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改革探析
2019-10-21朱艳苹王培高祥
朱艳苹 王培 高祥
摘 要:当前民办本科院校培养模式向应用型转变,要求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应当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适应日后的财务类工作岗位的需要。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人才培养模式转变需要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实现。本文通过分析《财务管理》课程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内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办法及未来走向。
关键词:应用型;民办本科;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教学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应该有相应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当前民办本科院校培养模式向应用型转变,这要求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应当是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需要,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种高素质人才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具有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予以支持及保障。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方面的研究有几个层面:一方面,教师个人层面的课堂教学改革,包括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创新等;另一方面,学校层面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这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此外还有区域改革层面研究,区域改革是以学校改革为基础的。由此可知,以学校为主体的改革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和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而普通民办高校培养出的管理类毕业生同时存在找对口工作难的情况,学生选择了考取公务员和中小学教师资格,而从事财务类工作的占比很小。这表明民办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有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民办高校课堂应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服务。财务管理课程属于管理类专业课程,是一门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企业为对象,阐述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性学科,是本科财务管理、会计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政策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能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关系到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
要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必须从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着手。就《财务管理》课程而言,亟须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改革。
二、《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重视理论,忽视应用
目前很多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侧重于使学生熟练掌握财务管理活动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对实践应用能力目标没有明确的提出。这种目标引导下,直接导致学生重视理论,忽视实践,眼高手低,难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即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缺失,课堂教学目标倾向于低阶能力方面,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达到。
(二)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财务管理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公式多、内容抽象、难度较高等特点,加之部分教师本身对我国财务管理环境不甚了解,对企业财务管理实务相对陌生,其课堂教学内容基本上按照理论课教学大纲的知识体系教学,涉及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运用时,教学效果不佳,进而使得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此外,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教学内容窄化、案例过于陈旧等问题,这样,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在教学方法方面,财务管理课程传统教学方法仍然以“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为主,课堂讨论低效,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对“启发式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较少使用。在教学手段上,大多以板书结合多媒体PPT课件为主,而对于网络论坛、公开课、雨课堂、课堂派等新兴教学手段使用较少。这使得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较少,这势必会限制学生财务管理实践运用能力的综合提升,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另一反面,容易导致学生对教师、对课堂失去兴趣,渐渐疏远教师。这样的课堂,导致教师认为学生不尊重教师、不尊重自己的教学劳动,进一步课堂中表现消极,致使自己失去教学信心,同时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仍执着于讲授法,而“小组讨论法”、“项目教学法”等只能沦为纸上谈兵。
(四)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难以激发学生提高财务管理实践应用能力
目前,很多普通本科高校对财务管理课程的考核大多侧重于对学生财务管理理论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而对于学生财务管理实践运用能力的评价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采用考试卷面成绩(70%)+平时成绩(包含考勤和课堂表现)(30%)组成方式。在此种评价机制下,对于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学生显然缺乏动力。教学评价背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课堂参与和实践能力的考核,过于注重卷面分数的结果;学生主体行为如课堂参与行为、学习行为缺失或被动,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探究性;课堂教学管理散乱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三、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一)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
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对开设财务管理课程的专业相关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应当注重相关专业各应用型课程的基础知识,整合知识架构,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知识群与课程群。在课程设置方面,一方面要保证学科之间的衔接性与系统性,另一方面要结合课程培养的目标与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注重专业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对于《财务管理》课程可以适当增加资金时间价值、项目投资的内容。资金时间价值的内容是理解和掌握证券估价、项目投资管理等内容的基础和关键,所以应该重点介绍。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还应该结合实际案例适当举例,避免使用教师自己编造的案例或例题。
建立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库,对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每部分应用真实案例教学法。教师课前布置任务,学生课堂小组谈论,完成案例分析,教师对小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此外,增加财务分析的内容。财务分析能力无论对财务管理人员还是一般投资者都是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财务管理》课程应该加强财务分析内容的介绍,以便学生将来更好地进行投资、分析和决策,教师课前搜集上市公司近年财务报表,分组布置任务,将每组分析成果对小组进行评价。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应当充分结合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实际需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运用引导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进行引导和启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不应当完全依赖教材,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应当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与工作岗位需求,将具体的案例引入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在教学方式方面,应当将学生作为主体,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探索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模拟实训平台,加入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们从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到财务分析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在模拟平台上进行操作,能够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强化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
朱艳苹(1985--),女,河北保定,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财务管理与纳税筹划。
王培(1985--),女,河北保定,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司财务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