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精细化护理体会
2019-10-22魏艳艳
魏艳艳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 南京 211100)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近年来,人工耳蜗手术已普遍应用于临床[1]。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成功不仅对手术医师的技术有要求,围手术期对患儿的严格细致的护理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为保证耳蜗植入术的成功进行以及患儿言语和听力功能的恢复,对患儿进行精细化护理,可促进人工耳蜗植入术取得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男23例,女7例;年龄1~8岁,平均(4.03±0.53)岁;对照组:男24例,女6例;年龄2~7岁,平均(4.05±0.51)岁。全部患儿术前经过听力学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双耳均未引出耳声发射,中耳及内听道均未见异常,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对患儿的生活照顾、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内容。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包括①术前心理护理:在病房张贴儿童画,布置儿童游乐园,帮助患儿尽快熟悉环境,应根据患儿的接受程度采取合适的交流方式与患儿沟通交流,了解患儿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况,在以便于护理工作的实施;②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了解家长的期望值,向家长介绍人工耳蜗手术的相关知识,告知家长应做好长期语言康复训练的准备,要让家长有适当的期望值,正确看待人工耳蜗手术,才能有满意的效果。③手术护理:手术在层流手术室进行操作,术前做好监测和消毒;精确麻醉剂量,轻轻摆放患儿于手术台,注意手术期间头部和肢体的保暖,以及眼睛的保护;④术后护理:熟悉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发症的相关症状和体征,多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情况,观察患儿有无感染、面瘫、眩晕、呕吐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对患儿的巡视和安全措施管理,预防患儿出现撕抓伤口、脱针、坠床等不安全时间;应保证患儿身边有人,在允许的情况下可怀抱患儿,提高患儿的安全感。⑤出院指导:嘱家长术后1个月来院开机编程调试,加强与家长的心理沟通。术后要正确使用和保养人工耳蜗。两小组采取相同的护理疗程,持续护理7 d。
1.3 观察指标。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患儿配合度较好,心理状态良好无不良情绪产生;②有效:患儿偶尔哭闹,但经护理后,均有所缓解,心理状态较好;③无效:患儿配合度较差,哭闹严重,经常出现恐惧、抗拒等不良情绪。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并发症观察统计头晕、恶心、面瘫的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满意度采用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将60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患儿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计量资料采用()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t检验;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率属于计数资料,采用%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χ2检验,结果显示,P<0.05,便形成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 [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研究组出现恶心、头晕各2例,对照组出现头晕5例,恶心4例,面瘫1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4/3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率的比较:研究组满意18例,一般11例,不满意1例;对照组满意11例,一般7例,不满意12例。患儿家属满意率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现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蜗作为治疗耳聋的重要方法[2-4],其主要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
精细化护理模式是基于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患儿的基础情况,对其实施的全方面优质护理干预,可全面提高护理水平,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5]。此项试验中,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和患儿家属满意率分别为90.00%(27/30)和96.67%(29/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4/30),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在围术期精细化护理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患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可以被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