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

2019-10-21崔廉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9期
关键词:风险银行管理

摘 要: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尚不健全,风险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改革现有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改进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技术等对策建议,期望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银行;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和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导致了银行经营风险具有隐蔽性和扩散性的特点,一旦银行经营风险转化成现实损失,不仅可能导致银行破产,而且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对商业银行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进行分析,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一、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

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既是承担和管理风险同时它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技能。

第二、作为商业银行实施经营战略的手段,极大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从业务指导上升到战略管理,从片面追求利润转向实现“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最大化。

第三、良好的风险管理为商业银行创造附加价值。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降低法律、合规、监管成本。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波动而导致商业英航某一头寸或组合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我国银行监管界权威人示指出:防范市场风险,就是要注意防范银行创新业务中蕴藏的风险。从“风险是否可控,成本是否可算,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三方面进行严格管控。我们高兴的看到越来越多的金融界人士对风险的认知、研究都在逐步加深。因为风险管理,无论是在风险来源和性质上、还是在风险管理技术上,都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要求我们在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上的反应更加迅速。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合同的一方不履行义务的可能性,包括贷款、掉期、期权交易及在结算过程中因交易及在结算过程中因交易对手不能或不愿履行合约承诺而使公司遭受的潜在损失。

银行的主要业务活动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所以信誉对于存款人、贷款人、借款人都是必须要遵守的。回顾过去银行在“信用”这个问题上受到的巨大损失,针对借款人利用各种办法、手段恶意偷逃银行债务,银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相对较少。现阶段信用问题仍在困扰着银行,有些好企业、好项目特别是高科技项目和人们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产品因为没有抵押物,没有银行授信而不能得到金融支持,很多好的产品、项目“胎死腹中”。银行有钱不敢向企业发放,企业有好项目贷不到款,互相没有信用,恶性循环严重。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证劵持有者不能以合理的价格迅速地卖出或者将该工具转手而导致损失的风险。针对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采取多项措施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和充足的支付能力。定量分析流动性缺口,确定安全合理的融资限额和缺口限额,通过存款变动检测、资产负债变动监测、流动性指标监测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对流动性进行动态分析。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因交易或管理系统操作不当或缺乏必要的后台技术支持而引致的财物损失。

1.操作结算风险,主要包括由于定价、交易指令、结算和交易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损失。

2.技术风险,包括由于技术局限或硬件方面的问题,使公司不能有效、准确地搜集、处理和传输信息。

3.公司内部失控的风险,例如账簿和交易记录不完整、缺乏基本的内部会计控制等。

(五)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来自交易一方不能对另一方履行合约的可能性,因不能执行的合约或因合约一方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而导致损失的风险。法律风险包括合约潜在的非法性。

(六)道德风险

道德在银行也算风险吗?答案是肯定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维方式、期望价值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既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办法、理念等,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进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传染性强、发展快。我们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一旦道德观念这座大堤决口,后果不堪设想。我国金融系统发生的大案要案背后是人们思想觉悟、道德水准下降的必然结果。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起步相对较晚,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从高级管理层到基层网点的普通职工呈现逐级递减趋势,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从总行到基层行呈现逐级弱化趋势,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

在我国,大多数银行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将银行信用同国家信用混淆,认为银行是国家的,国家银行有国家担保,不可能有任何风险。这解释了为什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对外披露了资本金严重不足、不良资产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储蓄额仍不断增长。此外,商业银行内部员工是一定意义上的“经济人”,他们利用工作之便和制度执行中的薄弱环节,不顾国家法纪,窃取银行资金来满足私欲,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银行管理人员对此种现象没有及时的发现处理,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对策加以防范,致使商业银行人员的管理上出现严重与业务脱节的现象,不利于发展。

(一)市场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银行监管界权威人示指出:防范市场风险,就是要注意防范银行创新业务中蕴藏的风险。从“风险是否可控,成本是否可算,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三方面进行严格管控。我们高兴的看到越来越多的金融界人士对风險的认知、研究都在逐步加深。因为风险管理,无论是在风险来源和性质上、还是在风险管理技术上,都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要求我们在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上的反应更加迅速。

