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海绵状血管瘤影像表现
2019-10-23廖海
廖 海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广西 南宁 530021)
肠海绵状血管瘤(intestinal cavernous haemangioma,ICH)是一种罕见良性病变,文献报道较少,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1-2]。本文收集5例经病理证实为ICH的资料,并对其影像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总结,旨在提高ICH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2019年4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CH的影像资料,共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10~56岁,平均年龄(22.35±18.61)岁。
1.2 检查方法
1.2.1 CT检查 采用Sensation 64层螺旋CT扫描机。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层厚5mm,层间距5mm,螺距0.8,矩阵512×512。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300mgI/ml),剂量1.5ml/kg,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流速为3.5ml/s。
1.2.2 MRI检查 采用Siemens 1.5T Avanto磁共振扫描仪。参数:T1WI(TR 670ms,TE 10ms),T2WI(TR 5900ms,TE 107ms),视野(FOV)320mm×256mm,层厚1mm,矩阵320×218;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DTPA),剂量为0.1mmol/kg,注射流率为2.0~3.0ml/s,行T1WI脂肪抑制序列扫描。
1.3 图像分析
图像评价由2位高年资影像医师独立完成,当结果不一致时与更高年资医师商讨后达成一致意见。分析征象包括:病灶部位、形态、密度/信号、强化方式等。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及形态
病灶肠管均呈弥漫性增厚,1例位于回肠末段,2例位于直肠,2例位于乙状结肠-直肠。
2.2 CT表现
病变肠管增厚,厚度2.4~4.9cm,平均3.8cm,肠壁或肠周脂肪间隙见弥漫迂曲、扩张血管,平扫呈等密度,CT值38~45HU,CT值平均42HU,病灶内均见多发点状“静脉石”(图1);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CT值40~50HU,CT值平均44HU,静脉期病灶呈轻中度延迟强化,CT值52~83HU,CT值平均63HU。
2.3 MRI表现
病变肠壁或肠周脂肪间隙见扩张血管与脂肪交错,呈海绵或蜂窝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为主,内可夹杂低信号灶,为静脉石及血管流空效应,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延迟强化(图2)。
图1,女,56岁,CT平扫示病灶位于回肠,肠管增厚(粗箭),内见多发静脉石(细箭)。图2a~2c为同一患者,男,10岁,MRI检查示病灶位于直肠;图2a:病灶呈海绵状或蜂窝状改变,T2WI呈高信号为主,内夹杂低信号,为流空效应血管影(粗箭)及静脉石(细箭);图2b~2c:MRI增强扫描示病灶呈轻度延迟强化,内见扩张血管影(细箭)。
3 讨论
病理上ICH属于一种良性血管畸形,多起源于黏膜下或浆膜下血管丛[3]。术前贸然行内镜活检可引起出血不止,严重者可导致医源性损伤、甚至危及生命[4-5]。CT/MRI是一种简便、安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高。故无创的影像学检查对ICH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1 CT特征分析
静脉石被认为是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aemangioma,CH)最具特征性的CT征象[5]。张芳[6]研究表明,CH容易引起血管扩张、血液淤积,导致血栓形成,继而发生玻璃样变、钙化,最终形成静脉石。本组资料中,5例病变肠管均发现静脉石,这一特征性影像表现与既往文献报道相吻合。CT作为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静脉石显示敏感性高,检出率高达90%以上[7]。因而CT在评价ICH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ICH的CT增强表现为轻中度延迟强化。文献报道,CH内扩张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局部血流灌注降低[5]。因而本组资料中病变肠管强化程度较低。另外,CH主要由扩张静脉、血窦构成,血流缓慢[8]。所以,早期对比剂难以快速进入肿瘤内,动脉期强化程度较低,随着对比剂逐渐扩散,静脉期渐进性强化,呈现延迟强化特点。
3.2 MRI特征分析
ICH具有血液流动缓慢且富含水分的特点,因而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这一信号特征与其他部位血管瘤相似[9-10],且因瘤体内出现出血、钙化(静脉石)或少部分流速较高血管流空效应,在T2WI可出现低信号灶。此外,ICH在MRI上呈特征性海绵状或蜂窝状改变。ICH在病理切面呈海绵状或蜂窝状[5],且容易累及肠管周围脂肪间隙,扩张血管与脂肪交错生长[8],这一影像学特征是与病理表现一致。
综合上述,CT示病变内扩张血管、“静脉石”及MRI呈海绵或蜂窝状改变,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延迟强化,是ICH影像诊断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