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熨联合穴位贴敷对妇科术后低体温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9-10-23白秀清
白秀清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037000)
低体温指中心体温介于34~36℃,体温下降是致死三联征的重要指标,其研究的重要性及价值逐渐受到临床广泛关注[1]。护理工作在妇科围手术期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低体温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本文择取45例妇科术后低体温患者,观察对妇科术后低体温患者行中药热熨联合穴位贴敷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0例妇科术后低体温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年龄26~77岁,平均(54.23±8.97)岁;平均病程(5.98±2.85)个月;手术方式:开腹手术4例,腹腔镜手术4l例。研究组年龄27~78岁,平均(54.41±8.89)岁;平均病程(5.78±2.69)个月;手术方式:开腹手术3例,腹腔镜手术4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妇科手术后低体温诊断标准,体温在36℃以下。
1.3 纳入标准 年龄18岁以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Ⅰ~Ⅱ级;术前体温正常;治疗依从性良好;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上;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可配合完成研究。
1.4 排除标准 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术后炎症状态者;中枢神经病变者;具有精神疾病及精神病家族史者;文盲者;中途转院或放弃治疗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术后,护理人员向患者说明手术情况,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同时采用棉被覆盖外露肢体。病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
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行中药热熨与穴位贴敷。术后患者返回病房15 min后进行中药热熨。取吴茱萸和粗盐各250 g混合均匀后,用规格为20 cm×15 cm的棉布袋装好,棉布袋外罩一层一次性无纺布布套。中药热熨前将药袋置于微波炉中加热,时间为2 min,加热温度低于70℃,以患者耐受为度,将加热的药袋固定于大椎,时间约为15 min。中药热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询问患者主观感受,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注意控制温度,避免发生灼伤,同时做好保暖护理工作。穴位贴敷选用补肾暖宫贴,药饼大小为1.50 cm×1.50 cm,厚度为0.3 cm,贴敷于涌泉,时间为6 h。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体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测定两组患者返回病房后腋下即刻温度,每隔5 min测量1次,记录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定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情感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健康、认知5个维度,每项总分均为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术后即刻体温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即刻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妇科术后低体温患者术后即刻体温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妇科术后低体温患者术后即刻体温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即刻体温(℃)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min)研究组 45 35.60±0.25 41.51±6.72▲对照组 45 35.56±0.29 72.13±12.30
(2)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情感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健康、认知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理健康、情感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健康、认知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妇科术后低体温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s)
表2 两组妇科术后低体温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心理健康 情感健康 躯体健康 社会健康 认知研究组 45 干预前 57.01±6.08 73.63±4.82△▲对照组 45 干预前 56.23±5.58 59.87±10.26干预后 71.26±5.78△▲56.96±5.08 51.89±4.28 54.78±5.41 73.96±4.85△▲75.63±6.12△▲72.96±2.85△▲58.63±8.63干预后 60.85±5.63 57.85±5.12 52.36±4.90 53.85±5.96 61.23±4.21 62.56±5.85 60.96±4.23 66.36±4.78
4 讨论
低体温是大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中老年体弱者较为多见。低体温会降低凝血酶活性,降低血小板功能,进而减缓麻醉药物代谢,延迟麻醉复苏时间;同时还会提高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凝血时间延长,出现寒战及躁动等症状[3]。因此需要做好术后干预,减轻低体温带来的不良影响,改善预后[4]。中医认为,低体温的出现与阳虚、寒邪入体及体表不固有关。寒性具有闭藏及收引的特点,机体受寒邪侵袭后,经络、肌腱及筋脉收缩,表现出挛急及拘紧等状态,进而引起躁动、寒战等症状。因气血运行出现障碍,导致发生腹胀、呃逆、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继而增加组织耗氧量,降低血氧饱和度,机体出现低体温症状[5]。本研究结果显示,妇科术后低体温患者采用中药热熨与穴位贴敷体温恢复正常水平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患者(P<0.05),表明中药热熨与穴位贴敷可以促进妇科患者术后体温恢复。同时,中药热熨与穴位贴敷患者的心理健康、情感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健康、认知5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患者(P<0.05),表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中药热熨与穴位贴敷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药热熨基于中医辨证理论,在热力作用下使中草药有效成分经过皮肤透入机体,具有祛除风寒湿邪的作用[6]。吴茱萸具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的功效;粗盐具有发汗作用,可促进体内废物及多余水分的排出,促进皮肤新陈代谢,进而改善体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吴茱萸中含有吴茱萸碱、吴茱萸卡品碱、羟基吴茱萸碱等,并含有挥发油,可有效祛除肠胃气体,抑制肠内异常发酵,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结核杆菌等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镇痛效果,同时能升高体温,可作为利尿剂及发汗剂使用。粗盐除具有发汗的功效外,还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预防感染[7]。大椎为手足三阳及督脉之会,热熨此穴可祛除体内寒气、解表发汗。涌泉属足少阴肾经,是人体最低的穴位,刺激该穴可实现引气血下行的目的[8]。穴位贴敷属于中医特色疗法,可以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其不仅可以刺激穴位,充分激发经络之气,也可以促使药物经皮肤透入机体,由表及里,充分发挥药物作用,有效调节脏腑气血阴阳,促进机体恢复[9]。解晓玉等[10]采用艾慈灸穴位贴敷预防剖宫产产后低体温,患者术后体温复常率30 min内达到73%,1 h达到100%,术后体温复常率明显高于常规术后护理,表明穴位敷贴能够有效预防低体温,促进体温的早期提升,与本研究穴位敷贴应用效果基本一致。本研究采用中药热熨和穴位敷贴可有效促进体温的恢复,协同干预效果明显,临床应用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妇科术后低体温患者行中药热熨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可促进术后体温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但本研究资料相对较少,且未对疾病及手术类型进行区别对比,有待临床进一步大样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