由于尚未形成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风险管理文化,虽然当前银行普遍增强了风险意识,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风险管理战略的执行还缺乏一致性,尤其是基层银行在贯彻风险管理方面还多少存在被动消极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风险防范的难度。

(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金融风险也是最基本的风险即信用风险。广义的信用风险是指所有涉及客户违约引起的风险,狭义上的信用风险特指信贷风险,指贷款人能否如约偿还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损失。整个社会诚信系统建设的落后和人们有意或无意违背对商业银行的承诺,特别是政府的行政行为等所造成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构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所有风险中最突出的风险。

目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主要由总行、分支行信贷执行官、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在各项管理中属于较完备的风险管理,实现率零售、公司、金融机构二类信用风险管理的统一,建立了垂直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了独立的授信风险管理和评审体系,实行信贷执行官制度,加强了分行信贷的独立性执行力。

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制定信用风险的管理政策,信贷执行官采用垂直式管理模式,分支行执行官直接由总行任命,对总行负责。总行和分行均设有信贷审批中心、信贷管理部和资产保全中心,对信贷进行审核和批准,控制信贷风险以及对不良资产进行处理,降低风险损失。

现行信用风险主要通过客户评级和风险评级进行控制,总行给予分行一定的授信额度,超过授信额度需报总行审批。贷前审贷调查员和信贷调查员同时对客户进行调查,减少员工的道德风险;贷后建立预警制度,制定详细的预警信号及预警流程,加强贷后“三查”,增强贷后管理。

(三)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商业银行操作風险指的是由于商业银行本身的原因特别是由于管理不善、技术支持系统落后等而诱发的商业银行职员恶意利用这些漏洞损害商业银行的利益而带来的风险,如商业银行信贷高层人员利用管理环节的不严密向贷款人索贿从而将资金贷给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或项目。因此,对于存款人或者是投资者来说是可以通过投资组合的方式来降低甚至于完全消除这种风险。

银行的内控机制和各项法律、法规管理规定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银行最大的风险是操作风险。它能使内部控制机制及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失灵,这种状态一旦发生可能会因欺诈、舞弊、失误、未能及时应对而导致银行财务损失。如银行一般工作人员、中高级管理人员违背吸业道德、违规操作等因素所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四、改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措施

通过上文的分析,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以及操作风险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操作层面、约束层面和意识层面,当然也不能忽视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

(一)改革现有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首先,董事会确定总体的风险管理原则和控制战略;其次,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和体系;第三,制定风险管理的一套政策和程序;第四,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检测工具。同时设置审计委员会、风险监视人员、公司最高决策执行委员会等。

(二)改进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技术

第一,灵活运用市场风险量化和管理技术。风险的衡量是整个风险管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商业银行的各种风险转移和控制活动都必须以恰当的风险衡量为基础。运用敏感度分析并结合在险价值综合分析。

第二,实施采纳操作风险的评估和量化技术。对风险进行准确地识别并衡量是有效管理风险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操作风险而言,金融机构除了要对经营产品、业务活动、程序和系统的操作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和计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自身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缺陷进行评估。而对操作风险的衡量的重点在于对操作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的大小进行评估。由于相对于市场和信用风险而言,操作风险量化更加困难,金融机构传统上在操作管理系统中采用较多的是包括控制和风险自我评估法、业务流程分解法和关键风险指标法等在内的主观性较强的风险评估方法。

自商业银行产生,风险就与之相伴、形影不离。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则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金融风险的重视和认识的加深,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和理念不断深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中国是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外部经济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业发展还很不成熟,风险的表现形式更为特殊,这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商业银行不断完善内部风险管理建设的同时,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无疑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了积极的外部环境。可以说,处于信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要想取得成功,除了深厚的内力,还需要良好的竞技场才能充分体现“武艺”的高超。

参考文献:

[1]刘继兵,林馥玲.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09,(01)

[2]夏志凌.当前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及对策探析[J].金融会计,2006(7):7-9.

[3]谷秀娟.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技术与应用[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4]陈四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5]许文,徐明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M].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崔廉,男,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风险银行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存梦银行”破产记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银行激进求变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