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航企业成本控制
2019-10-21孙慧鑫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良好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资源利用率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有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最终提高企业盈利能力。近些年来,随着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航空业之间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民航运输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空间也在不断的下降。因此,民航运输企业想要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还能够让自身获得继续生存及发展的机会,其关键就是要使自身的成本降低,科学、合理的减少支出。
关键词:民航企业;财务成本;成本控制
一、概述
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航局成立至今,我国民航已有70年的发展历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民航业也随之快速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航空市场。但根据网络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的民航业的利润明显下降,2018年我國多家民航企业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下降50%左右。作为目前世界第二大航空市场,我国航空业仍然存在着盈利困难的问题。近些年我国运输行业发展迅速,随着高铁的投入和广泛使用,对航空运输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同时航油作为成本支出,油价上涨也是造成利润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对于民航企业来说,成本支出的上涨对企业利润的降低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民航企业来说,成本控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成本控制的意义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 人力、物力和财力) ,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的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成本控制的过程是利用会计等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通过产品成本控制使产品成本按照事先预算确定的成本水平进行,防止与克服生产过程中损失和浪费的发生,从而使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合理利用,达到节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成本的预测、决策和计划为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据。现代化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着眼于成本形成的全过程。成本控制能够推动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实行成本控制,需要建立相应的控制标准和控制制度,加强各项管理工作,才能使得成本控制保持有效进行,保证企业完成制定的成本管理目标。实施成本控制不仅可以促进切生产实现降本增效,同时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到及时改正,保障企业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陈旧,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同时高铁的投入使用和不断的发展壮大,运行速度快,乘坐安全舒适,正点率高的高铁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这也给民航的发展和运营带来不小的冲击。近些年由于油价上涨,成本支出增加,使民航企业的利润不断下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对于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的观念不强,成本管理也只是从局部,从一个点暂时的为企业降低成本,而不是全面的降低企业的成本。一些公司也必然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提高利润而忽视了成本的控制。同时,在管理层和业务人员看来,财务成本的控制是公司的财务部门的职责。民航运输公司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责任都有明确的划分,不仅仅是民航运输企业,其他行业的大多数企业也都是简单的将财务成本控制与管理的责任划分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的人员虽然具备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的专业知识,但是民航运输业每个环节以及不同部门之间都具有相对专业的技术知识,让财务人员将自己财务知识与各个环节的专业技能及民航企业业务联系在一起,是很难做到的。因此,企业很难有动力在整个企业加强推行成本控制。
2分工过细,工作效率低
分工可以使员工的工作进行细分,员工做单一的工作,使工作简单化,让员工只做自己擅长的工作即可。这样的做法便于企业培养员工,使员工做自己的工作专业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职责划分,每个部门划分不同职责,每个部门又将每项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每个人,这样的方式虽然可以确认每个人的职责划分,增强个人的责任感,但同时,也造成了部门内部及部门之间沟通协作的效率低,每个人只对自己的工作职责负责,其他工作一概不知,甚至会造成有些人主观上不愿协助其他人的工作,整体协作能力差。同时由于人员过多,组织机构层级过多会造成信息传递的延迟及失真,公司的最新政策得不到有效的传递和执行,不仅如此,还直接导致了因人员过剩造成的人员成本增加。
3过分依赖财务部门
大多数企业都会将成本控制全部职责划分给财务部门,民航企业中,大多数的公司在机构部门设置方面,也不会设置专门的成本控制部门,也是将成本控制职责的划分给财务部门。成本是具有普遍性的,成本控制需要全员共同努力。比如,民航企业特有的维修成本,民航企业作为运输行业,安全运行自然也是重中之重。定期检修,维修费用,航材库存都是不能避免的成本支出。由于财务人员对所有运输环节的专业技术并不了解,成本控制只是在财务成本分析的初步阶段。另外,我国多数民航企业为全服务型公司,机上餐饮及服务用品的配备都形成了不小的成本支出,不仅如此,由于餐饮类的特殊性,在航班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极大地浪费。财务部门人员并不在一线参与工作与管理,成本控制可能与实际运行规律并不相符。单纯地依靠财务部门控制成本是有局限性的。成本控制并不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应该是全体人员一起努力的。
四、加强成本控制的建议
1改变观念,加强全员成本控制意识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强,只停留在财务部门进行财务成本管理分析的阶段。在公司运营的每个环节,具体的业务上实施成本控制,可以实现企业资金利用率最大化。如果仅是简单的将成本控制的职责划分给财务部门,同时只得到了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的重视,那么成本控制的策略的实施将很难推行至整个公司,也很难实现企业资金利用最大化。成本控制应当是全员积极主动地进行参与的,这样才能将从财务成本控制在企业的每个运行环节,每个具体的业务中得到落实。鼓励每个部门,每个人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与成本支出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节约成本,将财务成本控制落实至整个企业。
一线员工在任何企业中存在的数量都是庞大的,企业应重视一线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合理分配公司的资源。基于民航运输企业的自身特点,民航企业的大多数一线员工在工作中所面对的不是商品,而是具体的每个人。人们也习惯于将民航运输企业中很大数量的一线员工归于服务行业,基于服务的无形性与易变性,企业应重视并利用好一线员工遇到的问题以及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合理分配资源,避免浪费,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
2去除冗余,提高工作效率
一些公司由于规模大,业务量多,不断的将工作细分,扩充人员数量。这样的做法虽然可以使工作简单化,让员工只做自己擅长的工作,但同时也造成工作单一,员工的才能可能得不到发挥。同时容易造成分工过于细化,协作效果差,连续的工作程序得不到连续的执行。可以将职责划分及工作分工简单化,加强公司整体的团结协作的同时,还能避免信息政策传递过程中造成的延迟和失真。有助于协作能力的加强,使公司的最新信息及政策得到及时有效的落实和执行。
同时,可以配合合理的激励政策。如果只强调惩罚,会使员工有抵触心理,造成每个人只做划分给自己职责之内的工作,而不会积极主动的寻求创新,甚至不愿意配合其他人工作。除了传统的物质奖励以外,还可以适当实施精神奖励。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无论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有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这样较高层次的需求,那么,精神激励有时会得到更高的满意度。休假,培训机会,还有一些特定工作的优先选择权都是不错的激励方式。
3完善组织机构,加强业务水平
目前大多數企业都是将成本控制及管理的职责划分给财务部门,并没有将成本控制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所以成本控制及管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民航企业也没能避免这个问题,结合民航企业的自身特点,公司可以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财务成本控制及管理的组织结构,同时将成本控制的项目小组组建在公司总部以及各个分公司和运行基地,使整个公司能够将成本控制及管理自上而下的得到落实。
由于民航运输企业的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较多。不仅体现在普通的成本控制及管理,在特定环境下也有所体现。像一般企业的成本控制人员那样,按照财务数据的信息制定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案,对于专业技术性较强的民航企业来说,是不能得到满足的。这就需要公司专业的业务管理人员积极配合,共同实施公司的成本控制。当然,从财务部门自身角度出发,应当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及能力,培养全方位的财务管理人才。这样才会让民航运输企业得到长远发展。
五、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想要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以及利润空间,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施成本控制与管理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一。成本控制及管理的工作的合理推行和积极落实,有助于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民航运输企业具有所有企业的共同点和大多数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自己特有的行业特点,在着眼于世界经济大的背景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自己的行业及公司的自身特点,从自身角度出发,放眼于公司、行业以及整个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何鑫.浅析民航运输公司的财务成本控制及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9(001).
[2]陈锬.论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财经问题研究,2016(12)
[3]徐静.成本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2017(6)
作者简介:
孙慧鑫,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会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