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信息管理办法

2019-10-21高晓宇宋丽娜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工程项目优化策略

高晓宇 宋丽娜

摘    要: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信息化管理,一方面能够合理配置人力、物力等各类资源,加快了工程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另一方面又能够实现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保障了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不断提高施工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也成为施工单位维护自身利益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也有很多施工单位由于对信息管理重视不足,或是信息管理人才匮乏,导致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受到了制约。本文首先概述了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价值,随后就如何构建和完善信息管理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工程项目;信息管理;重要性;优化策略

1  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分析

1.1  保证了工程项目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一个工程的项目管理,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关系协调:建设方(业主)、设计、监理、质监、环保局、各个材料与设备供应商、消防、供水、供电等等。项目内部需要处理和控制的内容也是纷繁复杂,涉及项目的技术、计划、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等等。引入和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先进技术,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率就十分必要了。

1.2  有利于工程项目相关资料的完整性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会产生大量的文件资料,例如施工图纸、物料使用记录等。这些文件资料不仅客观反映了项目施工情况,而且也能够为后期项目管理人员总结经验提供参考。因此,在完成项目施工建设任务的同时,也要注意做好这些相关资料的留存。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中,需要人工收集这些纸质资料,经常会出现资料不齐全,或是破损、丢失等问题。在信息管理模式下,会将这些纸质资料转化为电子资料,存储在计算机中。通过备份,避免了电子资料丢失问题。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够做到动态收集资料,对确保资料完整性也有极大帮助。

1.3  帮助施工单位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在一些大中型的工程项目中,现场施工环境复杂,项目管理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好现场管理以及资源配置工作。如果监管不到位,就容易出现设备闲置、物料浪费等情况,导致施工成本的上涨,甚至远远超出了项目预算。但是在推广使用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后,就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全面的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及时做好调配与管理工作,保障施工现场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实现了各类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不仅加快了项目施工进度,而且帮助施工单位节约了大量成本。

2  施工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2.1  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现阶段仍然有很多施工单位由于信息管理的价值认识不到位,没有在单位内部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因此,施工单位的管理者,应当及时转变思想认识,通过投入专项资金和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尽快推广使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利用该系统更加方便的收集工程项目施工的相关信息。项目负责人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动态的了解整个项目的进展,为项目指导和宏观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

2.2  项目设计阶段的信息管理

设计阶段信息管理的范围除包括各类文件、来往函件、会议纪要等文字资料外,还包括图纸、照片和音像资料等。具体包括:(1)建立设计阶段的工程信息的编码体系;(2)建立设计阶段信息管理制度,并控制其执行;(3)进行设计阶段各类工程信息收集、分类、处理和存贮;(4)运用计算机进行本项目的信息管理,随时向业主提供有关项目管理的各类信息,并提供各种报表和报告;(5)将所有设计文档(包括图纸、说明文件、来往函件、会议纪要、政府批件等)装订成册,在项目结束后递交业主。

2.3  项目施工阶段的信息管理

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考虑到现场环境比较复杂,为了保障现场施工顺利进行,以及方法安全事故等,也需要引进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的职能包括:首先,实现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借助于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要把现场施工情况,第一时间传递给管理人员,而且管理人员的指令也要通过该系统,发布给现场的施工负责人。在这种及时、方便的信息交流环境下,最大程度的避免了项目施工建设中的失误,对提升项目整体质量有很好的帮助。其次,能够实现施工现场各类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保证施工现场环境井然有序。这里的资源既包括人力资源,也包括设备资源和物料资源。通过协调配置,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最后,还可以通过三维模型等技术,设计项目施工的最优方案,在节约物料、加快进度和提高质量等方面也凸显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优势。

3  优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3.1  企业领导要加强对管理信息化的重视

施工单位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在项目质量、进度控制等方面,对于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高。在推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中,就要求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必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信息管理的优势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这样才能在实际行动上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全方面的支持。例如,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初期,需要施工单位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信息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另外,即便是在后期工程项目建设中,也需要做好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工作,这些都会花费一定的资金。

3.2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施工单位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后,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进行操作,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现阶段许多施工单位的中高层管理者,虽然在项目投资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不够熟练。在推广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学习,这样才能依托信息技术优势,提高项目管理成效。另外,对于一线的信息技术人员,也要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提高对工程项目相关数据资料的分析和利用能力,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

3.3  搭建协作平台,提升部门信息交流水平

完成一项工程项目,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例如设计部门、后勤部门、采购部门等等。只有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交流,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施工中的一些问题和隐患,这对于提高项目质量和维护企业自身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借助于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后勤部门、施工部门和采购部门之间的联系,后勤部门可以根据施工情况,判断哪些物料库存不足,并将采购信息发送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及时采购相关物料,保障了现场施工的顺利和持续进行,避免了工期延误。

3.4  制定信息管理标准,确保信息安全与完整

在信息管理过程中,如何保障项目相关资料和信息的完整性与安全性,是企业管理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事实上,在以往的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中,也经常会出现因为误操作或系统故障,导致项目重要资料丢失的问题。因此,施工单位在引进信息管理系统后,还要结合自身工作需要,制定配套的信息管理标准,规范信息技术人员的操作行为,养成良好的信息管理习惯。例如定期对重要文件进行备份,定期查杀病毒等,可以避免重要信息的丢失或损坏。

4  结语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复杂性和高标准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要充分依托信息技术优势,做好工程项目相关材料的保存与利用工作。施工单位要结合行业发展形势和自身工作需要,尽快引进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起配套的管理标准,以及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管理优势,为工程项目高质量、高效益的完成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梁雄光.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C].建设领域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交流研讨会.2014.

[2] 李文华,孟文清,李万庆.施工项目管理规划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分析[C].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2016.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工程项目优化策略
党建工作与工程项目建设的深度融合途径
高校就业工作信息管理平台设计
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从信息管理学著作看中国信息管理学理论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