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10-22田蕾
田 蕾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模式的加剧,导致脑出血等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该类疾病的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等特征,将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2]。帮助患者给予手术治疗的同时,还需加强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其中临床护理路径是从住院至康复出院进行护理干预,为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次研究共选择了脑出血患者82例(2016年5月10日至2017年6月10日),对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选择至我院就诊的脑出血患者共有82例,时间段为2016年5月10日至2017年6月10日,所有患者的疾病均获得了明确的诊断。
分为两组(n=41,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常规组:23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55岁为最小的年龄,78岁为最大的年龄,(65.39±2.10)岁为平均年龄;出血部位:12例基底核与内囊,10例外囊,8例脑叶,6例丘脑,5例其他部位;发病时间最短的1.5 h,最长的15.5 h,平均(7.68±0.85)h;22例开颅血肿清除术,19例脑室钻孔引流术;实验组:22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55岁为最小的年龄,77岁为最大的年龄,(65.88±2.16)岁为平均年龄;出血部位:13例基底核与内囊,11例外囊,7例脑叶,5例丘脑,5例其他部位;发病时间最短的1 h,最长的16 h,平均(7.56±0.78)h;24例开颅血肿清除术,17例脑室钻孔引流术。将两组的基础资料进行对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
1.2 方法。常规组:选择传统的护理模式,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给予简单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等。实验组: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①将护理路径表制定:组建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科室主任、主观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等,并依照该类疾病的护理标准进行护理内容的制定,包括对患者进行入院指导,基本检查与治疗措施,饮食指导,心理指导,出院健康宣教等。②护理方案的实施:对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依据表格的各项措施进行护理 干预,责任护士加强临床检查、健康训教、功能康复等干预,副主任护师、护士长、责任护士等负责每日对患者进行查房,对其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找出来,对护理方案进行适当的整改。
1.3 观察项目: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选择我院自制的健康知识调查量表分析两组的康复知识掌握情况,由护理人员当场派发至每位患者的手中,并当场填写完成后上交[3-4];对比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选择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越佳[5]。
1.4 统计学方法:将两组脑出血患者的基本资料记录至SPSS21.0的软件中进行处理,知识掌握率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比较,若组间的数据差异显著,可选择P<0.05表示。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知识掌握率:表1知晓,实验组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康复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知识掌握率对比
2.2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2知晓,护理前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3 讨 论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价(,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价(,分)
脑出血病情较为危急,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病情发展较快且发病较急。选择传统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则单纯对医嘱进行执行,导致护理工作十分机械性,无法对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服务[6-7]。
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其属于近些年来临床上出现的一类新兴护理模式,应将护理路径表格建立,并给予护理服务流程,较多关注患者的本身,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加强多个方面的综合护理指导工作,包括入院指导,基本检查与治疗措施,饮食指导,心理指导,出院健康宣教等。该类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有计划、预见性执行护理方案,便于将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8]。结果得知,实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康复知识掌握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验证了上述的言论。
综上可知,对脑出血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便于将住院时间缩短,减少住院费用,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