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林芙美子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崛起

2019-10-22王燕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女性意识

王燕

内容摘要:林芙美子是横跨日本明治、大正、昭和的女作家,活跃于昭和时期,一生经历坎坷颠沛流离,当过女仆、下层工人以及店员等,饱尝了社会的艰辛,然而这些阅历也成为其文学创作的第一手材料。1928年以发表长篇小说《放浪记》崭露头角。1948年凭《晚菊》获得第三届女流文学奖,标志其小说写作手法的成熟。本文试通过分析林芙美子《晚菊》中女主阿欣的刻画探究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的崛起。

关键词:颠沛流离 女流文学 女性意识

林芙美子因幼年随继父四处流浪的记忆使其文学艺术创作风格与其他的女性作家大不相同。而且,林芙美子的作品大多取材于自己的流浪生活,因此日本文学评论界将她称之为流浪小说的代表作家。在饱尝社会黑暗和辛酸以及爱情婚姻不幸的她总是能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现女性特有的感觉,细腻地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

纵观林芙美子的女性文学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其笔下的女性大多是男权社会下女性话语缺失以及父权社会家父长体制下社会底层女性命运的悲惨和生活的辛酸,这与其现实生活中的漂泊不定和贫困是分不开的;其二,多描绘女性为争取自身的权益和话语权不断抗争,他们独立自主,不依附于男人,打破了传统“家制度”的束缚,渴望用自身的力量冲破藩篱获得自由。

正如前人所提到的那样,“从女性主体角度来说,女性意识可以理解为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定自身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二是从女性立场出发审视外部外部世界,并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真正的女性意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得思想得以解放,而处于边缘位置女性在这种思潮下,更加强调自己的生存体验以及感受,在当下社会文化语境认同下向世人展示女性特有的审美意识和精神世界。而笔者认为无论是女性意识或女权主义的发源国亦或是受到这种思潮影响的亚欧非國家,其女性意识的发展一定会在其原理的基础上形成各自国家本土化的女性意识。

《晚菊》的社会背景设定在战后,女主阿欣是一位年轻时就堕人红尘以卖笑为生的艺伎。现如今她已经56岁了,但依然风韵犹存,高贵优雅。因为年轻时积累了点儿财富,所以即使不出去工作也能维持体面的生活。一天,昔时的情人田部打来电话要与阿欣见面。田部是阿欣在茶馆相识的大学生,比她小20多岁,二战爆发后,田部不得不前往缅甸参军。战后,田部归来联系了昔日相好的阿欣,这使阿欣十分惊喜,沐浴更衣、精心打扮幻想着与其重温旧梦以解寂寞之苦。归来的田部褪去了往日的少年英姿,昔日的风光也消失殆尽。而且,张口就向阿欣借四十万,阿欣看透了他来的真正目的,暗自神伤,彻底失望,并油然而生一种鄙视心理。从整个的故事结构来看,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探究其女性意识的崛起。

一.《晚菊》中生命意识的书写

生命意识,是女性意识的基础。女性生命意识特质在于,作为人类存在的一个性别群体,她首先具有人的生存权利。由于她异于男性的生理机能以及她在男性中心文化社会的边缘地位,使其对自我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生存目的的思索更具有特殊文化内涵。文章中的阿欣自记事儿以来就知道自己没有亲人,5岁时被相泽夫妇收养,养父在阿欣上学的时候去大连做生意,之后便音信全无,颇有经商头脑的养母靠着做点小生意赚了点钱却嗜酒成性结识了一个赌徒而家徒四壁,19岁的阿欣被那个男人侵犯之后,离家出走,后来干脆做了艺伎来维持生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那个男权时代里,一个女性的悲哀和不幸。一个正值青春年少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的少女被一个无耻男性侮辱的时候,她仿徨无措不知去何处讨公道,只能接受残酷的事实。然而她并没有继续待在养母家忍气吞声去接受一切随之而来的厄运,而是选择离家出走。在这样一个男性中心文化社会的边缘位置的女性为了生存虽然沦为艺伎,但这充分体现了其自主独立,为生存不依附于男人的女性意识。而且在那个人人自危的战争时期,她显示了不输于男人的经济头脑。她不会像愚蠢的农夫那样把钱都在家里,而是利用战争时期空袭频繁以底价买下了一栋房子,经过一定的经济能力搞起了“房地产”和“贷款”的生意。阿欣作为战争时期的一名艺伎,她的经历是坎坷的,虽然地位低下但是她凭借着自己的生存意识在那个年代里宁静地生活着体现了她的与众不同。

