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繁殖模式对大鲵繁殖效果的影响
2019-10-21王煜恒陈军洪玉定巫爱军周广帅汤传全
王煜恒 陈军 洪玉定 巫爱军 周广帅 汤传全
摘要:为研究全人工和仿生态两种繁育模式对大鲵(Andrias davidiaus)繁殖效果的影响,对比了两种繁殖模式下大鲵的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结果表明,仿生态繁育模式中大鲵的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5.00%、74.99%和86.08%,而全人工繁育模式分别为50.00%、63.94%和72.36%,前者均分别高于后者。因此,大鲵繁殖时可采取适当人工干预的仿生态繁殖模式,有助于提高繁殖效率。
关键词: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us);全人工繁育;仿生态繁育;繁殖效果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us)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大鲵属(Andrias),俗称娃娃鱼[1],现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其肉质鲜嫩、味道独特,具有极高的经济、药用和食用价值。大鲵在我国分布较广,但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野生大鲵资源急剧下降,因此,通过开展大鲵人工繁殖来提高大鲵的种群数量,可以更好地保护大鲵野生资源[2]。目前,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大鲵已经形成全人工繁殖与仿生态繁殖两种主要繁殖模式,二者各有优缺点。人工繁殖存在人工操作强度大、对亲本有损伤且出苗率不高等缺点;仿生态繁殖存在短期较难见效,产卵率不高,占地面积大等缺点[3]。为了发挥仿生态繁殖模式的优点,张涛等[4]探索了仿生态繁殖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繁殖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有关两种繁殖模式对大鲵繁殖效果的研究国内外研究报道较少。本项目通过开展大鲵全人工和仿生态两种模式的繁殖试验,研究两种模式对大鲵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旨在探索大鲵最佳的繁殖方式,为大鲵的科学繁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时间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地点在江苏省句容市句容龙泉大鲵繁殖中心养殖基地,该基地建于山区内一废旧矿洞,洞内有地下泉水涌出,水质极佳,全年水量充足,泉水常年保持水温在20 ℃左右。
1.2繁殖池建造
1.2.1人工繁殖池建造人工繁殖池建在山洞内,依据山洞地势建造养殖池,规格为1.5 m×1 m×0.7 m,池底和四周均为水泥抹面,池底由四周向中央倾斜,倾斜度为1.5%左右,池中间设地漏,地漏下连接管径2.5 cm的排水管至池外,出水口再设置一连通管,该管可调节角度和高度来实现排污和控制水位,排出水统一经排水总管流入净化池。池上方设进水管,可全天使池内呈微流水。
1.2.2仿生态繁殖池建造仿生态繁殖池建在山洞外,从泉水口直接引管道通向洞外作为水源,然后从出水口构筑2条人工渠道,顺渠道水流方向在两侧修建人工洞穴,洞穴为圆形,直径120 cm,高度60 cm,洞口24 cm×33 cm;洞内铺设鹅卵石,向洞口呈一定斜坡;养殖池水位保持在30~35 cm,控制洞穴顶部有25 cm露出水面。洞穴上方有圆形盖板,盖板上设直径30 cm的观察口,洞穴盖板覆盖泥土10 cm,水渠内种植水草,整个养殖区内广种绿植,并在夏季设置双层遮阳网,确保养殖区内的水温在适宜范围内。全天保持微流水。进排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安装防逃设施。
1.3种鲵的投放
种鲵来源于2部分,一部分是本繁殖中心内经过多年养殖已达性成熟的大鲵,另一部分是从陕西汉中等地购入优质的种鲵。种鲵要求体质强健,无病无伤,活力好,体重匀称,雄鲵比雌鲵个体略大。雌雄比例为1∶1.5,即两种模式各选择雌鲵8尾,雄鲵12尾,体重6.5~10.5 kg。人工繁殖亲本在山洞内原池培育,两尾同性别大鲵置于一池。仿生态繁育大鲵统一在11月份投放,一洞穴一鲵,每个洞穴口用铁栅栏封住洞口,防止大鲵进入其他洞穴相互打斗,水流可自由出入。
1.4日常管理
