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松浦镜鲤试验

2019-10-21杨林詹会祥刘桂兰周礼敬李正旭

河北渔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效益试验

杨林 詹会祥 刘桂兰 周礼敬 李正旭

摘要:为使池塘内循环能高效养殖松浦镜鲤,在本地区大力推广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技术;于2018年4月2日至10月31日,在池塘内选择1号、2号流水槽,分别投放20 000尾、22 000尾,规格均为105 g/尾,经过7个月养殖,1号、2号流水槽共收獲了18 425.9 kg松浦镜鲤,成活率分别为94.3%和93.9%,总产值达368 518元,折算纯利润为102 805.4元;试验表明开展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松浦镜鲤是可行的。

关键词:池塘内循环;松浦镜鲤;流水养殖;试验;效益

近年来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发展迅速,已在广东、江苏、福建等水产养殖发达地区广泛应用推广,该养殖模式比传统池塘养殖获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有较大提高、成本也较低,是现阶段较为先进的水产养殖方式之一[1-5]。而在毕节范围内还未有发展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的先例,为了探索在毕节利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松浦镜鲤的可行性,本试验在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沈家屯村毕节市鑫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水产养殖基地进行,经过7个月养殖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松浦镜鲤试验效果进行总结,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与地点

本试验的研究时间为2018年4月~10月,地点为毕节市鑫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养殖场。

1.2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为项目合作单位毕节市鑫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七星关区沈家屯新建投产的1号、2号内循环流水养鱼槽,该池塘面积为1.07 hm2,划分为增氧设备区、流水槽养殖区、养殖污物收集区和水质净化区。养殖水源来自地下水,水质安全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水深保持在1.8 m左右。池塘内流水槽2条,每条槽长宽高为22 m×5 m×2 m,两条槽面积共为220 m2,占池塘面积的2.06%。每条流水槽配置2.2 kW气提式推水机、4 kW罗茨鼓风机、可移动集污设备1台;另配置45 kW发电机组1套。集污区外为水质净化区,种植有水葫芦、荷花等植物及投放鲢、鳙用于水质净化。试验期间有进水,以补充自然蒸发和排污造成的水量减少。

1.3鱼苗放养

两个流水槽全部养殖松浦镜鲤,苗种来自重庆永川养殖场,试验前已驯食。2018年4月2日,1号流水槽内投放20 000尾、总重量2 100 kg、规格105 g/尾、密度101尾/m3;2号流水槽内投放22 000尾、总重量2 310 kg、规格105 g/尾、密度111尾/m3;水质净化区投放600 g/尾的鲢、鳙共600尾。具体投放情况见表1。

1.4饲养管理

养殖投喂饲料为鲤鱼人工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质≥34%,采用人工投喂方式,投喂3次/d,分别为7:00、12:00和17:00,在流水槽上端投喂饲料且严格遵循“四定”原则,每次投喂鱼摄食到八成饱时停止投喂;根据松浦镜鲤不同生长阶段及天气变化、水温及时调整投喂量。水质净化区不投饲料。同时在每次投完饲料后1.5 h内开启集污区的吸污泵对鱼粪便等污物进行吸出;定期清洗槽内拦鱼网。在养殖期间,调节流水槽水位保持在1.8 m左右、池内透明度30 cm左右,气提式推水机24 h不间断向槽内增氧,遇天气变化造成水体溶氧偏低时,及时开启槽内底部增氧机。每天坚持巡塘,重点观察流水槽内水质变化、松浦镜鲤摄食和生长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做好生产记录。

1.5水质检测

使用水质检测设备定期对流水槽内水质进行检测,检测指标有: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总氮、总磷及亚硝酸盐含量。

1.6病害防治

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鱼种在放养前用3%~5%食盐水消毒10~15 min,定期添加多维、保肝利胆药物与饲料混匀拌喂,以增加鱼机体免疫力;同时根据水质指标情况,可用生石灰适时泼洒。

2试验结果

2.1生长结果

养殖试验时间为7个月,到10月31日结束。养殖期间,每月15日对1、2号流水槽内松浦镜鲤进行随机抽样测量体重,结果显示:在5月~10月,1号槽每月平均规格分别为156、231、314、363、407、472 g/尾,2号槽每月平均规格分别为151、226、311、358、391、461 g/尾,具体结果见表1、图1。

