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情入理,提高生物学试卷讲评课的实效

2019-10-23蔡秋实

生物学教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光合作用变式生物学

蔡秋实

(复旦实验中学 上海 200433)

试卷讲评课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课型之一。笔者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以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生物学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卷的一节讲评课为例,谈一谈如何入情入理,提高试卷讲评课的实效。

1 情绪管理,正确评析自己

提高生物学试卷讲评课的实效,首先要从情感上鼓励学生不骄不馁,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班级整体水平,客观分析自己近阶段的学习情况。试卷讲评课前,教师应统计好学生的答题情况,做好整体分析,如试卷的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各分数段学生的人数(或比例)以及每道题的得分率等。通过这些数据,学生可以对考试结果以及近阶段的学习状况有更理性的自我认识。

试卷讲评课上,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外,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通常乐于在一个良好、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开启自己的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试卷讲评课,表扬这一阶段学习态度认真、进步明显、答题规范的学生。

除此之外,笔者通常还会结合生物学知识,引导学生明确奋斗目标以及勤奋的重要性等。例如,笔者会引导学生把这次的生物学考试成绩看作是一种表现型,那么这段时间在生物学科上的付出和努力等可以看作是环境因素。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短时间内不易改变,但是环境因素可以改变,巧妙利用教师的智慧去催化部分后进生学习态度的改变以及生物学学习兴趣的提高。

2 注重方法,提高评课实效

试卷讲评课,教师很难面面俱到的评析每一道小题,而且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也有所不同,因此为提高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开展合作学习。先集中讨论考试中班级得分率较低的试题(如例题1),然后再逐步讨论解决自己得分率较低的试题。例题1是一道关于“植物生理”的综合分析题,在本次测验中学生得分率最低,故选作本次试卷讲评课的重点讨论题。

讨论前,教师可通过PPT给出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①核对标准答案,订正错题;②生生交流,讨论解决心中的疑惑;③找出自己的错答原因;④思考此题考了什么知识点、对应的教材内容在哪个章节、为什么要这么考、还会怎么考等问题。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积极讨论,充分交流。教师巡视,参与指导,在巡视的过程中,重点关心和帮助本次考试得分较低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对于本节课还没有来得及评讲的试题,鼓励学生课后尝试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作为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1]。

例题1: 2017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了节律时钟(由若干蛋白质组分构成)调控装置的发现者。植物的节律时钟控制很多生理过程,如向性生长和光合作用等。

如图显示,向日葵幼苗白天表现出向光性,但在夜间却能重新转向东方。

1. (2分)在单侧光下,向日葵幼苗表现出向光性,导致向光性的原因是。

A. 背光侧和向光侧脱落酸合成量不同

B. 背光侧和向光侧脱落酸分布不均匀

C. 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合成量不同

D. 背光侧和向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2. (2分)为了揭示向日葵幼苗夜间重新转向东方的机理,科学家提出了两种假设: (1)环境昼夜交替引起该现象(外因);(2)植物自身存在昼长和夜长均恒定的生物时钟(内因)。下列实验设计有助于区分上述两种假设的是。(多选)

A. 在温度不同的暗室内分别测定幼苗顶芽的转向速率

B. 在装有全天候定向光照的温室内观察是否出现节律性转向

C. 在若干个光照强度不同的温室内分别测定幼苗顶芽的转向速率

D. 在夏至(昼长夜短)和秋分(昼夜等长)夜间分别测定大田幼苗顶芽转向速率

为了探究节律时钟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构建了TOC和ZTL两种拟南芥突变株(两者的节律时钟周期分别为20和28小时,昼夜时长为1∶1),并测定两者在不同条件下(T20和T28)光合作用相关指标。其中T20和T28表示室内控制光照/黑暗循环周期分别为20和28小时(光照与黑暗时长为1∶1)。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3. (2分)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参与了光合作用的过程。

4. (2分)植物的干重能反映光合作用的强度,因此科学家在研究中比较了两种突变株的干重。作为光合作用强度的观测指标还可以采用吸收量和释放量。

5. (2分)对某些农作物而言,干重的提高意味着产量的增加。下列能影响植物干重的因素是。(多选)

