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

2019-10-21朱莉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9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朱莉

摘 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这是实现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思政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形态。显性教育注重通过旗帜鲜明、直接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隐性教育则是通过间接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对于思政政治教育来说,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他进一步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包括“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是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会会议上提出“使各类客场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以来,对推进思想政治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再次强调。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是实现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

立德树人是一个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立德树人要以德为先,德才结合,德育和智育并重。立德主要体现出的是育人,树人主要体现出的是育才。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也就是我们一贯强调的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引导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主要通过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引导来体现;树人则主要通过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来体现。

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深入思考和明确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现有机结合,也需要回答这一根本问题,明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目标追求和功能定位。进入新时代,既要继续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和功能,实现两者同向同行。

思政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程是课程德育中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是课程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课程思政是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体现。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总的来说,思政课程教育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们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体现出的是立德和育人的特征要求;课程思政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系统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实际技能的教育教学,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主要体现出树人与育才的特征要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做到既立德又树人、既育人又育才,实现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辩证统一。

二、教学管理中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的途径探究

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推进教育现代化不能忘记初心,必须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目标追求和功能定位,探索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师在线“工作坊”和“名师示范讲堂”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挖掘思政课程以外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思想和价值的引领,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育人与育才有机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

1.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着力打造“思政金课”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获得感为中心的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深入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在上好思政课的同时,注重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特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思政课教师在相关章节中应探索与专业课教师的集体备课,深入探討文、理、工、医不同学科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学科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具体机制。

2.深入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课程和专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教师的政治态度、政治认同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通过知识和技能传授,使学生在渴望求知的兴奋、愉悦和暗示下接受熏陶,启发学生自觉认同,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现实需求,及时对课程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各门专业课程中去,要引发和指导学生在深入地学习和思考专业问题的同时,要将国家与自身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教育学生、武装学生、占领课堂,不断提升十九大精神教学的“含新量”,确保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刻入头脑、融入血液、直达灵魂。

3.建好平台,强化课程、专业、学科“三位一体”思政教学体系

依托平台整合各类学科、专业以及课程资源,强化理论研究,通过举办高水平学术论坛,不断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学科基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将学科、专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始终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促进学科、专业思政的深入发展,不断升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体系和学科水平。同时通过举办各种高端论坛、发布专项研究课题、持续深入的社会经济调查,把理论课程的小课堂同社会实践的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国家经济建设,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参考文献:

[1] 于向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N],《光明日报》,2019-3-27.

[2] 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

[3]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