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管结石的超声诊断效果及漏诊原因研究
2019-10-23刘中楼
刘中楼
(江苏省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B超室 江苏 兴化 225700)
胆囊结石多发于成年人群体,且女性多发于男性,其发病率当患者年龄达到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升高[1]。很多胆囊管结石患者并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数患者是在体检时才被发现有胆囊结石疾病。典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胆绞痛,一般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胆囊管结石的主要临床症状有胆绞痛、胆囊高积液及右上腹隐痛等症状,是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2]。胆囊管结石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加强胆囊管结石的诊断就极为必要。本文主要研究胆囊管结石的超声诊断效果与漏诊原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室自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52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超声和病例检查两组检查方式。52例患者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3.7±2.1)岁,病程0.4~2年,平均病程(18.4±6.2)月。
患者选取标准:所有患者均由病理检验诊断为胆囊结石;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对研究已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均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检查前患者均为空腹状态,清晨应用彩色多普勒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将仪器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取患者仰卧或左侧卧位,在患者第6至第9根肋骨间隙和剑突下偏右方向放置超声探头,并进行全面扫描与检查,扫描范围为又肋间斜断面、剑突、右肋缘下纵断面及斜断面,重点检查胆囊壁厚度、形状、大小及异常回声情况。
1.3 观察指标
胆囊内无回声区存在强光团,强回声区后方有声影,随着患者体位的改变,强回声也会不断移动,如存在不典型表现,对进行多方位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9软件处理与操作,年龄等数据用计数资料(±s)表示,漏诊率等数据计量资料用n(%)表示,分别用t及卡方检验,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
52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其中典型胆囊结石33例,占比63.5%、胆囊内充满型结石8例,占比15.4%、胆囊内泥沙样结石6例,11.5%、胆囊壁内结石3例,占比5.8、胆囊颈部结石2例,占比3.8%。
2.2 超声诊断结果
52例患者中经超声检查50例诊断为胆囊结石,其中典型胆囊结石34例,占比68%、胆囊内充满型结石8例,占比16%、胆囊内泥沙样结石6例,12%、胆囊壁内结石例2例,占比4%。
2.3 超声诊断误诊及漏诊情况
漏诊2例,由于超声检查时未及时发现胆囊颈部结石,所有导致漏诊,其中1例误诊,1例胆囊壁内结石患者由于胃内容物潴留导致胃壁与胆囊鼻影重合,所以导致误诊为胆囊结石。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诊断符合49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4.3%,漏诊2例,漏诊率3.8%,误诊1例,误诊率1.9%,见表。
表 病例诊断与超声诊断结果对比分析[n(%)]
3 讨论
胆囊结石是胆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多是由饮食与作息不规律等因素引起的[3]。胆囊结石主要分为胆固醇结石、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型结石及黑素胆色素结石[4]。胆囊结石的形成通常与胆固醇和胆汁酸浓度比例与胆汁瘀滞等因素有关。胆囊管结石的发病原因受肥胖、女性激素、糖尿病、高脂肪因素、长时间肠外营养、肝硬化及溶血性贫血等影响[5]。胆囊结石具有发病急、发病率高、病情严重等特点,未及时医治易引发急性炎症,形成胆管结石、胆囊癌及胆痿等疾病。因此加强胆囊管结石的检查与诊断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胆囊结石检查和诊断的主要手段有X线片、CT扫描、超声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等[6]。由于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所以已广泛应用于胆囊管结石的检查和诊断。但由于胆囊管结石自身疾病原因和医师经验等情况易出现误诊及漏诊情况。
研究显示,52例患者中经超声检查50例诊断为胆囊结石,其中典型胆囊结石34例、胆囊内充满型结石8例、胆囊内泥沙样结石6例、胆囊壁内结石例2例。漏诊2例,由于超声检查时未及时发现胆囊颈部结石,所有导致漏诊,其中1例误诊,1例胆囊壁内结石患者由于胃内容物潴留导致胃壁与胆囊鼻影重合,所以导致误诊为胆囊结石。超声结果与病理结果诊断符合49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4.3%,漏诊2例,漏诊率3.8%,误诊1例,误诊率1.9%。
胆囊管结石误诊与漏诊的常见原因主要有:(1)部分体型肥胖患者胆囊位置较为隐蔽,或由于胆囊位置较深,不易被超声仪器探查到,易出现漏诊情况。(2)超声仪器受患者胃部内容物潴留、腹腔内大量气体影响,当患者胃内出现内容物潴留情况时,会导致胆囊壁与胃壁出现重叠情况;当患者腹腔内存在大量气体,会由于胀气过多,导致患者十二指肠内容物重叠于胆囊壁,超声仪器会将患者胃内的高强回声团、十二指肠内容物及食物残渣误诊成为胆囊内结石,引发误诊。(3)部分患者由于胆结石回声与其胆囊壁回声出现重叠情况,易出现误诊情况。(4)部分直径不超过3mm胆囊结石,因光团及声影不明显,不易被发现;还有部分无声影的软性结石,无明显声影及光团,所以易出现漏诊或误诊情况。(5)部分患者由于腹腔内存在死蛔虫、组织碎屑及脓栓等不明组织,使患者腹腔内出现小团组织,导致患者腹腔在超声仪器下出现浅淡模糊声影,并误诊为胆囊内结石影,出现误诊情况。(6)但部分患者胆囊壁存在胆固醇结晶附着,并呈“彗星尾”形状时,则会导致超声仪器无法有效辨别小结石和胆固醇结晶。(7)当患者胆囊鼻内发生严重钙化时,使胆囊呈陶器样,这种陶器样的胆囊壁在超声仪器下会显示弧形强回声,与充满结石的胆囊壁回声极为类似,使超声难以有效诊断,导致误诊情况。(8)胆囊与胆囊壁接触较为紧密,当患者胆囊颈部结石出现嵌顿时,超声仪器下并无明显回声团显示,易引发漏诊情况。(9)部分泥沙性胆囊结石患者由于结石较小,超声检查显示胆囊后壁有较粗轮廓,导致无法查看其回声情况,易引发漏诊。(10)部分超声检查人员经验不足或操作水平不够,对患者检查部位的扫描不够彻底,无法准确的检查出表现不明显的多发性胆囊结石,导致出现漏诊情况。(11)部分患者由于胆囊内出现血肿、包虫及胆囊息肉等胆囊病变,由于未法准确判断而误诊为胆囊结石。(12)部分患者因天生存在胆囊缺失问题,超声回声易将患者胃肠内气体误诊为胆囊管结石。(13)部分服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患者,因其溶解于胆汁中,易使胆囊内出现团快胶冻样物质,在超声检查下会显示为胆囊结石样影像,易出现误诊情况。
总之,胆囊管结石的超声诊断误诊率较低,多数是由于该病的特殊性及医护人员疏忽等原因导致的,所以加强超声检查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在应用超声诊断胆囊管结石时,为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需与如CT扫描等其他检查诊断方式相结合,更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