张健三任组织部长,王相卿任副县长,王坚任公安局长,张文甫任工商科长,黎平、辛子祥继续担任县政府秘书和财粮科长。新的县委、县政府认为立煌县县名原是国民党为表彰“剿共”将领卫立煌而命名的,现在立煌县已是人民当家做主了,县名应当更改过来。于是,经研究决定,将立煌县改名为金寨县,白涛亲自撰写布告,张贴全县。开头几句是“查我金家寨,大别山中心,革命根据地,中外有威名。立煌本国贼,不应留臭名,改名金寨县,历史面目真……”从此,金寨这个县名就载入史册了。
金寨的全境解放
“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瞰制中原”,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形成的战略局势使国民党反动派极为惊慌。1947年11月中旬,蒋介石在南京召开湘、鄂、皖、豫、赣、苏六省绥靖会议,25日成立了“国防部九江指挥所”,由国防部长白崇禧亲任总指挥,从豫、皖、苏和山东战场抽调5个师10个旅,加上原在大别山的9个师23个旅,共14个整编师33个旅的优势兵力,从11月27日开始对大别山展开全面围攻。其中第四十八师、五十八师、第七师和第二十五师围攻皖西和鄂豫根据地。同时,利用各地方反动武装,建立“三网”(谍报网、碉堡网、公路网),到处抓丁、抢粮,捕杀我地方干部,妄图达到彻底摧毁大别山根据地的目的。
为了粉碎敌人的全面围攻,邓小平在金寨视察工作时,签发了关于部队作战行动的指示:“部队应采取宽大机动,主动分遣攻敌弱点。敌向内,我向外;敌向外,我亦向外。以小部牵制大部,以大部消灭小部,积极打击和拖散敌人。同时,号召大别山区军民发扬红军英勇奋斗的光荣传统,宁愿自己多忍受一个时期的艰苦,也要拖住敌人,以利华野主力、陈谢兵团机动歼敌和桐柏、江汉、淮西3个区顺利地开展工作。”于是,刘邓大军以一纵、十纵、十二纵跳到外线,分别向淮西、桐柏、江汉3个区实施战略展开;二纵位于新县、金寨一线;三纵在皖西地区;六纵在鄂东地區辗转机动。
11月下旬,时任中共鄂豫区党委书记段君毅和鄂豫军区司令员王树声、副司令郭天明等,率1个团来金寨县吴家店一带活动。段君毅指示金寨、金东县委和金北工委(由金寨县委分设而来):敌人即将进犯大别山区,地方反动武装也会疯狂向我反扑,要做好备战工作,依靠群众,就地坚持斗争。金寨、金东县委和金北工委遵照区党委指示,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积极投入反围攻的战斗准备。
1948年春,为了让进入中原的各路部队密切配合,更多地歼灭敌人,2月7日,中央军委电示刘邓野战军主力转出大别山,进至淮河、陇海路、沙河、伏牛山之间,寻机歼敌。2月中旬,邓小平向鄂豫区党政军负责人传达上述决定,要求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以应对主力转出大别山后随之而来的严重局面,“内线顶住就是胜利”。2月22日,中原局发出《关于开展大别山游击战争的指示》,指出在主力转出大别山之后,军区部队与人民武装应独立自主地坚持大别山战略阵地,开展更广泛的群众性游击战争。要提高全区军民的胜利信心,健全和充实各级游击武装集团,改进游击战术,使游击战争与发动群众结合起来,军民协力,战胜敌人的“清剿”。
在极其艰苦的反“清剿”战斗中,金寨军民虽然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是我们确实已站住了脚,敌人把我们打不出来了,而4个野战纵队抽出后,减少了人民负担,拖住了敌人3个师(十师、二十师、五十八师),加上最近策略上的讲求,更便于大别山的坚持”,有力地支援了其他战场的胜利。
1948年秋,鄂豫一分区政委寇庆延召开金寨、商城两县负责人会议,根据鄂豫区党委“集中力量,形成拳头对付敌人”的指示,决定将金寨、商城两县武装力量合并,组成金商支队。金商支队成立后,仍在金寨、商城、固始之间开展游击活动。由于全国各战场不断取得胜利,蒋介石被迫放弃“全面防御”,将“清剿”大别山的兵力外调,实行“重点防御”。9月21日,金商支队和鄂豫军区部分武装向金家寨之敌一三八旅1个团发起进攻,歼敌一部,收复金寨县城。11月初,淮海战役开始,驻守大别山的国民党桂系主力部队多被调往汉口周围,加强武汉城防,留守大别山的兵力大为减少。鄂豫区党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向敌人发起全面反攻。8日,商城守敌五十八师二十八团他调,守城兵力减弱,鄂豫军区司令员王树声、政委段君毅等指挥军区教导第一、第三旅和金商支队,向商城发起攻击,一举攻克商城。金商支队在追击溃敌时,俘敌保安团100多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数十支;捣毁了商城太枫乡公所,俘伪乡长、大队长及士兵30多人,缴步枪70多支。12月1日,金商支队配合鄂豫军区部队再次攻占商城,使商城获得最后解放。
