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媒体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报道现状分析

2019-10-21梁钰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中国日报国际传播叙利亚

摘 要:本文采用数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中国日报》2018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间发布的关于叙利亚相关话题的英文报道进行检索,研究报纸国际版对相关问题报道的数量、类型等。研究发现,《中国日报》对叙利亚问题有所关注,但在报道的内容生成能力、主题多样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中国日报;叙利亚;中东问题;国际传播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不断密切,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呈现全球化的趋势。即人们不再满足于只获取与自身心理、地缘、文化相近地区的新闻,更增加了对于距离较远、但来自于热点地区的话题的关注。受限于种种原因人们无法前往世界各地及时获取所需信息,媒体对国际新闻的报道则成为各国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中东地区连接亚、非、欧三大洲,聚集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热点地区,叙利亚更是焦点中的焦点。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在各方势力的干预下,叙利亚局势从示威游行发展为武装冲突,从叙利亚自由军出现到伊斯兰国异军突起,最终形成了叙政府军、反对派武装、极端组织武装等多方混战的局面。

关于叙利亚的新闻报道,不同国家的媒体在报道角度、语言使用等方面存在差异。受差异影响而生产出的新闻产品在议程设置功能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罗以澄等人(2002)指出1,互联网上70% 的网址出自美国,80% 以上的内容是英语,中文内容只占到4%。由此可见,英语仍然是信息传播的主流。而创刊于1981年的《中国日报》是中国国家英文日报,是中国对外进行国家形象展示和国际传播的重要窗口。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唯一有效进入国际主流社会、国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报纸,《中国日报》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承担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本文选择《中国日报》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报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内容分析,梳理该报在国际新闻中报道角度、方向的选取,以及未来《中国日报》如何进一步完善国际新闻的报道,在世界新闻报道的舞台上获取更大的话语权。

1.3 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间刊发于《中国日报》报纸国际版的叙利亚问题相关报道。通过关键词检索进行量化统计、归类,选取其中的报道进行内容上的分析。

2《中国日报》对叙利亚问题报道的分析

2.1 样本概述

《中國日报》国际版在周一至周五为10版、11版和12版,周末则为8版和9版,另有节假日期间的国际版。样本检索时间为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检索关键词“Syria”。

经统计,《中国日报》共有195篇符合上述要求,其中35篇为Briefly内容,占总稿件数的18%;22篇为报社记者署名稿件,占总数的11%;138篇为转引外电的内容,占总数的71%。Briefly的内容改编自外电报道,若将此部分内容归为转引稿件,那么国际版使用转引稿件的比例则可达89%。

2.1.1 《中国日报》涉叙利亚报道内容分类

2.2 样本分析

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日报》在报道与叙利亚问题相关的新闻时,更多地采用了转引外电(新华社、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的方式。原因之一在于《中国日报》在中东地区没有设立记者站,因此无法获得一手信息。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在11%的署名稿件中,记者撰写稿件的方式主要以引用外电事实性报道结合对国内相关专家的采访为主。其次,在处理涉及叙利亚问题,乃至中东地区问题时,《中国日报》相对较为谨慎,在选择报道角度和题材时有所取舍。

作为国家级媒体,《中国日报》在涉及叙利亚问题的报道上秉持了中国外交的一贯原则,即不干涉他国内政,坚持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以和平的政治协商为主,最大可能地避免武装冲突。因此报道采取了一种局外人的中立态度,对叙利亚局势的发展进行较为客观的事实描述。

样本中,包含关键词Syria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 报道与叙利亚战况直接相关的内容,包括政府军、反对派、极端组织和其他国家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动作,叙利亚各方领导人或负责人的言论等。在这一类新闻报道中,文章关注叙利亚战况和国内局势。见报于2018年8月3日的《Syria marks major victory on Army Day》和10日的《Syrian army secures borders in the triangle of ground zero》均是对叙利亚战事最新进展的报道。

2) 报道与叙利亚战况间接相关的内容,例如俄罗斯、美国、土耳其、伊朗、以色列等与叙利亚局势相关的国家,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举措、言论等。见报于2018年8月20日的《Putin calls on Europe to help rebuild Syria》一文,是关于俄罗斯领导人普京督促欧盟对叙利亚重建进行财政支援。需要注明的是,在有效样本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报道虽然也有包含关键词,但内容并不过多涉及叙利亚,如两国首脑会晤,会谈内容提及叙利亚(但并不一定与叙利亚局势有关),例如见报于2018年8月15日的《Turkey crisis risks military ties with ally》。笔者将这一部分内容也归为与叙利亚间接相关,便于统计分类,但不做进一步分析。