1.4.1饵料投喂全人工繁育和仿生态繁育两种模式中种鲵培育池均投喂鲜活鲫鱼,投喂前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密度为3~5尾/m2,发现不足时及时补充,死鱼及时捞出。仿生态繁殖模式下,大鲵产卵期间停止投喂,产卵结束后补投鲫鱼。
1.4.2水质管理种鲵培育期间保持水质清新,控制水位高过体背5~10 cm即可,期间保持一定的微流水,流速控制在0.1~0.3 m/s。进入七月份以后,可加大水流,有条件的地方可营造出流水声,可促进种鲵的性腺发育。两种繁殖模式由于所处场地不同,水温有较大差异,全人工繁育模式由于在山洞内开展,繁殖池水温常年与泉水温度接近,保持在20~23 ℃;仿生态繁育模式由于建在室外,繁殖池水温受水源水温和室外天气的影响,一年之中波动较大,1~3月份水温逐渐降低,2月份平均水温低至9.3 ℃,7~9月份水温逐渐升高,8月份可高至26.5 ℃。当水温低于10 ℃或者高于25 ℃时,大鲵的摄食基本停止,因此认为此时大鲵处于休眠状态,本试验仿生态繁育模式中2月份大鲵出现冬眠,8月份出现了短暂的夏眠。两种模式下一年之中水温变化见图1。
1.4.3日常管理及时清除残饵和粪便,定期清池,尤其是仿生态池洞穴内水流交换稍差,需及时用水管冲洗清池,同时用药物消毒以预防病害,5~10月每3 d清洗一次,11月~翌年4月每7 d清洗一次。
进入7月份后,仿生态池的栅栏移除,以便雌雄种鲵相互配对,此阶段要防止大鲵相互打斗咬傷,尤其是夜间活动较多,发现打斗及时分开,一旦有咬伤较严重的种鲵,捞起单养疗伤,并用庆大霉素按剂量5 mg/kg肌注防止感染。经过1个月左右的相互适应,种鲵之间基本平静,其自行配对完成。
1.5产卵与孵化
1.5.1成熟度鉴定本基地内种鲵往年均在9月上旬开始发情产卵。基于此,本次试验人工繁育模式提前两周左右开始观察种鲵的性腺发育情况,而仿生态繁殖模式中当发现到种鲵有冲水、推沙、求偶等行为时开始成熟度度鉴定。雄鲵发育成熟的标志为:第二性征明显,挤压生殖孔,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雌鲵的特征:腹部膨大、松软,用手触摸有黄豆颗粒般凹凸感,生殖孔红润。
1.5.2人工催产全人工繁育需要进行人工催产,催产激素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素类似物(LRH-A2)组合使用,注射激素水溶液的量以0.5~1 mL/kg计算,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在背肋与腹腔交界处进针,以突破肌肉刺入腹腔为宜。雌鱼催产剂量为:促黄体生成素释放素类似物(LRH-A2)10 μg/ kg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 000 IU/kg;雄鱼注射剂量减半。仿生态繁育模式首先采取雌雄种鲵自由交配,无需药物催产,待到繁殖后期,对于还未交配产卵的种鲵则进行人工催产,剂量同全人工繁育模式。
1.5.3产卵和受精全人工繁育的大鲵在注射催产剂4~9 d内产卵(排精),以4~5 d内产的卵质量为好。待雌鲵在池中产出卵胶膜后,立即将其捉起,用布蒙上雌鲵的眼睛并轻轻放入布架内,设法稳住亲鲵,随后另一人缓缓拉出卵带放入脸盆内,每100~200 粒截断一次。当盆中有一定的卵带后,迅速轻压雄鲵腹部挤取精液,略加3~5 mL生理盐水稀释后与卵带混合,加入过程中轻摇脸盆使精卵充分结合。静置10 min,用清水清洗3遍后,加入少许清水,静置1 h,再用清水漂洗两次即完成人工授精。
仿生态繁育模式下培育的种鲵在9月初,部分雌鲵腹部膨大。雌鲵在即将产卵时到雄鲵洞中,经过1~2 h完成产卵,雄鲵同步授精。产后雄鲵将雌鲵咬出洞外便开始守洞护卵孵化,孵化过程中雄鲵有较强的攻击性,因此需将栅栏封住洞口以防其他种鲵进入。
本试验中,仿生态繁育模式中能够自然配对产卵的雌鲵仅3尾,因此,当第一尾雌鲵产卵10 d左右,就要对未产卵雌鲵进行人工干预,否则,未产卵的雌鲵很有可能当年不产卵。人工干预采用注射催产激素方法,剂量同全人工繁育。效应时間4 d后,剩余5尾雌鲵中的3尾开始到催产雄鲵洞中产卵,雄鲵同样授精并守洞护卵孵化。
1.5.4孵化全人工繁育的大鲵受精卵采用人工孵化方法。孵化池使用2 m×2 m×0.5 m 的池子,经10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2 h,随后冲洗干净进水30 cm左右。将受精卵分置孵化盆内,每盆装200~250粒(孵化盆直径35 cm的镂空塑料筐,四周绑定浮球固定使得孵化框漂浮于水面)。本试验条件下,经过33~36 d的孵化后稚鲵出膜,部分脱膜困难的稚鲵可人工撕破卵膜。孵化期间每隔3~4 h搅动受精卵,以防局部缺氧。发现有死卵及时挑出,防止霉菌感染正常卵胚。孵化过程中保持优良水质(水质指标见表1),严格控制水温、光照,同时保持微流水环境以补充水体溶氧,后期适当加大水流。
