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11月5日:北斗卫星全球组网开启的那一刻

2019-10-22

百科知识 2019年20期
关键词:司南导航系统报文

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4、25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北斗三号”卫星的首次发射。两颗卫星成功进入轨道,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开始。到2020年,预计可完成30多颗组网卫星的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最终实现全球服务能力。

“北斗三号”也就是北斗卫星全球导航系统,是我国北斗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2009年,“北斗三号”工程正式启动建设,当时我国就确定了建设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目标。历经8年的卧薪尝膽,我国全面突破了系统核心技术,并先后完成了“北斗三号”的地面验证和在轨验证。

与“北斗二号”相比,“北斗三号”不仅让卫星组网从区域走向全球,同时技术上也更先进、建设规模更大、系统性更强。“北斗三号”增加了性能更优的互操作信号,在进一步提高基本导航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标准提供星基增强服务及搜索救援服务。此外,“北斗三号”采用星载氢原子钟,其计时精度将比“北斗二号”提高一个数量级。最后,在定位精度上,“北斗三号”是“北斗二号”的2倍,达到了2.5~5米的水平。

除了服务质量的升级,“北斗三号”还拥有两大特色,一个是星间链路技术,可以令处于地球两侧彼此“看不见”的卫星取得联系;另一个是短报文功能的升级,也就是在发送短报文的同时还可以将用户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让其他人可以知道用户的情况,较好地解决了何人、何事、何地的问题,这成功地将短信和导航结合起来。

如今,从抢险救灾到精准农业,从渔业播报到危房监测,从共享单车到无人驾驶,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融合发展,“北斗三号”的应用推广和产业化进程将不断加速。

另外,作为一套具有高精度、高可靠、高保险的服务系统,“北斗三号”正在阔步走向世界。近年来,北斗系统在老挝、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家相继落地应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施工测量、机械作业、安全保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8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个海外中心—中阿北斗中心,在位于突尼斯的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总部落成运行,这对“北斗三号”在国际上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中国古代的“司南”作为四大发明而彪炳史册,如今的“北斗三号”正是我们新时代下的“司南”,也是我们中国人智慧的结晶。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有更多国家、更多用户使用北斗系统,助力“北斗”成为最闪耀的那颗星。(姚丁杨)

猜你喜欢

司南导航系统报文
女生奇夏揭秘系列之凤鸣中学神秘事件(十二)
基于J1939 协议多包报文的时序研究及应用
司南
CTCS-2级报文数据管理需求分析和实现
浅析反驳类报文要点
“瓢針司南酌”的考古和文獻新證
一种GNSS/SINS容错深组合导航系统设计
解读全球第四大导航系统
ATS与列车通信报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