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西北杏扁增产增效技术途径探索与实践
2019-10-22李悦有檀海斌兰印超
李悦有 檀海斌 兰印超 吕 玮
(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50051)
杏扁作为一种经济树种,可以加工开口杏核、脱衣杏仁以及杏仁饮品等营养保健品,且其副产品可生产出杏脯、果丹皮、活性炭等附带产品,使杏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大大提高,为促进农业经济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由于杏扁抗寒、抗旱、耐瘠薄、易管理,在河北省北部浅山丘陵的干旱地区,杏扁已成为当地栽培的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截至2016年,河北省杏扁种植面积已达17.64万hm2,总产量已达3.33万t,单位面积产量达0.189 t/hm2。其中,张家口市和承德市是河北省杏扁主要种植区,这两个地区杏扁种植面积占全省种植总面积的95%以上。张家口市集中在宣化区、蔚县、阳原县和涿鹿县,承德地区集中在平泉县、滦平县、丰宁县、宽城县和围场县。由于张家口市和承德市是河北省燕山—太行山片区主要贫困区,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有8个在这两个地区,干旱寒冷是这两个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因此当地政府对杏扁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且随着杏农的栽培管理技术不断提高,使得这两个地区的杏扁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不断提高。
1 实施地概况
2016~2017年,在张家口市下乡扶贫期间,帮扶村均有杏扁种植。当初是因为旱地种植粮食产量无保障、旱地改林地财政负责投入并有补贴,因此农户将旱地改种了杏扁,每年可以获得一定的林地补贴。旱地改种杏扁后,杏扁普遍存在“两无一少”现象,即“无管理、无投入、产出少”,种植了10多年的杏扁,有的长成“灌木丛”,有的长成“小老树”,产量低,收益低。
1.1 杏扁长势。对阳原县朱家庄村长势较好的杏扁进行了田间调查(2003年种植),种植品种为“优一”,平均株高228.2 cm,主干高58.2 cm,主干直径7.8 cm,主干周长27.0 cm,树冠高度170.0 cm,树冠直径240.9 cm,骨干枝数3.4个,树形多为自然杯状形,总体上长势偏弱,很难形成丰产植株体(详见表 1)。
表1 杏扁树长势状况田间调查
1.2 杏扁地养分测定。对朱家庄村杏扁地的土壤进行了检测,其中杏扁林地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低于种植大田作物的土壤,分别低30.95%、22.36%、86.23%和53.67%,土壤pH值杏扁地与大田地基本接近(见表2)。杏扁地土壤中的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和有效锌明显低于大田作物土壤中的含量,分别低16.22%、16.97%、17.08%和 40.18%(见表 3)。
表2 杏扁林地与大田作物土壤相关成分含量比较
表3 杏扁林地与大田作物土壤主要金属元素含量比较
1.3 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投入,这是造成杏扁树长势缓慢、收益较低的主要因素。具体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品种较单一,多数为“优一”、“龙王帽”等老品种,缺乏“丰仁”、“优仁”等新品种的更换。②种植嫁接后靠自然生长,个体长势差异大,造成单株产量差异较大,产量低而不稳较为普遍。③授粉树配置不合理,有的未进行授粉树的配置,授粉期无人为干预授粉,坐果率低。④嫁接和修剪不到位,有效枝条少。⑤自栽种以来未进行施肥浇水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肥水不足,长势较弱,雌花败育(俗称空花)现象严重。⑥普遍处于自然生长状态,没有栽培管理措施,没有资金投入,仅靠林地补贴维持。⑦花期、幼果期冻害出现频率较高,应对措施效果差,常造成坐果率偏低。⑧病虫危害严重,采取防治的措施少。
2 小管出流技术示范
针对朱家庄村杏扁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小管出流等方法,开展了相关技术示范,重点解决了水肥施用问题,使困扰多年的“瓶颈”得以突破,主要做法如下:
