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整合教材设计初探
2019-10-21杨小惠
杨小惠
整合意图
教材分析:七篇课文或洋溢着充沛的激情,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细细品读,将使学生对人生、事业、爱情、艺术、求知与读书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获得不少的教益。
整合意图:九年级的课程多,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我们尝试着将教材的议论文单元进行了整合。
二、单元目标
1.通过阅读,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感情、闪光的思想。
2.通过勾画圈点,品味不同场合、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
3.通过自主学习,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
4.通过阅读与写作,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
三、教材设计之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省时、高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议论文无趣、难学之难点;结合中考考点,争创高效课堂。
2.操作办法
议论文知识采用抢答形式激趣;辨析论点与论据的关系,采用小小辩论会的形式,让学生在辩论中轻松掌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3.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以点带面。两单元各挑选一篇文章精读、精讲。其余五篇布置学生自主阅读。或归纳出文章的三要素,采用连线形式检测,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或交流阅读感受;或谈启示。
4.专题训练
结合成都市中考考点,有针对性地专题训练。
5.写作练习
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写演讲词和议论文,注意语言特点。
6.自主阅读,理清思维导图
注重积累,联系生活。
7.拓展阅读与训练相结合
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和阅读能力。
四、基础知识之教学设计
总体原则:紧扣中考考点,强化训练,注重知识过手。
具体操作四步曲:第一步、高效晨读。范围:读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补充出教材遗漏的常考点;第二步、当堂检测。检测材料来自《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每课的字词检测1——4题;第三步:反馈矫正;第四步:及时评价。把好加分关,不要吝啬学分,加减分明。长此以往,早读课的效率高了,基础知识过关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了!三全其美!
五、精读课文之教学设计安排
1.精选典型篇目:《敬业与乐业》(立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驳论))
2.教学模式:导学讲评、精讲精练、群文阅读。
3.学习方式:前置学习、自主学习、圈点勾画。
4.课时安排:一个单元安排三个课时。一课时重点突破一个知识点。两个单元计划用时2周。
操作四步曲:第一步、精心铺垫议论文的知识点;1.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布置的议论文知识专题;2.采用抢答、辩论或连线形式检查过关情况;第二步、让学生明确中考议论文的常考点;第三步、首先精讲《敬业与乐业》、《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论点,然后精选四篇论点在不同位置的文章作为练习,最后让学生总结论点在文章中可能出现的位置。论据、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和结构同理;第四步、整合知识、强化训练。
知识点的呈现形式:知识点的关系用具体可感的树木、花朵等呈现,由主到次凸显其位置关系,让抽象枯燥的议论文课堂充满生机,激扬生命,实现高效!
注意事项:1.解题思路要明晰;2.了解议论文出题的类型;3.培养学生解决各类议论文的方法或步骤的能力;4.强化记忆论证方法、写作手法。
六、写作课第一课时之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由演讲词到议论文,循序渐进。
具体操作:提前给话题,外延生活。让初三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述。如:自信、勤奋、成长精神、坚强意志等。
展示形式:或课前2分钟演讲,或利用班会课年级进行演讲比赛,或国旗下讲话。
七、写作与阅读交流整合课之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由浅入深、以读促写、循序渐进。
操作两步曲:第一步、自由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语文经典阅读》的议论文单元。第一篇指定阅读《不完满才是人生》写读书笔记;第二篇阅读徐怀谦的《有聊才读书》写读后感。有了铺垫再触碰周国平的议论文,学生才有兴趣;第二步、汇报展示的要求:正式、浓重。
效果保障:加分、发奖、展览、留影等。
八、阅读交流课(两课时)之教学设计
时间安排:开学第一天 (两课时)
具体操作:第一步、精心布置暑假阅读活动 。指定本册篇目《水浒传》、《三国演义》、《培根随笔》、《傅雷家书》;第二步、验收成果。形式:或以讲坛形式呈现。如我班的《八七讲坛》、《我眼中的诸葛亮》、《我心中的鲁智深》等;或以名著专题比赛形式呈现。范围:或班级或年级,因时施范;第三步:坚持落实真正实现督促学生自觉阅读的保障。比如加学分、阅读比赛展示活动等,更重要的是奖品和荣誉证书,还要盖上鲜红的学校印章。和最喜欢的老师留影并共读一本书……
教学预案:阅读《培根随笔》、《傅雷家书》的学生不多,我们采用竞赛试题形式,只需花半节课考察学生的阅读效果。
九、自由阅读课(一课时)之教学设计
精心选材:学生除了阅读这两个单元教材上的文章,我们还精心选取了一些经典的各种类型的议论文、演讲词……
遵循的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不忘初心:省時和高效。
拓展视野:另外选取了一篇到目前为止,成都市最难的中考阅读题《三个诸葛亮》,让学生阅读。旨在让学生读懂现代文、议论文和古文,而不仅仅停留在答题技巧方面。
十、整合教材课后作业之教学设计
1、实施办法:《实践与探究丛书》的第二、四单元的每一课都有一篇议论文阅读题。我们精心选择经典篇目,结合中考考点,既解决了议论文的考点精练,又达到了拓展阅读的目标。
2、指导思想:用好《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精练。
3、巩固练习:只针对议论文阅读能力没有达标的学生。
初三的省时、高效的探究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