3) 与叙利亚相关的软新闻,包括战争笼罩下叙利亚人民的生活状况、叙利亚战后重建情况等等。这一部分内容尽管也涉及当前局势,但更多的是展现了战争之外的内容。刘嘉莹(2014)指出,中国媒体对叙利亚问题的态度,多是通过反映战争对普通平民造成的创伤来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并表达对于地区不安定与武力冲突后果的担忧与谴责。如见报于2018年8月20日的《Teen struggles to restart life after IS atrocities in village》一文,讲述了遭遇极端组织轰炸而失去母亲的17岁女孩努力挣扎生存的故事。此外,在限定的检索时间内,《中国日报》并未选取能够反映战争中叙利亚人民积极一面的文章,包括灾后重建、恢复日常生活等。

3 总结

本文对2018年8月1日 至2018年8月31日间《中国日报》国际版刊登的叙利亚相关报道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相关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叙利亚问题进行了报道,包括有时效性的硬新闻和作为Feature的软新闻。但在分析报道内容、报道数量、报道角度、原创度等指标后可以看出,《中国日报》对叙利亚问题的相关报道还存在待改进的地方。

(一)相关报道的内容生成能力还需提高

截止2018年9月24日中午,在《中国日报》文章检索中使用Syria作为关键词,得到的相关报道总量为7708;在新华网(www.xinhuanet.com)Global Edition中搜索Syria,得到的相关报道总量为8286。尽管中国日报网的搜索结果中包含转载新华社内容等大量非原发稿件,其搜索数量依旧低于新华网的结果。同时,在本文特定的样本检索时间内,《中国日报》原创稿件所占比例仅为11%。

刘滢(2015)2曾提出媒体传播效果评估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内容原创率是衡量报道质量的指标之一,而报道质量和报道数量共同构成了媒体的内容生成能力。因此,《中国日报》关于叙利亚问题的报道数量、内容原创比例都有待提升。

(二)相关报道的角度还需要多元化

《中国日报》关于叙利亚的内容目前多集中在报道前方战事、国际社会对于叙利亚问题的反应,少有聚焦战区人民的报道,更鲜有关于战后重建、人们努力恢复生活的积极内容。

徐晓鸽(1996)3曾指出:国际新闻传播在塑造国家形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平衡的国际新闻流动会导致错误的或消极的国家形象和国际间的误解,会影响各国政府、组织和人民的关系理解和交流,甚至引起国际间的冲突。

尽管受众普遍关注战事走向,该地区炮火连天、民不聊生的情况也属事实,但大量报道集中在上述角度,也给更多无法走进一线的受众留下了对叙利亚较为负面的印象。作为负责任大国面向国际的传播窗口,《中国日报》更应尽量做到报道内容和角度的多元化,在有限的条件下平衡各类报道,在报道战事的同时,也能够展现叙利亚人民重建家园的一面。

另外,受制于缺乏前方记者、无法提供一手信息,且报纸时效性较差,《中国日报》在对叙利亚问题进行报道时,应扬长避短,更多地侧重于事件总览、新闻分析、人物特写等不需要强调时效性但有深度的内容。

《中国日报》国际版在叙利亚问题报道中所存在的不足,在对其他国际话题的报道中也有所体现,包括中东地区、非洲、拉丁美洲等非常規热点话题区域。

作为要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西方媒体争夺话语权的《中国日报》,不应只报道传统观念中的热门话题,更应当开拓眼界,涉猎更广泛的国际性议题,使《中国日报》的国际传播能力可以更好地匹配中国在国际社会上负责任大国的地位。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进入到中国人民的视野中,受众对于获取相关信息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中国日报》国际版更应借此契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国际话题报道能力。

参考文献:

[1] 申文静, 戴佳. 新闻中的他者:新华社、美联社和路透社埃及政治危机新闻比较研究[J]. 全球传媒学刊, 2016, 3(2):21-42.

[2] 刘嘉莹. 中美新闻报道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区别及原因[J]. 新闻世界, 2014(4):271-272.

[3] 王慧. 中国日报的对外传播策略研究[J]. 新闻战线, 2017(20).

[4] 张化冰. 西方话语霸权与我国国际新闻报道策略[J]. 青年记者, 2010(31):70-71.

[5] 范晓玲.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国际新闻报道比较研究[D]. 暨南大学, 2014.

[6] 吴立斌. 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 中共中央党校, 2011.

[7] 沃纳·赛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M]. 华夏出版社, 2000.

注:

1 罗以澄, 夏倩芳. 他国形象误读:在多维视野中观察[C]// 中国传播学论坛. 2002:14-23.

2 刘滢. 从七家中国媒体实践看海外社交平台媒体传播效果评估[J]. 中国记者, 2015(7). 7

3 徐小鸽.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J].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6(2):36-46.

作者简介:

梁钰,出生年月:1991.01,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四川省广元市,当前职务:科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中国日报国际传播叙利亚
三年变化,看消博会越来越“火”
漫画
叙利亚
美军撤离预示着新的叙利亚
俄罗斯撤军叙利亚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汉语流行词汇英译问题探究——兼谈《中国日报》网站流行词汇英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