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的分析

2019-10-21韩美琪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5期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摘 要:水利工程可持续性管理,是循环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分支,它具有基础性、多维性、以及辅助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以小型农田为例,着重对农业种植中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的要点进行探究,以达到科学进行资源调配,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

引言:农业水利资源可持续性开发,是绿色化农业种植技术科学性应用的实践方法。研究发现:农业种植,尤其是小型农田种植中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不仅可实现农业种植灌溉技术合理应用,也可以降低农业发展中水资源浪费比例,是一种高品质的农业资源管理方法。由此,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资源的可持续性运行管理,将为现代化农业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一、农业水利工程可持续管理概述

农业水利工程可持续性管理,是指当前及未来进行水利资源使用过程中,通过系统化、持久化、以及科学性调节的方式,综合对农田种植中所应用的水资源应用情况进行调节[1]。一般来说,农业水利工程可持续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分为:服务机构、资金调节、以及工程运行三方面[2]。其中服务机构,是指区域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期间,为保障工程体系得以顺利实施的外部条件。如,人员安排机制、工作开展体制等方面。资金调节,是指当地政府或者区域投资部分,在农业水利工程管理中提供可持续物质保障条件。工程运行,是指落实绿色循环开发理念的技术措施。三者在农业水利工程可持续性管理结构中各占一部分,若想要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就必须要保障三者之间相互配合。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的措施

(一)合理调节服务机构中外部因素

1.因素整合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运行,在于合理调节服务机构中的外部因素,为区域农田水利资源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其一,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性开展,应形成体系化的工程实践管理制度。包括:小型农田水利渠道挖掘管理标准、水利农田应用标准等。其二,农村农田水利管理工作内容繁杂,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具体工作范围较广。由此,有效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外部因素调控时,必须要合理安排农田水利管理人员工作,进而确保小型农田水利资源的科学化调配。

2.案例分析

如,某地区为实现区域水资源良性应用,就在区域水资源应用体系之上,建立了小型农田水利资源调控应用战略。一方面,当地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针对小区域小规模农田种植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等级式农田水利应用标准。其中初等为日常农田用水;高等为规模小区域农田灌溉。实行农田灌溉工作实施期间,农民只要按照管理部门提供的水利管理标准进行水利资源应用即可。另一方面,管理部门还将单位中工作人员分为:水利灌溉管理、农田水利应用指导、水利资源检测、农业水利资源宣传等方面工作范围。

以上案例中提到的,区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式,就分别从人员制度、区域水利工程实施制度两方面,进行水利工程管理要点的综合开发与应用。

(二)科学利用小型水利物质基础

1.物质基础要点

科学利用小型水利物质基础,也是现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策略的一部分。传统的区域农田水利运行管理资金主要以国家为主,诸多区域素质较低的人员,往往采取“任其发展”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资源应用策略,进而导致大量资源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期间损失掉。实行新型物质管理策略时,一方面,国家结合地区情况,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管理部门提供80%-85%的实施资金,另一方面,地区管理单位要自主进行区域企业合作、招商投资等策略补充剩余部分。同时,区域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时,还要制定有序的资金、物质等应用计划,最大限度的确保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物质基础的科学调配。

2.案例分析

如,某地区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管理时,当地管理人员就开展水利农田技术合作方法,为合作企业提供投资发展优惠政策;同时,做好区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计划,每月进行一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实施情况总结,及时调整物质资源应用不当的部分。该区域的农田水利调控方法,就是科学利用小型水利物质基础的体现。

(三)多层次把握可持续管理方法

为实现小型水利工程可持续性运行,需将“可持续性、绿色化”开发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即,拿出具体的小规模可持续水利工程管理方案,从而减少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的损耗。更具体来说,包括:灌溉技术、水利管理方法方面。

1.灌溉技术

随着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不断开发,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中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实施,就要逐步摒弃非长久性的农田灌溉方式。由此,为适应现代农田种植的需求,尤其是小型农田灌溉,农田可采取喷灌、滴灌、或电子智能感应灌溉法进行水利应用方式的调节。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多种调节性灌溉技术,不仅有效的弥补了单种灌溉策略中的不足,还采用数字化技术提高了灌溉速率。

如,某地区为小型农田水利种植區域,当地农田管理部门为实现可持续性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就将智能化水利灌溉方式引入到当地农田水利管理体系中。一方面,智能化技术可依据红外扫描信息,自主调节农田种植中的水利灌溉大小,实现高效率、针对性的水利灌溉开发;另一方面,智能化程序也能够自动记录区域农田小规模种植种类,按照农作物成长需求进行农田水利资源供应调节。以上案例中提到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方式,就是多层次水利资源管理技术的应用的表现。

2.水利管理方法

小型农田种植技术中水利工程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应用,也体现为水利管理方法要点把握。一方面,可持续性水利管理方法开展,实现小型农田水利资源供应,需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另一方面,可持续性水利管理方法,是指合理对农田种植中的污染水源进行处理。如,农药冲洗水等,均是小型农田种植中可循环水资源应用中的污水形式。

如,某地区实行小型农田种植技术开发期间,为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综合管理。当地农业水利管理人员先对当地小型农田种植情况进行了普查,并按照农户每年的水源应用情况,实行区域性小型农田水利供应调节。其次,在农田周围开拓了一条集中性的农田种植污水排放净化渠道,并不定期进行污水净化、沉淀、处理,规范区域内小区域农田种植中的水资源利用体系。经过阶段性调节后,该区域的小农田水利种植资源应用中,农田水资源损耗率降低12.11%,农田污水有效处理率也增加了9.85%,这一数据足以说明新型水利农田处理方式的优势,它是一种有效的农田处理方式。

结论:综上所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的分析,是区域资源综合利用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合理调节服务机构中外部因素、科学利用小型水利物质基础、以及多层次把握可持续管理方法三方面实践战略。因此,本篇文章的探究结果,将为新型农村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管理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陈爱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性运行管理评价机制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5):177.

[2]闫雪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7,37(01):40-41.

作者简介:

韩美琪,(女 1999),(河北省保定市),汉族,学历(在读大学生),研究方向(农业水利工程),单位名称(河北工程大学),单位所在省市(河北省邯郸市),单位邮编(056000)

猜你喜欢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古代水利工程寻访小记
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和渠道设计探究
水利工程应用BIM技术的思考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