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益生产策略下车间生产准备管理技术

2019-10-21姚岚

科技风 2019年24期
关键词:精益化管理技术策略

姚岚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再这样的形势之下,我国的制造业生产工艺和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完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质量日益提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精益化生产策略的提出,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生产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进而可以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制造业生产能力,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以精益生产策略下车间生产准备管理技术为主线,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描述。

关键词:精益化;策略;车间生产;管理技术

从实际的角度来讲,在制造业当中,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主要有生产准备时间和实际生产时间。产品加工车间的管理工作对于生产效率和 生产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此有一个高度的重视,在精益化策略的影响下,车间生产管理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观,车间生产准备管理技术的效果显著提高。下文对此展开一系列的讨论。

1 生产准备包介绍

1.1 定义

所谓生产准备包管理,实际上指的是车间相关人员和部门提前做好生产设备和工具的准备工作,根据生产工作的实际需求和加工工艺,将需要使用到的材料、设备等进行集中,使之处于生产准备包内,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送达现场,这一过程当中的管理工作被称之为车间生产准备管理。不仅如此,对工具的管理方式为终身制。

1.2 生产朱背包实施方案

从总体的角度来讲,首先,工段计划工作人员需要以每天每一台设备的计划安排和工作运行情况作为依据,同事也需要将三天之后需要使用的零件和采用的供需進行统计,之后按照相关的要求完成供需生产准备通知单的填写工作,最后在利用互联网进行发布。在这其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通知单中对需要加工的零件号以及送达的地点进行明确的标注。

负责生产准备的工作人员则应该按照通知单当中所规定的要求,把需要的工序以及规程交给工具室的计划员,在必要的情况之下,还应该在网络当中对需要加工和数控的程序进行登记,不仅如此,还要保证所使用的图纸零件号、版次号以及工号等进行仔细的核对,最大程度的保证准确率。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工具室的计划员还应该按照生产准备通知单当中的要求,以生产工序和工装目录作为根据,在网络平台上完成配套工具目录清单的填写工作,由上级领导审核之后进行发布,之后再把工序工艺规程移交给工具保管员。

在此之后,工具保管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将所需的零件或工具提取出来,并对其加以清洁等处理方式,如果存在锈蚀,还需要进行除锈,从而可以保证材料所记录的情况能够与现实情况完全吻合。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工作人员把工具以及先前填写的材料放入生产准备包内,并与生产准备工作人员进行交接。

1.3 生产准备包的实施要求

在完成加工工作之后,工作人员应该对结果的记录有一个高度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如果不能在短期之内进行整改,需要做好完善的记录,等具备条件之时,在将其整改归零。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应该把开始量具的检定日期进行录入,将已经完成录入的数据进行备份,最后在根据所处的实际情况增加生产准备包的数量。

2 生产准备包运行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2.1 实施结果

以我国某工厂为例,相关工作人员对该工厂实施精益生产策略下的生产准备包管理技术应用效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成果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了解,一月至四月分别生产了1094个零件,经过了2950道生产工序,经历了16864项工装,生产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与以往相比较而言,减少了1442.6小时,如此可以证明,采用这种管理技术已经实现了先前所制定的目标。伴随着时间的积累,在以往生产准备工作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将会得到彻底的解决,并且完成生产准备包由小到大的过渡,将生产准备工作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了明显的压缩,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促进工厂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2 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实际工作和运行的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文本与文本不符、本文与实际不符,其中主要包括:工艺规程、工装目录以及配套清单与现场所使用的情况之间存在差异等。另外,还有代用工装、量具没有经过定期的检定等问题,还有一些工厂还存在未填写信息反馈单等情况,很多问题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解决。

3 结语

前文针对精益生产策略下车间生产准备管理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描述。从总体的角度来讲,工业生产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对于生产准备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生产准备包工作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当代工厂和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显著的减小生产准备所需要消耗的时间,能够保证生产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开展和进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可以显著的增加设备的利用率以及劳动生产率,极大的缩短了生产周期。

参考文献:

[1]郭以永,于洋,丁超.新建机组生产准备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3):121-122.

[2]长春丰越公司外购件生产准备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精益化管理技术策略
提高掘进工作面单进水平的探索与实践
医院精益化供应链管理探索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烟草物流实施精益管理的意义及创建思路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