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筋祛痹汤联合叩刺拔罐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2019-10-23孙红文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18期
关键词:活动度腰椎间盘腰椎

孙红文

(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中医院,河南 三门峡4722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骨科常见疾病,其患病率较高,且病程漫长,迁延反复。LDH患者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及损伤,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外突,进而挤压神经造成下肢麻木、疼痛、腰痛等。据统计资料表明,80%LDH患者并发下肢疼痛、麻木,95%LDH患者并发腰痛[1]。近年来,中医在治疗LDH中优势日益显著,其中叩刺拔罐法具有较好疗效,但其起效较慢,且疗效不持久,易导致病情反复。目前临床常采用针药结合治疗LDH。本研究选取LDH患者162例,分组研究舒筋祛痹汤联合叩刺拔罐法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三门峡市卢氏县中医院治疗的LDH患者1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男48例,女33例;年龄21~66岁,平均(43.02±10.78)岁;病程0.2~2年,平均(1.12±0.36)年;第4腰椎以上突出16例,第4~5腰椎间盘突出39例,第1腰骶间盘突出26例。观察组男47例,女34例;年龄21~66岁,平均(42.96±10.86)岁;病程0.2~2年,平均(1.06±0.41)年;第4腰椎以上突出18例,第4~5腰椎间盘突出41例,第1腰骶间盘突出22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标准[2];经CT检查确诊为LDH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前7 d内未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资料齐全。

1.3 排除标准 治疗依从性差者;合并精神疾病者;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有中药过敏史者。

2 治疗方法

指导两组患者清淡饮食,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食物,保持卧床休息,精神放松,必要时给予脱水、消肿、镇痛类药物治疗。

2.1 对照组 采用叩刺拔罐法治疗。常规消毒,铺巾,患者取俯卧位,完全露出腰部,取阿是穴,消毒梅花针及叩刺穴位5 cm范围内皮肤,以中等力度叩刺阿是穴,取火罐,快速按于叩刺部位。出血4 m L,留罐6 min,拔罐且予以碘伏消毒患处,两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个月。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舒筋祛痹汤。舒筋祛痹汤组成:丹参15 g,白术20 g,土鳖虫20 g,制乳香8 g,骨碎补10 g,茯苓25 g,蜈蚣3条,当归15 g,桃仁20 g,甘草片18 g,川续断片20 g,三七粉10 g(冲服),乌梢蛇19 g,红花10 g。每日1剂,开水煎至300 m L,每次150 mL,早晚2次口服。连续治疗2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腰椎后伸活动度及疼痛程度评分。腰椎后伸活动度依据腰椎动力位X线片测量椎间角度计算;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测评,满分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

3.2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主症由重到轻依次计6、4、2、0分,次症由重到轻依次计3、2、1、0分。疗效指数=[(治疗前证候积分―治疗后证候评分)/治疗前证候积分]×100%。基本痊愈:疗效指数≥90%;显效:75%≤疗效指数<90%;有效:50%≤疗效指数<75%;无效:疗效指数<50%。总有效=基本痊愈+显效+有效。

3.3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腰椎后伸活动度、VAS评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疗效)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腰椎后伸活动度及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腰椎后伸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后伸活动度及疼痛程度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后伸活动度及疼痛程度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腰椎后伸活动度(°)VAS评分(分)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2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 81 14.56±2.87 19.16±3.57△▲ 7.01±0.86 2.96±0.66△▲对照组 81 15.06±3.86 17.45±3.26△ 6.86±0.79 4.98±1.13△

(2)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6%,高于对照组的80.25%(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LDH患病率明显上升,且其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通常给予LDH患者保守治疗,以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恢复腰椎功能[3]。

本研究采用舒筋祛痹汤联合叩刺拔罐法治疗LDH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6%,高于对照组的80.25%(P<0.05),治疗后腰椎后伸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提示舒筋祛痹汤联合叩刺拔罐法治疗LDH,可缓解患者腰椎疼痛,扩大患者腰椎活动范围,疗效显著。LDH属于中医“麻痹”“腰痛”“闪腰”等范畴,主要病因为腰背损伤、经络阻滞、气血不畅,可由跌扑闪挫,湿、寒、风等外邪侵袭导致,临床治疗关键为祛寒散痹、舒筋活络。叩刺拔罐法可通过刺络放血,快速攻邪,进而达到止痛祛肿、顺气活血的治疗目的[4]。叩刺拔罐法采用叩刺穴位且配以火罐吸附于体表穴位,引发局部体表充血、出血,排出炎性致痛因子,发挥止痛、消肿之效。甄红军等[5]研究证实,刺络拔罐治疗LDH,在调节免疫、抗炎止痛、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及修复受损细胞方面疗效显著。舒筋祛痹汤主要由丹参、白术、土鳖虫、制乳香、骨碎补、茯苓、蜈蚣、当归、桃仁、甘草片、川续断片、三七、乌梢蛇、红花组成。其中红花、丹参、当归、三七活血化瘀,止痛养血;茯苓、白术健脾益气,利水渗湿;蜈蚣解痉祛痛;骨碎补强筋健骨,通经活络。诸药合用,共同发挥活血化瘀、祛痹止痛、通经活络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丹参、红花、当归可促进机体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毛细血管韧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组织液外渗,且促进机体代谢,进而达到消肿、消炎、止痛的目的[6]。吴士振等[7]研究证实,舒筋祛痹汤可缓解腰椎间盘脱出及突出引起的腰椎内容物血肿、水肿等,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舒筋祛痹汤联合叩刺拔罐法治疗LDH,可减轻患者腰椎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在临床中运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活动度腰椎间盘腰椎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MRI联合超声成像评价类风湿性腕关节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价值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