根据每月生长情况计算特定生长率(SGR),公式:SCR(%/d) = 100 × ((lnFBW - lnIBW)/T),式中FBW为末重(g),IBW为初重(g),T为养殖时间(d),计算结果:在5月~10月,1号槽分别为0.91、1.30、1.00、0.45、0.40、0.50,2号槽分别为0.84、1.33、1.03、0.45、0.30、0.53。具体结果见表2。

2.2收获产量情况

养殖结束时捕捞两个槽内所有松浦镜鲤,养殖时间为212 d。1号槽获得总重8 902.1 kg,存活率94.3%,投喂饲料11 198.3 kg,总增重7 057.2 kg,计算饲料系数得1.59;2号槽获得总重9 523.8 kg,存活率93.9%,投喂饲料12 219.1 kg,总增重7 476.8 kg,计算饲料系数得1.63。养殖产出情况见表3。

2.3水质检测结果

每10天上午10时在流水槽中下段水面下约1.2 m处采水样,利用水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见表4。

根据每次水质检测结果显示,随着气温的升高,养殖槽内与池塘水温相差在0.4~0.8℃之间,经调水后养殖槽内外水温趋于一致,pH值在7.4~7.6之间。同时在整个养殖期间气提式推水机24 h不间断向养殖槽内增氧,让槽内溶解氧含量保持在6.2 mg/L以上,能满足高密度养殖松浦镜鲤的正常氧气需求,这也降低了因缺氧造成浮头甚至死亡的风险。而氨氮、总氮、总磷和亚硝酸盐检测值在7月~8月较正常值高,此时水质出现了浑浊恶化现象,松浦镜鲤也开始出现死亡。

2.4效益分析

本试验研究涉及的生产成本有鱼种、饲料、流水槽租金、人工工资、电费、渔药、生产用具及相關基础设施建设(折旧计算)和其他费用。按照松浦镜鲤市场价格20元/kg计算,1号槽的总产值可达178 042元、2号槽的总产值可达190 476元,两个槽总产值共为368 518元,除去投入成本费用,可获纯利润102 805.4元,单位纯利润达467.3元/m2。(详见表5)

3讨论与分析

3.1经济效益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松浦镜鲤在毕节市范围内首先开展试验研究,为使试验顺利达到预期效果,采用在两个流水槽内投放20 000尾和22 000尾、规格为105 g/尾,气提式推水机24 h不间断增氧,这保证了高密度养殖的成功率;经过7个月养殖,1号、2号流水槽共收获得了18 425.9 kg松浦镜鲤,成活率分别为94.3%和93.9%,总产值达368 518元,折算纯利润为102 805.4元。

3.2集污与净化效果

利用可移动集污设备对鱼便、未摄食剩余的饲料等进行收集,再通过连接的管道转入净化区;在养殖试验初期,集污和净化效果明显,但到7月~8月进入高温期,在流水槽下端拦网片上存在较多废弃物,无法有效地及时集污。这主要原因可能是进入高温期后,鱼类活动量增加、未摄食完的饲料沉水分解及饲养管理不完善等造成很多废弃物漂浮水中,在推水的作用下粘在拦网片上。下一步我们将在流水槽下端加装废弃物收集装置以及加强饲养管理。

3.3投放密度与产出情况

此次试验在两个槽分别投放了20 000尾和22 000尾,虽在高温期间出现死鱼现象,但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同时获得了较高的成活率和产值。这表明投放密度是合适的,能进行高密度养殖。

综上所述,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在本地区开展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松浦镜鲤是可行的,也是符合健康养殖、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实现低碳节能、废弃物零排放、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渔业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为学,张士罡.池塘循环微流水高产养鱼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1(11):35.

[2] 唐仁军,成世清,梁培义,等.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J].科学养鱼,2017(3):21-22.

[3] 郭水荣,王力,陈凌云,等.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青鱼试验[J].科学养鱼,2017(6):18-19.

[4] 郭水荣,王力,陈凡,等.池塘内循环“水槽式”养殖三角鲂“老口”鱼种试验[J].科学养鱼,2018(2):80-81.

[5] 周陆,张友良,江芝娟,等.池塘低碳集聚式内循环养殖与传统养殖模式的效益分析[J].科学养鱼,2017(4): 79-81.

猜你喜欢

效益试验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CS95
CS10
510
T90
驭胜S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