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联合MRI诊断子宫血管平滑肌瘤病1例

2019-10-23吴传美杨通辉顾雄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0期
关键词:浆膜平滑肌盆腔

吴传美 ,申 锷 ,杨通辉 ,顾雄梅 ,刘 艳 ,王 勇

(1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徐汇分院〉超声科 上海 200235)

(2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超声科 上海 201199)

在子宫血管平滑肌瘤诊断过程中常用超声进行诊断,但也有研究表明单独使用超声诊断可能会出现误诊的情况。磁共振成像(MRI)能够弥补超声诊断的不足,能够获得原生三维断面成像而无需重建就可获得多方位的图像,且多序列成像、多种图像类型,能够为明确病变性质提供更丰富的影像信息。我院对一例子宫血管平滑肌瘤采取了超声联合MRI诊断,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52岁,绝经2年,宫内节育器未取出,主因下腹部不适入院。查体:下腹部触及一质硬肿块,边界不清。外院MRI提示:盆腔实质性肿块,考虑后腹膜来源可能。本院MRI,如图2所示:盆腔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来源于血管的肿瘤性病变可能。

1.2 方法

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联合检查,如图一所示:宫内见节育环回声,子宫前壁肌层见肌瘤12×10×11mm;盆腔见实质性病变,范围约167×57×125mm,沿子宫周围分布,从宫颈至宫底包绕子宫,与子宫浆膜层间似有界限,CDFI可见宫底部一血管伸向病灶内,PW为静脉频谱。超声诊断:宫内节育环正,子宫前壁肌壁间小肌瘤;盆腔内实质性病变(①浆膜下肌瘤?②后腹膜来源?③结合MRI检查考虑盆腔血管来源不能除外)。该患者后经手术切除全子宫及其周病变,术中见子宫周围病变富血供,与子宫宫底部浆膜层有相连。病理冰冻报告证实为:平滑肌瘤;免疫组化结果:SMA(+),Desmin(+),EMA(+),P53(+),Calponin(+)。结合手术中所见、MRI检查及病理诊断考虑该病例为子宫血管平滑肌瘤。

图2 MRI增强图像

2 结果

子宫血管平滑肌瘤病被归为子宫平滑肌瘤的特殊类型,来源于血管中膜中层[1],主要在静脉,虽为良性疾病,但具有随血管蔓延生长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可沿着髂静脉侵犯至腔静脉,右心房等[2]。该病例就是沿着盆腔静脉蔓延,包绕整个子宫,经阴道超声检查时容易漏诊,因腔内超声显示范围局限性,子宫边界显示尚清晰,周边病变回声有一定衰减,容易误认为是肠道内容物而忽略病灶,因而需结合腹部超声检查,因此腹部超声在诊断此病有优势,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及范围,与周边毗邻器官的关系,CDFI检查示宫底部可见血管深入病变内,结合MRI增强检查,表现为静脉期明显强化,为诊断该病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该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盆腔包块或无症状,随病变进展累及部位不同可出现相应肿瘤压迫症状。石蜡病理是确诊子宫血管平滑肌瘤病的标准,因冰冻切片的误差,应结合手术医生术中所见,及时与病理医生沟通;病理免疫组化检查如结蛋白(Desmin),钙结合蛋白(Calponin),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用于鉴别诊断[3]。子宫血管平滑肌瘤镜下血管丰富,管壁为瘤样增生的平滑肌细胞,需要与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阔韧带肌瘤,浆膜下肌瘤等鉴别诊断。子宫血管平滑肌瘤病大多预后良好,治疗关键是彻底手术切除,但具有远期复发的特点,所以严密随访非常重要,可定期行妇科检查及盆腔彩超,及时发现复发病灶。

猜你喜欢

浆膜平滑肌盆腔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和MRI诊断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咽旁巨大平滑肌肉瘤一例MRI表现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