2.1 技术示范。该技术示范地块形状为类直角梯形,面积为2 hm2,株距1.5 m,行距4.5 m。最近的灌溉管道位于地块东边15 m处,水源为北边蓄水池,蓄水经过水泵提升至管道,可直接灌溉。蓄水池蓄水量为200 m3,水泵型号为200QJ32-39,额定出水量为32 m3,变频设置管道内压力为0.8 MPa,用于大棚蔬菜、林地和其它大田作物灌溉使用,水量充足。
2.2 参试设计。根据设计规范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如下设计参数,见表4。
表4 杏扁小管出流参数设计
2.3 灌水器的选择及管网布置方式
2.3.1 灌水器的选择。根据目前国内灌水器的种类和水力性能,拟选用流量为30 L/h的稳流器,在水头压力6~40 m时,出水流量恒定为qd=30 L/h,现有管道压力为0.8MPa,即水头压力约为8 m,满足小管出流灌水器使用要求。
2.3.2 管网布置。设计地块管网由以下各分支组成:蓄水池→加压提水设备(水泵、变频器)→主干管→支管→毛管→稳流器。设计地块内毛管布置采用单行布置的方式,布置方向平行于树行方向,1行树布置1条毛管,每1株树安装1个稳流器,稳流器的安装方式是在毛管上打孔,直接插入。稳流器另一端安装跳管,引水至树根部。该项目地块共分为2个小区,每个小区各为1个单元,单独控制。各单元的组成:单元首部(排气阀、控制阀门、过滤器)→支管→毛管→稳流器。每个小区控制600棵杏树,小区总蓄水量Q=600棵×30 L/h=18m3/h。支管道选用φ63PVC管道,经济流速取2m/s,φ63PVC管的流量为18.5m3/h,满足使用需求。
2.4 技术实施效果。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美国),对滴水施肥(3次)的杏扁和未滴水施肥的杏扁进行田间检测,净光合速率分别为21.083 umol/m2·s和19.634 umol/m2·s,提升了7.38%。单棵鲜果重、杏核重、杏仁重分别较对照增加37.9%、24.7%和30.1%,出仁率提高了1.9%,单棵树杏核产量和亩产量分别增加了64.3%和64.2%(见表5)。可见,通过小管出流等技术措施,对杏扁进行适度施肥和浇水可以大幅度提升杏扁产量。
表5 施肥浇水杏扁产量性状表现
2.5 加强田间综合管理。为了进一步提升杏扁产量和效益,在解决水肥施用问题后,还需加强其它田间管理。
2.5.1 优化品种。对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的品种,还有未嫁接的杏树,于春季在各大主枝及侧枝上嫁接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高的品种。通常采用插皮接或蜡封腹接法,对接后未成活者,保留其上萌枝,待其长到一定粗度,8月上旬采取芽接补接。
2.5.2 合理配置授粉树。一般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的比例为4∶1或5∶1,采取人工授粉等技术提高坐果率。实践证明,“龙王帽”、“一窝蜂”2个品系(含“丰仁”、“超仁”、“国仁”、“油仁”)皆可以“白玉扁”作为授粉品种。盛花期喷0.3%的硼酸,可将坐果率由5.5%提高到11.2%。人工授粉可提高坐果率2~4倍,1hm2放蜜蜂2.5箱,可提高产量39.0%~66.0%。
2.5.3 合理整形修剪。采用自然圆头形或疏散分层形。原则上主枝不要多,层间要大,阳光能进入内膛,小枝组多,大枝组少。
2.5.4 防止霜冻。寒冷地区杏扁花期及幼果期易遭晚霜冻害,因此在发展大杏扁时注意选用优良抗冻品种,同时结合实施花期熏烟、配合追肥进行解冻后灌水以降低地温等措施,还可根据天气预报,给树干涂白或发芽前枝干喷布50倍石灰乳。
2.5.5 加强病虫害防治。采取科学的营林措施,加强病虫害监测,发现病虫害及时除治,可预防病虫害的发生。一般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1~2次,可防治各种球坚蚧;喷施50%亚胺硫磷1 000~1 500倍液、40%对硫磷800~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可防治杏星毛虫及舟形毛虫。
3 结束语
冀西北是河北省生态条件较为脆弱的地方,干旱少雨、土壤贫瘠等自然条件制约着当地农业的发展,种植杏扁是符合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为此,借助精准脱贫的契机,加大相关投入,下大力气加强杏扁林地的综合治理,改造和提升现有杏扁的品质和产量,提高综合效益,为精准脱贫成效的巩固和提升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