二.《晚菊》中自审意识的体现

自审意识是女性意识的条件。自审意识是在女性自我意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理性思辨为特征的女性意识形态。“女人也会自欺,通常这种情况发生在他们否定自身作为自由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潜能,而去接受他者或是客体角色的时候。”这种自欺性在某种程度上湮没了女性的主体性,在女性的精神层面上造成损耗。在两性关系中,女性长期的从属地位,易于使女性产生对男性的依附心理、谄媚心理、顺从心里,这也是不利于女性自由发展的心理因素。阿欣在接到田部来信时心中一颤,不仅回忆起两人当年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还对当年那个风度翩翩的英俊美少年产生幻想,渴望与之再次坠人爱河。从这可以看出阿欣将一个空虚寂寞的女人为得到男人爱怜而不惜自欺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了迎接昔日爱人的来临并得到他的垂怜,她经历了多层工序来修饰自己年老色衰的容颜,脸颊几乎被按得失去知觉。“要显得比上一次分别是年轻一些才行。若是让他感觉我老了,那可就失败了。”“阿欣在年轻的时节,全身充满了金钱的欲望,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特别是饱经残酷战争的忧患之后,如今她感到没有男人的生活是空虚没有依靠的。”正如波伏娃的所说的“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究其根本可以看出,其实我们不知道女人原原本本是什么样子的,只不过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长成了男人所希望的样子。为了迎合男人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装饰自己,使自身渐渐退到从属地位,丧失了本真的自我。可是想象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当得知田部此次前来的目的是为了借钱而来,昔日青春洋溢的脸庞已被战争摧残逝去,并一再借钱,这时阿欣内心无比失望,一切美好幻想瞬间破灭,她不再相信眼前这个男人,心灰意冷。最后,顺手将田部年轻时的照片轻轻扔到烧得很旺的蓝火苗上,斩断了仅剩的卑微的情丝。

三.《晚菊》中审美意识的体验

审美意识是女性意识的提升。审美意识是人类意识中居于较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其发展程度也是文明进步水准的标识。女性曾经被排斥在历史的大门之外,同样被排斥在艺术的殿堂之外。但是二战结束后,西方的女权主义思潮与自由民主运动渐渐传人日本,林芙美子在此思潮的影响下,其笔下的阿欣虽年老色衰但却是具有现代女性的美丽大方、高雅知性之美。她不喜欢五十开外还要戴着项链,穿着花格裙子,上面还要再穿一个罩衫,头戴宽檐帽来遮盖皱纹;她不喜欢像妓女一样在和服的领口露出红色的内衬。她喜欢穿和服,在白色的丝巾领上罩一件蓝色的夹袍,然后再系上一条淡雅的博多腰带。她喜欢淡素的内衣,从不染指甲,而且每次与男人相会时,她总是按照艺伎界的规矩,刷好牙,清除酒气,因为她不想像落魄的老妪一样,她是一个女人。即使世道再乱,她的衣柜依然漂亮,考究的长火盆、繁茂得蔷薇花下将田部眼前的50多岁的女人映的更加富有女人味,甚至美过田部25岁为生活奔波的妻子。由于战争的摧残,所有人变了模样,但阿欣依然如当初一样美,貌似她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仙境。而在阿欣看来男人就像一件艺术品,颠覆了女人自始至终都是男人的附庸的角色。林芙美子笔下的阿欣不仅在审美方面有独特的理解力和感知力,更赋予了她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战争年代别样的超前意识和独特人格。

二战后由于民主运动的不断发展以及日本近代以来女性思潮的深入,一批女性作家深受其影响创作了大量女性题材的作品,其人物形象鲜明、各具特色,展现了思想解放下、文明进步背景下女性意识的崛起。正如林广泽老师在其文章中所提到的那样,女性意识在理论趋势和审美意识上,都必须摆脱自身的狭隘性与封闭性,力求做到“反映关于妇女身体,语言和灵魂观念”等方面着手,同时也要做到把他们放进他们生存的社会关系中去理解,从而开启一扇女人通向现实世界的窗口。

综上所述,从林芙美子的文学作品上来看,她是一个极具女性意识和女性关怀的作家,由于其细腻的表达手法、对女性独特的内心感知力以及深入地心理刻画创造了多个独特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而在《野菊》这部小说中更是鲜明地刻画了一个艺伎在战乱下,饱受欺凌却又风光崛起;遭遇危机却能绝处逢生;面临昔日情人的虚伪无情崩溃无奈,极受打击却又能果断斩断情丝的新时代女性特征。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解析女性意识的独有特征,通过对女性意识有了一定了解后,没有以男女性差的方式来突出文本,而是以女主人公阿欣在战争年代处事不惊、高贵优雅且独立经济能力等形象方面着手,来突显作者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崛起。

参考文献

[1]乔以钢.多彩的旋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水田宗子.日本现代女性文学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刘钊.女性意识与女性文学批评[J].2004(06)

[4]杨本明.林芙美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刍议[J].临沂大学学报2013(02)

[5]【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6]刘春英.日本女性文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7]「日本现代文学全集45——岡本かの子.林芙美子.宇野千代集」,筑摩害房1954年版,第418頁.

[8]林广泽.试论“女性意识”和女权主义文学批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猜你喜欢

女性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关于美狄亚身上存在矛盾的解读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论《致橡树》中女性独立意识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