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浅析

2019-10-21全烽岐

北方音乐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

【摘要】大专院校音乐欣赏课程的开设,旨在促进大专院校学生音乐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健全,促进大专院校学生的情感体验健全,帮助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树立正确的品格,完善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我国大专院校音乐欣赏课程设置已趋于普遍化,教学体系和师资力量的配置也日趋完善,但与此同时,随着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开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如教学认知的偏差、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学内容的陈旧等,成为阻碍大专院校音乐欣赏课程良性发展的阻碍。本文以大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中呈现的问题为导向,聚焦课程的优化和良性发展,提出针对性解决建议,希望能为该课程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大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一、大专院校设置音乐欣赏课程的重要性

(一)心灵陶冶,促进情感完善

音乐欣赏是一种具有丰富人文情怀和历史情怀的通识类选修课程,在大专院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到扩展学生视野,丰富完善素质教育内涵的重要作用。对于大专院校学生来说,音乐欣赏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底蕴,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在历史层面、人文层面,促进多学科间的融合发展。例如,爱国歌曲《绣红旗》在音乐情感方面给予中文课堂、历史课堂知识以有力补充,使学生从音乐视角感知爱国主义情怀。音乐欣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多维度认知,同时也完善了现实世界中的音乐盲区,音乐欣赏课程在潜移默化中给大专院校学生传达出柔美或激昂,低沉或昂扬的声音感知,与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异曲同工。在当今社会中,情感完善对健全人格的养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在学习生活中,还是走出校园的工作中,情感完善与人格完善都是树立正确健康人生观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完善的情感,促进学生走出校园后职场生活的顺利过渡,对大专院校学生平稳过度职场生活,完成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有良好作用。

(二)情操培养,激发素质养成

音乐欣赏能力是一种需要认真学习和外在正确引导的素质能力。音乐欣赏课程为学生提供一种面对困难、排解压力的有效途径,在音乐素质养成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的倾听、模仿、练习、创作等方式感知音乐中的喜怒哀乐,体会各种情绪是普遍存在的,对生活中的情绪反应有正确的认知。通过音乐欣赏的途径排解愤怒、缓解压力,把音乐作为一种沟通途径,搭建工作生活与压力释放的桥梁,在课程中和课后形成音乐素养,推动全社会对压力释放的新途径,营造和谐有序、舒缓平和的校园氛围和社会氛围,推动和谐社会、健康心理的建设。音乐欣赏课程提供一种心理舒缓的有效解决方式,在心理疏导中也有较好应用,在大专院校开设该门课程,是系统性人格塑的一部分,对健全人格养成有很好帮助。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在教师的教学中,感受中外文化的博大精深,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激发素质养成。

二、大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认知偏差

正确的教学认知是师生之间达成目标统一体,促进学科实现知识有效传播的重要前提。在大专院校中,音乐欣赏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对于大专院校学生来说,更多的扮演学分补充的角色,对于重视程度和结果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大专院校学分设置不严谨、考试考核不规范、形式主义都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对于授课教师来说,课程教授好坏与职务晋升、薪资待遇等关系自身利益的因素联系甚少,对于选修课程来说,投入的精力更是有限,加之学生的学分主义思想,造成授课教师授课态度、授课质量以及授课结果要求相对宽松,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达成存在偏差。与此同时,音乐欣赏是多学科知识交叉的学科,包含历史、人文等知识背景,单一的音乐学科知识是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师对教学目标达成方式认知的偏差,造成课程知识结构的片面、单一、系统性弱,对学生的共情性的产生有较大的影响。学生认为音乐欣赏课程是单一的学科知识,会造成课堂学习中学习缺乏联想性和系统性,变成单一的音乐赏析,课程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教学方式固化

教学方式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知识传递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学目标很好实现,对于大专院校音乐欣赏课程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学生对于音乐欣赏方面的需求,造成传统教学方式的课堂上学生精力不集中,学习其他学科或逃课现象的出现。互动式教学、共情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以及慕课等新教学方式是音乐欣赏教学方式的发展方向。教师自身的知识局限性,有时成为教学方式固话的原因,例如,互动式教学中学生提问,教师会因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知识局限而无法回答,造成互动式教学无法顺利进行,有些教师也因为该原因选择“一言堂”式教学方式,以避免教学中产生的尴尬,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质量。有些教学方式固化是由教学任务重而课程设置少造成的,音乐欣赏作为选修课,课时有限,在较短的课时中应用比较费时的新教学方式显得不切合实际,与教学任务相比,教学形式显得不那么重要。知识的传递量与知识的传递方式这种应试教育产生的畸形思维惯性造成了一些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普及性差,固化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三)教学资源老旧

