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2019-10-21陈秀红
陈秀红
一、前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它关乎着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需要各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学校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育的源泉。一般在学校教育当中,更倾向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在家庭教育当中,更多的是给学生信任与关怀,这份成长的关切是任何教育都不可替代的。
考虑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力量,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当前小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通过学校和家庭的相互监督、相互合作,从而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本文针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展开分析研究,分析当前小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挖掘,并且进一步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为培养新时代良好青少年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
1.学习习惯方面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守时习惯
小学生能够按时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比例仍然比较少,部分学生无法按照老师的要求准时完成作业内容。这种现象在低年级的小学生身上更为常见。
(2)勤奋学习习惯
老师一般会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然而很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意识,往往无法再缺乏老师监督的情况下自主学习。此外,部分低年级学生甚至没有准备好上课需要用到的课本和文具,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且在课堂上存在参与度低的現象,仅有少数的学生愿意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3)诚实守信习惯
考风考纪方面,一些低年级的学生不自觉遵守考场纪律,仍然需要监考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督促和加强教育。
2.卫生习惯方面
小学生的卫生习惯也需要关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主要关注学生的饮食卫生和节约粮食两个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吃饭前洗手注意用餐维数,但是却存在很严重的浪费饭菜现象,也有学生挑食,对于不喜欢的食物直接不吃浪费。这种现象说明一方面我们要教育孩子注意用餐卫生,另一方面更加要教育孩子们爱惜粮食、节俭用餐。
(2)卫生习惯
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做到爱护环境卫生、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会破坏和可能破坏环境卫生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小。
3.举止行为方面
举止行为习惯也是小学生重点关注的内容。
(1)文明礼仪习惯
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做好文明待人,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在爱国礼仪习惯方面,有极少数的学生没有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在师长礼仪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在遇到师长时没有主动问好。在同辈交往礼仪习惯方面,部分学生不能完全做到和同学朋友相处时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2)社会通行习惯
主要从交通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在交通行为习惯上,大部分学生能够靠右行走,遵守交通规则。然而,我们也发现,少部分学生不懂交通规则,闯红灯的现象偶有发生,同时也会在人行道上骑自行车,影响交通秩序。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1.制定合理的行为规范
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需要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通过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在指定规则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在兼顾育人价值的同时,注重管理的价值。因此,在指定活动规则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不能仅仅关注规则对维持课堂纪律的目的,在学生身心发展可接受的范围内,制定合理的规则,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从规则中发现道理。
通过合理的规则,让学生明白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个人以及集体均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秩序混乱的情况,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
2.以激励引导学生遵守规则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因此在培养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应该让正确的行为习惯得到积极的反馈。
研究表明,进行积极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对不良行为的改正。激励机制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制定规则的过程总,需要引入一些激励的措施,对于表现良好遵守行为守则的学生应该进行正面的表扬和鼓励,并且要学会从目光接触、点头拥抱等方式去与学生进行接触,实现激励的目的。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同样也可以采用激励的策略,让他向表现良好的同伴学习,并且在改正行为后,教师对其进行表扬。
比如,在郊游过程中,对于遵守游玩秩序的同学,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以此激励到处喧哗的学生,若喧哗的学生能够纠正自己的行为,则老师可以予以表扬和奖励。再如在食堂中,教师提醒学生不要浪费粮食,对于节约粮食的同学可以进行口头表扬,以此激励浪费粮食的学生。
3.利用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正面的,积极的,它能够激励学生朝着这个方面努力。在制定规则时,教师应该事先对规则进行讲解,做好自身的示范,并且在后续的活动中关注认真遵守规则的学生,将其作为榜样给其他学生学习。此外,榜样还可以是生活中遇到的人,也可以是动画片中的角色。只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就可以在心中对这些榜样形成学习的思想。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教师是学生接触较多的个体,因此教师在日常中应该注意好自己的一举一动,避免出现违规行为,在一点一点的行为中做好榜样。
比如,教师可以引用动画片讲述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明白如何做,并且教师可以定期表扬行为习惯良好的同学,设置“行为规范之星”等称号颁给行为习惯良好的同学。
四、结语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根据调查分析,我国小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在学习习惯方面,不自觉、不按时完成作业等问题较为严重;在饮食卫生习惯方面,存在浪费粮食,不注重饮食卫生等问题;在社会行文方面,不遵守秩序规则,部分学生没法做到文明出行。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可以制定合理的行为规范、以激励引导学生遵守规则、利用榜样的力量等策略,为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提供一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