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教改之路

2019-10-21梁美凤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师生新课程交流

梁美凤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育观念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和教学的发展方向,制约着教育目的和教育手段的运用。在不同的教育观念影响下,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方式自然而然的受教育觀念的支配和影响。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创新精神为主体新课程的实施以来给广大教师、学生带来了新的朝气。我校在肥城市教育局领导下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沿着改革之路我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

改革的初期,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进行创新教育,我改变思想,打破以往的教学常规、学习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把课堂变得既生动又活泼,在不断改变的同时自身的素质也在提高。创新教育的实施让教育进行了升华,将教育变为一门艺术,使教育不再枯燥、乏味。我在这种理念的带动下,结合众人的智慧,加之自己的见解在教育教学中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的主导地位。带给教育的是一种创新,更是带给教师的一次创新,一次教育。其次,新课程理念倡导师生互助、和谐。以往的教学,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在课堂中教师没有将所有知识释放出来,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在讲台上一节课不间断的讲解。新课程倡导的师生互助带给教师的是一种“说”的解脱,教师不再将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把他们看作是可以交流的朋友,打破了教师难以接近的局面。课堂的和谐更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气息。教师不再唱独角戏,通过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了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及把握重难点程度,让教师在课堂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互助交流中获取知识,带给教师的是一种全新教育教学模式。

改革的适应阶段,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教师更多的交流平台。教师的交流为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创新教学提供机会。教研活动、讲课评优、说课比赛、评课演讲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本学校开展,没有将其中好的教育教学方法透支,而且别的学校的好思想也打不进来。好的公开课也是及个别教师听讲,大部分教师望而兴叹。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带给我的是更多的交流平台,新课程理念中将教学活动分化、细小,采用更多的形式让教师学以致用,补给己短。并且在网络资源中更多的提供了所有教师交流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舞台。最后,新课程减轻了教师的压力。考试是教师法宝,对于教师来说,并不愿意用考试来压榨学生,那样教师压力过大。新课程让教师变压力为动力,不再以名次标教师,带给教师全新的一种新理念。

改革的中期阶段,教学教学改革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要求学生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由原来的单一学知识变为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解脱出知识的枷锁。学生作业不再多,书包也轻便了许多,任何学生发展并不一样,学习好的体育不一定好,学习差的艺术细胞很浓,所以要求带给学生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其次,新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了合作空间。以往的课堂没有说话的,没有大胆发言的,举手的也不多。新课程的改革提出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供了展现的机会,带动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快乐地获得知识。小组的合作带动着不爱说话,不爱表现的学生,也使他们改变自己。给学生多一些交流,让学生大胆的在课堂上主动与教师交流,使学生思维开放,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学习知识。学生不再害怕老师,让老师觉得学生不再是学不会的,新课程带给学生自由展示的空间,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能够立足。再次,新课程改变了考察学生的标准。分学生的命根,考试成绩作为考察学生的标准已经成为历史,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以高分自豪,以低分自卑。使学生失去学习知识动力,不再认真的学习文化知识。现在新课程当中标准的改变,不再区分优生和差生,能够使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其他方面的锻炼。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使学生能力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新课程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教育。最后,新课程为学生创造了有力的学习环境。有力的条件不如好的学习环境,在新课程这个大环境下,学生能够积极的为自己创造学习、锻炼的机会。新课程带给了学生有力的的学习环境。

总之,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带给我们的很多,教师、学生在改革的实施中都受益匪浅,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我们师生都有很大的进步。让我们广大师生感觉到新课程带着新的朝气。

猜你喜欢

师生新课程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麻辣师生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