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2019-10-21王亮王超
王亮 王超
摘 要:新时期,人们对建筑工程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下,我国建筑工程建设技术也在逐步提升。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效率,是建筑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现阶段,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为防止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浇筑后出现裂缝,通常采取后浇带施工技术来进行施工,以此来避免建筑工程中出现强度较为薄弱的地方。后浇带施工技术在现代化建筑工程建设中被广泛使用,因此本文对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以及实施要点进行探析,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作用;要点分析
1 引言
现阶段广大群众对建筑物整体施工质量提出了较多较高的要求,建筑工程长远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在新时期房屋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是重点施工内容,施工质量对建筑项目整体质量影响较大。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技术应用广泛,对温差以及沉降问题能有效控制,也能提升施工部门整体建设质量。
2 后浇带施工技术相关工作原理
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将建筑的成本压力进行分散,解决建筑物中经常出现裂缝的手段。虽然结构设计和现行国家结构规范已经尽可能考虑了结构表面裂缝问题,但是在混凝土材料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天气环境和施工技术等其他因素的影响,难免会造成裂缝的出现,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采用后浇带技术,可以有效地预防混凝土出现的裂缝。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要点是首先要选取能够随着气温等变化材料伸缩变化不大的混凝土,这些材料能够在相应的因素影响下,不会产生过大的热胀冷缩,然后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坚固性,混凝土的硬度越高,则强度越好。
3 后浇带施工技术实施要点探析
3.1 宽度以及间距的设置
后浇带施工技术常用于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中,因此在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要遵循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在保证建筑强度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通常后浇带预留的宽度一般要控制在700mm至1000mm之间,但是在实际施工时,可以依据施工现场的温度以及混凝土强度进行微调。现阶段,最为常见的预留宽度是800mm、1000mm、1200mm三种。而预留后浇带之间的间距也应控制在30m至40m间,合理的预留宽度以及预留间距能够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减少因混凝土结构形变而出现裂隙的概率。
3.2 拟定浇筑时间与设计断面形式
在设计后浇带断面时,要和混凝土断面有效对应,这样能避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各层结构受到较大应力导致变形问题发生,能对后浇带浇筑过程中常见的直缝问题进行控制。后浇带施工时间控制过程中,主体结构与其他部分施工沉降时间存在较大差异。正常情况下,当高层建筑主体施工部分完成沉降之后,要对其他位置进行后浇带施工。
3.3 垂直浇筑施工
采用垂直浇筑施工可以缓解施工裂缝问题、提高工程质量。下面进行步骤分解。一、搅拌:充分搅拌混凝土,实现最优的混凝土配比,检验是否达到初凝状态,用手指适度按压,查看表面是否有明显指纹痕迹,为了保持混凝土的纯度,随后还需要进行水压冲洗,清理干凈多余的浮浆和残余物;二、垂直浇筑:应用后浇带模板填补施工裂缝,采用垂直浇筑的方法,合理解决施工裂缝问题;三、人工凿毛: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模板拆除处理,人工凿毛,把光滑的混凝土表面变成粗糙的毛面,再次处理缝面。
3.4 后浇带的钢筋处理
后浇带的钢筋处理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后期的质量好坏。后浇带的钢筋处理应严格按照以下几点进行:第一,后浇带的梁板受力钢筋必须断开,筏板基础底板受力钢筋必须贯通;第二,受力主筋宜采用焊接连接,后浇带的加筋一般不超过原配筋率的30%;第三,钢筋绑扎时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垫块及马凳应增加用量,确保钢筋网片高度和保护层,后浇带范围内的马凳和垫块也应加密放置;第四,当设计对后浇带有附加钢筋要求的,在后浇带两侧钢筋绑扎时,附加钢筋一同绑扎完成。
3.5 强化混凝土浇筑施工控制
在混凝土后浇筑施工操作中,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在65d时能闭合浇带,混凝土结构收缩变化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目前较多楼层建筑高度较高,大多都是应用后浇沉降带,在施工操作活动开展之前,要对裙楼与主楼进行划分,等到楼层地基沉降之后,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时,再采取浇筑措施。对浇筑时间进行控制,分析施工成本要素、施工时间、施工难易度。在浇筑过程中要对温度等诸多影响要素进行的分析,对自然条件进行探查,避免恶劣天气对混凝土浇筑强度产生负面影响。完成浇筑施工操作之后,要结合环境温度变化情况拟定有针对性的养护措施,对养护时间进行控制。
3.6 科学选择施工位置和施工材料
确定后浇带施工的位置至关重要,最佳位置一般为混凝土结构受外力影响最小的部位。进行剪切应力墙施工作业,应该跳过混凝土结构的中部位置,在大梁和模板处开展后浇带施工,避免剪切应力过大造成构件发生弯曲或形变。在选择施工材料前,需要对裂缝处理对象进行全面彻底清理,排干净积水和杂质。在施工作业之后,应该确保后浇带构件表面保持长达24小时的湿润。在材料选择上,应该尽量选择无收缩性的材料,微膨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的特性就更好一些。为了提高后浇带构架的强度、安全度,应该选择标号更高的混凝土。严格遵守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程序,科学合理配制混凝土比例,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
4 结束语
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保证建筑结构有效连接的重要环节。只有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完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做好后续保养工作,才能确保后浇带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后浇带技术运用在高层建筑中的作用与功能。
参考文献:
[1] 董明宣.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居业,2018(07):164+166.
[2] 成海滨.建筑工程后浇带结构设计与施工工艺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3):64-66.
[3] 梁昌春.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20):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