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小学数学教材结构 提高数学计算教学成效
2019-10-21郭逢均
郭逢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要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能力的培养,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一、践行新课标理念的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
通过系统分析、了解并掌握了我们所使用的教材编排结构后,我们发现: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在数的认识与计算(数与代数)这个版块。要实现数学教学的四维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必须通过数的计算教学而获得成功。而且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试卷90%都放在考核计算能力这方面。因此,怎样提高数学计算教学的时效性,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破解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第一,熟悉小学数学教材结构,全面了解小学数学知识内容体系,有利于消除老师的畏难情绪。
这是一个全局意识,认识高度的问题。数学教师只有全面熟悉各年级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接受某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任务后,才能很快知道自己所教学年级的知识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位置、作用,才会在自己的工作中有目的有意识的加强某些知识点的教学。发现问题知道该补习哪里,巩固拓展是为后面学习做铺垫。
综合来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不外乎就是利用整数(自然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相关的简单的數学问题。就连后面学习的面积、体积、统计等内容,其实也是前面这几种数的相关计算的延伸与拓展运用。
近年来,教师流动频繁,新教师各种不熟。只有教材培训到位了,思想认识到位了,才可能轻装上阵,消除畏难情绪。
第二,熟悉教材编排体系,认识其呈现知识的螺旋渐进规律,这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中着眼于几个关联的知识点各个突破,循序稳进。
如教学整数(三位数)加减,要用一二年级两年的时间来进行:从一年级的10以内加减,到11~20以内加减,再到100以内加减,最后到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加减。中间还设置了表内乘除法等其他数学知识。我们掌握了这个规律后,就要明确一定要一步一步教学牢靠,方能走得稳健长远。计算教学,尤为如此。如果10以内的加减学生都不熟悉,20以内还必须数小棒,那么100以内的加减教学就一定会非常吃力了。
第三,掌握教材的结构特点,认识教材呈现知识由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获得成功体验,进而热爱学数学。
例如三年级上册的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教材先展示的就是一位数乘两位数(例1),有插图,而且是与整十数相乘(20X3=),只需迁移前面的知识,很快就能口算出得数。接下来的例2是稍稍难一点,是不进位乘法(13X2=),也配有插图,只要按照图中小朋友的提示思考,也能较快的口算出结果。等到教学例4、例5,就上过渡升到笔算进位的高度了。从例1到例5,还有后面高年级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体现的都是从口算到笔算,从不进位到进位,从易到难的这么一个特点,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很高兴的事。如果老师、家长看见学生的成功(会口算,甚至会笔算这类乘法),言语上鼓励鼓励,学生就会更加爱学习的,不是么?
第四,西师版教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突出“探索问题 试一试(或议一议、说一说) 课堂活动 巩固练习”这样的编排,这对计算教学非常有利。
教师要充分认识并体会到教材的编排意图,自觉在这四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探索问题环节,教师应创设性地提出问题,指导启发学生共同积极参与,找到并总结出解决问题方法。说一说(试一试)环节其实是现学现用,加深印象。接下来课堂活动环节是为了调节气氛,主要体现学生合作学习,运用新知识新技能。巩固练习中的题目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拓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的例1时,我们就应在探索问题环节指导学生探索总结出有加(或减)和乘情况下,要先算乘,再算加或减;然后抽查学生说一说、试一试;再组织完成课题活动;最后选择性的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五的部分题目。
通过抽学生上台板演评比格式(脱式计算)、开火车式说运算顺序多种教学活动形式的交替运用,可以克服机械单一的反复做题带来的枯燥感,使学生在活动中愉悦地感受计算的快乐,学习的乐趣。五年级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六年级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也应如此。
把握了小学数学教材的结构和知识体系,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教学和后面将要进行的教学非常有帮助。可以让教师在教学时显得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还可优化计算方法,触类旁通,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提高计算教学成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获得成功的愉悦感。
三、探索高效的数学计算教学方式和方法
还需教师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充分运用班班通、教育智慧云平台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及手段辅助优化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就是小学阶段的数学计算教学主要内容。因此,我们要确保学生牢固理解并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的方法,锻炼学生快速口算能力和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还要教会学生使用现代计算工具和设备自主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其实计算教学,还体现在解决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之中,涉及到很多方面。学生计算(口算和笔算)能力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体现了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
科学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勇于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要充分运用班班通、教育智慧云平台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及手段,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教学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