仿生态繁育采取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孵化方式。当发现亲鲵完成自然产卵受精后,雌鲵离开后雄鲵会守护受精卵。此时在洞口用栅栏隔离防止其他大鲵进去。孵化期间,雄鲵会对受精卵进行照顾,需每天投喂2~3尾冰块处理后活力稍弱的鲫鱼。每天观察发育情况,发现有少量稚鲵出膜后,为了方便后期的稚鲵统一培育管理,需将受精卵转移至室内孵化。
1.6结果计算
产卵率=产卵数/雌鲵亲本数量×100%;
受精率=受精的大鲵卵/产卵量×100%;
孵化率=出苗数/受精的大鲵卵×100%。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繁殖模式对大鲵产卵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繁殖模式对大鲵的产卵率有较大影响,本试验条件下全人工繁殖模式中8尾雌鲵仅4尾催产后成功产卵,产卵率为50%左右。仿生态繁育中的8尾雌鲵中仅3尾成熟度较好,能自由交配产卵,其余5尾未产卵主要是由于雄鲵成熟度不够,经催产后又有3尾成功配对产卵,所以综合产卵率为75%。仿生态繁育中雄鲵的性腺成熟度较差,12尾雄鲵中仅3尾个体较大的自然发育成熟,其余9尾仅有2尾基本达到注射催产剂的要求,另一尾还是从室内调出。另外,两种孵化模式中,经过一年的生长,仿生态繁育池的种鲵体重要低于全人工繁育模式。
2.2不同繁殖模式对大鲵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两种繁殖模式下受精率和孵化率有较大差异,全人工繁育中4尾雌鲵共产卵5 652粒,平均每尾雌鲵产卵1 413粒,受精卵的数量尾3 614粒,受精率则是63.94%,最后孵出的稚鲵数2 615尾,孵化率为72.36%。仿生态繁育中则有6尾雌鲵产卵,共产卵7 578粒,平均每尾雌鲵产卵1 263粒,这要低于全人工繁育中大鲵产卵平均数,可能与雌鲵的大小有关;该模式中受精卵共5 683粒,受精率为74.99%,比全人工繁育模式要高11.05%;共孵出稚鲵4 892尾,孵化率为86.08%,高于全人工繁育模式13.72%。见表3。
3讨论
通过试验可以发现,仿生态繁育模式中能完全自然配对繁殖的仅3对,分析认为全自然环境条件下,雄鲵的性腺发育要滞后于雌鲵,造成了自然配对的困难,为了提高产卵率,必须对仿生态模式下种鲵进行人工催产干预,提高雄鲵的成熟度以便配对成功。有条件的繁殖场,可配置冷热水井,雄鲵培育池单独设置在一条沟渠中,开春之后人为提高雄鲵培育水温1~2 ℃,从而促进其性腺发育,以便使雌雄种鲵发育同步。相比于全人工繁育,仿生态模式对种鲵和受精卵的伤害要小,关键是受精率大大提高。朱林等[5]认为深度冬眠一个月时间,有利于大鲵下丘脑-脑垂体-性腺之间的互动,促进卵母细胞的萌动发育。本试验仿生态繁育模式下,种鲵经历了一年四季的温差变化,尤其是2月份的低温促使其冬眠,促进了性腺发育,因此受精率高于一直保持恒温的室内人工繁育模式。仿生态繁育模式下受精卵孵化率也高于全人工繁育模式,孵化率的高低除了受孵化管理水平的影响外,还与精卵质量以及受精率密切相关,相比于全人工繁育模式,仿生态繁育模式的精卵质量和受精率均有大幅提高,加之有雄鲵全天候的照料,因此孵化率有较大提高。
综合比较,仿生态繁育模式下大鲵的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均要高于传统的全人工繁育模式。因此,有条件的繁殖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大鲵的仿生态繁殖,实施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挑选好优质的亲本,以前繁育过的大鲵相对效果要优于初次性成熟的大鲵;其次,关注雌鲵质量的同时还要培育好雄鲵,通过升温等措施加快雄鲵性腺发育使得雌雄性腺同步成熟,雌雄的比例调整为1∶1.5~2,增加雄鲵的竞争压力让更强健的个体参与配对;最后,仿生态繁殖过程中,不能全靠大鲵的自然交配产卵和孵化,必须适当进行人工干预如人工催产和人为辅助孵化等才能获得更高的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
参考文献:
[1] 牟洪民,李媛,姚俊杰,等.大鲵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J].水产科学,2011,30(08):513-516.
[2] 刘鉴毅,刘建良,林国源,等.子二代大鲵亲体个体生殖力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6): 142-144.
[3] 欧东升,邓智勇.大鲵仿生态繁殖模式中人工选育对繁殖效果的影响[J].中国水产,2016(05):81-84.
[4] 张涛,范学翠,郑德国.大鲵仿生态与人工干预结合繁殖提高产苗量的技术要点[J].渔业致富指南, 2015(07):35-36.
[5] 朱林,曾仁甫.环境因素对大鲵性腺成熟度的影响[J].渔业致富指南,2017(1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