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赖以发动反革命内战的主力部队,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进程。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表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像粉碎敌人的军事进攻一样,彻底粉碎敌人的政治阴谋,把伟大的人民革命事业进行到底。中共中央一面和国民党政府谈判,一面进行渡江作战的一切准备。2月15日,鄂豫行政公署、鄂豫军区联合发出紧急命令:“各级党政军民工作人员,急需全体动员起来,行动起来,全力完成当前革命现阶段中伟大的支前任务,更需尽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达到大军胜利渡江,争取全国胜利。”鄂豫一地委根据鄂豫区党委的指示精神,确定以支前工作为当前中心任务,并成立各级支前指挥部。
2月下旬,鄂豫一地委在豫皖边区的叶集,成立中共金(寨)固(始)霍(邱)工委,直属地委领导,要求各县、区支前指挥部,“按时按数完成任务”,“掀起群众性支前热潮”,“将支前工作贯彻到底”。
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当日凌晨,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天堑。23日,解放南京。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皖西各县相继再度解放,中共皖西和鄂豫区党委根据党中央和中原局的指示,及时调整行政区划。1949年春,建立了中共金寨县工作委员会,由金果任书记。4月27日麻埠解放,皖北行政公署电令:“为统一该地区行政领导,方便为人民服务,故金寨县划归皖北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并令副专员田世五兼金寨县长。”田世五“遵于本月30日就职视事”。5月,流波、白塔畈先后被解放,建立了麻埠、流波、白塔畈3个区政府(白塔畈区后改“白大区”)和麻埠、流波2个镇政府。7月,为了加强金寨县党、政机关的领导,迅速清剿残匪,解放金寨全境。中共六安地委从寿县、六安等地抽调来一批骨干到金寨,组成新的中共金寨县委员会,由白鲁克任县委书记,杭翼东任组织部长,邓竹虚任宣传部长。“原金寨兼县长田世五同志不再兼县职,遗缺现委刘伟同志为该县县长,江毅同志任副县长”,“于本月10日到职办公视事”。并布告全县:“我全县解放,指日可待,望全县人民,要继续努力,切莫轻信谣言,坚定胜利信心,再接再厉,协助政府,密报情报,检举公开与秘密一切匪特,以早日安定社会秩序。”为配合部队清剿残匪,金寨县委组建了金寨县大队。7月13日,“金寨县麻埠镇工人、农民、市民、民工等5000余人,举行大会,欢庆金寨解放,这是该镇人民自民国21年中国工农红军撤离该镇以来一次空前的欢庆胜利的大会,……满街贴上了‘庆祝金寨解放‘欢迎解放军进山剿匪的红绿标语。……驻军某部出动秧歌队献演歌舞,军区文工团演出四幕短剧,党、政、军领导人分别作了报告,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午夜”。9月7日,金家寨镇解放,县委、县政府即由麻埠镇迁到金家寨。同日,城关区委和区人民政府成立,徐政明任区委书记,王建群任区长。9月18日,“金寨县1700余群众600余驻军,在九一八的18周年纪念日,举行了‘庆祝金寨县解放的大会,县长刘伟、县委书记白鲁克及某部驻军赵政委等均相继发表讲话”,报告全国胜利形势和当前剿灭残匪的任务,号召军民团结一致,为彻底肃清匪特,解放金寨全境而努力奋斗。(题图为立煌县建制划入地区示意图)
(责任编辑:吴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