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观察
2019-10-22张文龙
张文龙
(陕西省西安市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2)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深静脉血液的异常凝结引起,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之后,患者卧床时间长,加上手术创伤和凝血功能存在一定的异常,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2]。如果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未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可引起死亡,本研究分析了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7月的100例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组,介入治疗组年龄23~68岁均(56.55±4.28)岁。男性28例,女性22例。常规治疗组年龄22~69岁均(56.46±4.31)岁。男性29例,女性21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组给予一般治疗,密切观察患肢的血供和足背动脉的搏动,对侧肢体比较肿胀,颜色和皮肤温度,指导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多喝水,吃低脂肪,高纤维蛋白的食物,降低血液黏度。遵医嘱正确使用抗凝,溶栓,解聚药物,并避免在静脉输注期间在同一肢体上重复穿刺,合理使用医用弹力袜。
介入治疗组开展介入治疗干预。选择IVCF滤器,经健侧股静脉入路,将滤器顶端置入在右侧肾静脉下1厘米左右,置入后导管造影进行肺部动脉探查,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血栓完全溶解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患侧和健侧周径差;低氧血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15.0软件,t、x2分析用于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满意度
介入治疗组的满意度是50(100.00),常规治疗组则是39(78.00),P<0.05。
2.2 生活质量、患侧和健侧周径差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患侧和健侧周径差接近,P>0.05;治疗后介入治疗组生活质量、患侧和健侧周径差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患侧和健侧周径差比较(±s,分)
表1 生活质量、患侧和健侧周径差比较(±s,分)
组别 n 时期 患侧和健侧周径差(cm) 生活质量介入治疗组 50 治疗前 5.13±2.71 61.21±3.8 3治疗后 0.56±0.12 95.21±3.50常规治疗组 50 治疗前 5.15±2.75 61.57±3.55治疗后 2.45±0.56 82.25±3.23
2.3 血栓完全溶解的时间、住院时间
介入治疗组血栓完全溶解的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介入治疗组血栓完全溶解的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4.34±1.22小时、7.27±1.21天。常规治疗组血栓完全溶解的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3.21±1.52天、8.27±2.61天。
2.4 低氧血症发生率
介入治疗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更少,P<0.05。介入治疗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是1(2.00),常规治疗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是9(18.00)。
3 讨 论
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病情危重,如何降低术后血液粘度,改善凝血功能,快速溶解血栓是临床治疗的关键[3]。
本研究中,常规治疗组给予一般治疗,介入治疗组开展介入治疗干预。结果显示介入治疗组满意度、生活质量、患侧和健侧周径差、血栓完全溶解的时间、住院时间、低氧血症发生率和常规治疗组比较均更好,P<0.05。
综上,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干预效果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