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2019-10-23高明
高 明
(大连九洲世纪医院介入超声科 辽宁 大连 116400)
在老年退行性心血管疾病中,心脏瓣膜病变属于较常见类型,指的是心脏瓣膜结缔组织出现钙化、纤维化、退行性变,其支架功能与瓣膜功能发生异常,会直接威胁生命健康[1]。通常该疾病若进展到中度瓣膜钙化,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猝死、心肌梗死、心率不齐的几率会明显升高,因此对该疾病需及早发现、及早确诊并采取临床干预[2]。本次研究从临床诊断角度观察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此方面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在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住院病患共90例,根据年龄分为三组,各组30例。A组(60~69岁)中男女比例为16:14,平均年龄(64.29±2.47)岁。B组(70~79岁)中男女比例为15:15,平均年龄(75.13±1.96)岁。C组(80~89岁)中男女比例为7:13,平均年龄(84.65±1.88)岁。三组间除年龄外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年龄处于60岁以上,因心脏不适住院诊断,对研究知情并自愿配合。
剔除标准:伴较严重肝肾类疾病或已知严重心脏相关疾病。
1.2 一般方法
选择HITACHI VISION Preiru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定2.5MHz探头参数,多切面扫查动脉短轴、心尖四、五腔、左室长轴[3]。实施M型检查、心脏二维超声诊断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从不同切面观察病患心脏瓣膜结构、形态、室壁厚度、房室腔大小、返流情况。若表现出较规则边缘、局限性细密强回声、瓣叶增厚、活动度较低且呈僵硬状,则判定为钙化表现;若瓣叶局限性厚度增加程度在3毫米以上则判定为退行性心脏瓣膜增厚。
1.3 观察指标[4]
比较不同年龄分段组内病患病变检出率,详细记录病变类型。根据影像学诊断过程分析心动图特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超声诊断检出率及病变瓣膜构成情况以[n(%)]表示,以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出率
比较不同年龄分组病患在超声诊断在的有效检出率情况,结果显示90例病患中共检出10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相较而言C组发生率高于其它两组(P<0.05),见表1。
表1 检出率对比表
2.2 病变构成
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病变瓣膜构成情况,结果显示,A组1例病患为主动脉瓣病变,B组除联合瓣膜病变外其余3项均发生1例,C组则均为主动脉瓣病变.比较之下主动脉瓣病变占比最多(80%)(P<0.05),见表2。
表2 病变构成统计表[n(%)]
2.3 影像学结果
诊出的10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病患在影像学诊断下返流程度差异较大,线性返流,主动脉瓣不完全闭合,左室流出道被部分占据。3级返流严重,将左室流出道完全占据且呈喷泉状。
3 讨论
老年人群出现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在发病上存在隐秘性,其发病率相对而言会随着年龄增长呈现正相关性,通常疾病进展较慢,在早期诊断上容易出现漏诊情况。
根据目前临床医学研究中在心脏疾病方面的预测结果显示,老年性心脏瓣膜相关疾病在发病率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直接威胁健康。该疾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提升发病率,首先为年龄因素,随着病患年龄的增加,身体器官容易出现退行性病变,但年龄并非心脏瓣膜病变的首要因素;其次为机械性压力,若老年人群日常生活常处于高动力状态,容易造成心系统容量增加,加上血压升高的影响易出现瓣膜钙化情况;第三为慢性炎症,若患者出现损伤区及毗邻纤维层脂质聚集、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层增厚、钙盐沉积等情况,易在早期损害主动脉瓣膜;最后为疾病诱发,该疾病可能由二尖瓣环钙化或主动脉瓣钙化而诱发。
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退行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可对病变位置及严重程度明确反应。检测到因病变造成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有效测量瓣膜的活动程度、瓣口面积、血流速度、返流程度等,从而掌握患者瓣膜受损程度,对瓣膜功能展开准确评估,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根据本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对于不同年龄分组病患,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诊出率方面,年龄越高组发生病变机率越高;在病变构成方面以主动脉瓣病面为主,占比80%。由此可见,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临床诊断中采用多普勒超声首先具备操作简单的优势,其次可直接反映其瓣膜活动度、回声强弱及厚度,对返流情况及瓣环钙化有效反映,具有较高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