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疗效
2019-10-23张伯麟杨博鑫
张伯麟,王 金,杨博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 100011)
缺血性脑卒中在国内比较高发,能够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对年长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造成很大的威胁[1]。相关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致使颈部血管狭窄是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即DSA介入治疗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娴熟,如今已经成为了缺血性脑卒中十分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2-3]。本文的研究利用DSA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部血管,血管的狭窄率下降了,疗效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进行DSA的患者总共100例。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37~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4±10.4)岁,全部患者都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全部患者选择性进行颅脑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检查,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测,排除:碘过敏者;有出血性疾病者;对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禁忌者;伴有颅内动脉瘤不能预先或同时处理者;伴有心、肝、肾、肺等疾病者。全部患者都已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DSA方法
采用西门子血管造影X射线机型一起用空间分辨率高的平板探测器,采集患者的蒙片,再采集减影,矩阵为1024×1024。进行3D-DSA重建,从患者右侧的股动脉插入导管到两侧的颈内动脉、颈椎动脉,进行2D-DSA正侧位造影,旋转DSA检查,进行3D重建。
1.3 介入方法
1.3.1 介入设备及材料 采用大C臂血管造影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技术,造影机选择注射液碘海醇300mg/mL,选择用尿激酶、阿替普酶注射为溶栓药物。
1.3.2 介入手术 手术之前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控制住心率和血压值,手术之前2个小时开始进行小量地注入尼莫地平注射液,每个小时注入3毫升,让患者处于仰卧位,进行全部麻醉且施以气管插管。对铺孔巾进行常规消毒,采用1%的利多卡因对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从右侧的股动脉进行穿刺,放入动脉鞘,给予3000U肝素,与此同时,将尼莫地平注射液换成每小时10毫升小量注入。对主动脉弓和颈部血管进行造影,定位狭窄处,之后撤离造影管,将导管和泥鳅导丝沿着动脉鞘放入,沿着泥鳅导丝把导引导管放入狭窄处,放出保护伞,撤离保护伞释放装置,对保护伞与血管壁的贴合处进行造影,确定是否贴合完好,血管是否出现痉挛,确定操作无误后,沿着保护伞微导丝放入自膨式支架到血管狭窄处后放出支架,支架成功展开,可以结合实际需要,沿着保护伞微导丝放入Sterling到狭窄处,迅速对球囊加大压力促其展开,球囊成功展开后再快速抽气并撤离球囊,全方位地对支架内的血流情况进行观察,确定血流正常后,撤离导引导管,对腹股动脉进行造影,缝合动脉穿刺的地方,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手术完成。手术后用盐袋对穿刺处进行加压六个小时,处于平卧位8个小时,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每天服用阿司匹林300毫克,连续三个月,之后改成每天服用100毫克,长期服用。
2 结果
手术后70例患者的80条颈部血管的狭窄率显著降低,手术后一个星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症状显著好转,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介入术前后颈部血管狭窄率及神经功能症状对比分析(±s,%)
表 介入术前后颈部血管狭窄率及神经功能症状对比分析(±s,%)
images/BZ_198_1276_2343_2300_2396.png术前 70 80.13±10.24 1.07±0.06术后 70 20.65±3.56 1.02±0.03 t-45.90 6.23 P-<0.05 <0.05
3 讨论
从100例患者中选出70例患者,总共有80条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狭窄的颈部血管实施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前有15例患者有显著头晕的现象,手术后都发生显著改善或是症状消失,手术前有5例不易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手术后发生显著改善,手术的过程中只有1例患者发生了血管破裂,有1例支架内发生急性血栓,经紧急处理后,都没有产生不良结局。手术后70例患者80条颈部血管的狭窄率都显著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症状也发生了好转,经过随访3个月,通过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没有再次发生狭窄,其中有12例出现了新的病灶,4例出现了短暂性脑缺血复发症状,1例发生了心肌梗死,1例死亡。此研究证明了介入治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症状的改善十分有效,手术后的并发症状也很少,手术后没有再次发生血管狭窄的现象。
总而言之,颈部血管狭窄属于缺血性脑卒中十分关键的发病因素之一,利用DSA介入治疗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精准地确定血管发生狭窄的部位,通过介入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症状得到了显著好转,手术后并发症状的发生率也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