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溶拴治疗的疗效评估

2019-10-23党玉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0期
关键词:溶栓复发率下肢

党玉梅

(青海省心血管病专科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00)

血栓是血流在血管内面剥落处的表面形成的小块,血栓由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积聚的白细胞、沉积的血小板和陷入的红细胞组成,血栓的形成是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变化的过程,血栓具有家族遗传性、反复发作性。在对下肢动脉血栓的治疗通常采取溶栓、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治疗,外科手术依然是最佳治疗方法,现阶段的有超声血栓消融术、超声下介入溶栓术以及动脉取栓术[1]。本文就超声下介入溶栓治疗下肢动脉血栓患者中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下肢动脉血栓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将这些患者按照随机均分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49~70岁,平均年龄(59.5±3.6)岁;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48~69岁,平均年龄为(59.4±3.7)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动脉导管取栓术治疗,取患肢侧腹股沟中点行15cm的纵行切口,充分暴露股动脉,游离出总股动脉、股浅及股深静脉结扎后给予肝素5000U,用阻断夹阻断总股动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切开总股动脉1.5cm,放松阻断夹,确认导管无漏后插入近心端,确保导管插入的深度高于血栓起始的部位,将肝素盐水通过导管注入至球囊充分张开后用力缓慢拉出盗团,将血栓从动脉切口处拖出,依次取出剩下的血栓,直至动脉回血通畅。观察动脉搏动频率,待恢复正常搏动后闭合切口,术后给予抗凝、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实施介入溶栓治疗,超声下使用Seldinger技术取患者侧骨动脉进行穿刺,将超滑5F-Yashiro和单弯导管置入总股动脉和骼外动脉,注入对比剂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定治疗区间,将单弯导管插进堵塞段,退出的时候注入尿激素15万U,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反复溶栓,直至无血栓显示,反复用此方法对其它病变区间进行治疗,直至动脉回血正常,若反复溶栓后,仍显示溶栓无效,则固定溶栓导管,术后将8万U/h的尿素酶持续泵经溶栓导管灌入,持续24h,口服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静脉滴注500U/h肝素,24行DSA造影,若改善,继续给予介入溶栓治疗,48h内拔出导管。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半年内疾病的复发率;记录两组治疗48h内下肢动脉血栓的复通率。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n(%),行χ2检验;计量资料:(±s),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48h复通率、1年内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的48h内复通率和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半年内复发率和对照组的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复通率、复发率对比表[n(%)]

3 讨论

人体各部位均有动脉的存在,心脏和脑血管动脉是大众最熟悉的血管,发生在心脏动脉的血栓就造成心肌梗死,发生在脑血管的血栓就是脑梗塞,那么发生在下肢的动脉的血栓就是下肢动脉血栓,它也是一种缺血性病变。下肢动脉血栓的临床表现为手脚冰冷、静息痛、足部、消退皮肤颜色出现异常,如苍白、发黑、发紫,严重会出现溃疡或坏死,腿抽筋等。在对下肢动脉血栓患者的治疗中,通常采取手术治疗[2]。

动脉取栓术最佳手术时机为患者发病12h以内,可迅速缓解患者病情,但是,此手术方式创伤性较大,可对血管内膜与血细胞造成破坏,而且对部分患者的血栓如下肢远端血栓难以完全取出,取栓效果不佳,且术后复发风险较高[3]。超声下介入溶栓具有创伤小,对动脉血管内膜损伤较小,对下肢远端支动脉血栓以及腘动脉血栓的治疗效果也非常好,初次溶栓即使无效,再次灌注治疗损伤也较小[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半年内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8h内观察组的复通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对下肢动脉血栓患者的治疗中采取超声下介入溶栓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创伤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溶栓复发率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