教学资源是教育内容的载体,教学资源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融入新的价值理念和时代精神。新时代,授课形式的多样化,新知识的冲击使得学生对陈旧的音乐教材和课件产生反感,经典的保留更应该伴随着新时代、新作品的加入,去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时代的主题,更是音乐欣赏课程应该遵循的原则。中外、古今欣赏内容的不断更替变换、经典与流行曲目的随时更替,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增强课程的代入性和时代气息,一节与时俱进的音乐欣赏课程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教材审批速度慢,校本教材推广困难,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效率高,造成了学校教学资源老旧的现象越发凸显。教师教学责任心不足,在教学实践中,老旧教案成为教学内容老旧的重要原因。在信息社会中,这种责任感的缺失与教学评價体系、教师待遇等重多因素相关,教学资源老旧看似教学资源本身的问题,实则教育体系重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从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待遇、教师培训、教育资源审批等多渠道共同解决此问题。

三、大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中问题解决措施

(一)树立正确认知理念

对学科的正确认知是达成课程目标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偏差的目标导向会使学科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有时甚至会与发展目标背道而驰。大专院校的学生学习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学习生活中树立大专院校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种正确的引导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很难在课下实现。因此,在课堂中将这种教育理念用课程讲授的方式与知识同步输送给学生是一种可行的途径。在大专音乐欣赏课程中,正确的认知理念需要师生同步树立,对于教师来说,正确认识该门课程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在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职称评比等一系列利益面前如何权衡时间分配,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师者之心加以权衡,同时,教师评比制度的规范性、公平性、一票否决制度的落实都激励着更多教师将教学重新摆在教师生涯的首要位置。学生方面,学分至上的思想风气需要学校的正确引导,制度健全、评比公平的学分绩点考核体系的落实,考核考评体系的科学化、系统化等一系列促进学生丢掉唯学分至上的陋习的方式亟待落实。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来实现,一个真正实用主义的音乐欣赏知识课堂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二)开发多元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教学活动中起到沟通学生和教师之间桥梁的关健作用。教学方式的单一是教师教学活动安排的失当,是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特点安排组织教学的体现,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先进的教学方式需要学校组织教师集体研讨、校外学习交流,也需要教师自身不断积累、总结开发。创新精神是教师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在新时代,信息量巨大的背景下,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靠学分、点名是远远不够的,教学活动的真正目的是育人,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程真正学懂、弄通,并在今后走出校园的生活、工作中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人文素养加以储备,这才达到了音乐欣赏课的真正目的。就音乐欣赏课程而言,学生身临其境的感知是音乐欣赏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在课程安排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动式学习,课下的收集资料、了解知识背景、课堂讨论、创作等形式,增加了课程的互动性和体验感,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真正形成。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为日后离开教师引导的独立欣赏、音乐素养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多元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创新,大胆尝试,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新教学之路。

(三)优化更新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陈旧是众多学科普遍存在的问题。教材的更新不及时有其客观的原因,但教师不能因此而放弃对自身授课内容的更新,信息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量巨大,资源的共享性、开放性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备课资源,教学平台、优秀课程的参观学习都是最新授课资源的获取渠道。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也要不断更新,固化的重复的教学内容是教师责任感缺失的体现,学校应针对这一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对教案的更新程度有制度要求,在源头上杜绝几年一本教案事件的发生。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监督权力,一旦发现陈旧内容过多可向教务处提出,对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行有效监督。集体备课、外出学习、网络学习等形式可以為教师提供大量补充新教学资源的素材,国外优秀教材的引进、自主校本教材的推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部教材审批缓慢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最贴近当下实际的最新教学资源。学生与教师互换角色,学生自主备课,用学生视角讲述课程也是音乐欣赏课程中补充新素材的有效方式,缓解教师的主观知识局限性,不仅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启发。

参考文献

[1]甘海燕.浅谈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的现状和思考[J]. 大众文艺,2010(2).

[2]魏娜.对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思考[J].职业技术,2015,16(8).

[3]刘莎莎.高职院校音乐赏析课教学方法分析与探讨[J].艺术科技,2018(3).

作者简介:全烽岐(1982—),女,朝鲜,铁岭,研究生,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大专院校音乐欣赏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大专院校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试论大专院校教学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划分
浅谈大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方法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