A. 色素含量 B. 光照强度

C. 环境温度 D. 昼夜时长

6. (3分)根据图2,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 1.(2分)D 2.(2分)B、 D 3.(2分)类囊体 光反应4.(2分)二氧化碳 氧气 5.(2分)A、 B、 C、 D 6.(3分)当拟南芥体内的节律时钟和外界的光照/黑暗循环周期相吻合时,植物体内叶绿素的含量较高,这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进而增加植物的干重。

小组交流发现丢分原因主要有: 试题情境较新,审题不够仔细,答题不够规范,图表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并指出例题1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植物激素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核心考点,要重点掌握,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和老师、同学沟通。植物生理的综合分析题,以后可能还会与细胞呼吸、植物转基因技术等内容加以综合考查。学习是需要任务驱动的,也是需要榜样的。教师布置任务,小组长带领组员们讨论,最后小组长们表达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对小榜样的总结分析,要及时表示积极的点评和肯定。

3 强化核心,提升学科素养

各科都有本学科重要知识点和核心考点,学生也应该积极了解。在复习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光合作用、生物工程、内环境、遗传定律及其拓展、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分裂分化等学科重要知识内容,同时还要关注知识的适度全面,如次重点内容: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控、微生物、免疫调节、进化与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命科学实验方法等。对每节内容的概念、概念的外延及内涵要梳理清楚,加强概念辨析,把握好复习方向和难度,然后再进行必要的试题练习,加以举一反三和巩固提高。

通过分析上述例题1,并结合之前做过的有关植物生理的综合分析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植物生理”的核心考点一般包括: ①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重点关注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②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③光合作用的教材实验;④基于新情境,解决新问题,根据相关图表信息的处理,分析环境因素的变化是如何影响植物的生长情况等。

结合例题1的情境,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观看介绍和解读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生物钟和昼夜节律的小视频,加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中的生物学现象。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这道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还有哪些指导意义: 如果人体的昼夜节律被打乱,正常的代谢就会出现紊乱,可能引起疾病。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下,提高生物学试卷讲评课的实效,不仅要落实学科核心知识,还要充分利用试题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理解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中的生物学问题,实现对其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其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 加强变式,总结考试技巧

排除干扰解题的非智力因素之后,还应加强变式训练,尤其是班级学生普遍错选、得分率最低或较低的试题。除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整理属于自己的错题本以外,还可在学生每次测验之后,将全班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编制成一份学案,可命名为:“那些年我们一起错过的生物题”。每道错题作为例题,配以错因分析和解题思路引导,同时举一反三,给出1~3道变式训练题,帮助学生逐一突破易错点,巩固掌握核心考点。情境简单、平时讲解透彻、训练到位的试题,学生往往答题情况良好。本次测试,选择得分率最低的题目(见例题2)。

例题2: 下列四幅生物体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C)

A.

B.

C.

D.

这道选择题很多学生错选,虽然近阶段也有分析过细胞分裂的过程图和同源染色体的概念等,但是学生仍然选不正确。一方面说明学生的审题识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其次还表明了这部分的知识点未落实到位,学生未理解透彻细胞分裂的实质和同源染色体的本质。后阶段的复习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听课笔记和作业,关注每个学生每个知识点的落实情况。建议学生可以自己绘制细胞分裂的图形,做到心中有图,考时才能胸有成竹。同学之间可以平时相互交流绘制的图形,并加以提问和点评。在“那些年的学案”中,笔者给此题配的解题思路是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每个选项中图形的名称、时期以及同源染色体的位置。然后再配两道变式训练,根据学生学情,选择的变式训练一般先是一道合格考难度的,然后再选一道或两道等级考难度的。

加强变式训练,提高备考能力以外,还应重视总结考试技巧: 仔细审题,规范答题(参考评分标准),调整好心态,分配好时间等。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共同进步与提高。

猜你喜欢

光合作用变式生物学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从“解法自然”悟“变式自然”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例析净光合作用相关题型解题中的信息提取错误与矫正
爱上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